banner

王子林谈紫禁城的正名与溯源

发布时间:2020-03-26


 

2020年适逢紫禁城建城600周年,今年春季学期,文研院协同北大历史学系、故宫研究院共同开设“明清宫廷建筑与宫殿陈设”课程,由王子林、张淑娴、李燮平三位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担任主讲。该课程主要通过对明清紫禁城建筑、装修、陈设三个部分的解读,以梳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内涵,挖掘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并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选题研究提供资料和方向。

 

文研院围绕课程主题,发布系列相关内容。今天我们邀请到课程主讲教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子林的笔谈专访“紫禁城的正名与溯源”。因特殊时期无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王子林老师特接受文研院线上采访,就课程中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紫禁城名称的由来”,从历史学、文献学、文字学等角度出发,追根溯源,作出解答,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魅力。


 

壮丽的紫禁城


问: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皇宫通常被称为紫禁城。紫禁城一般被解释为象征天上的紫微垣,且皇宫乃帝王所居,禁止百姓进入,故名紫禁城。请问这样对紫禁城含义的解释是否恰当呢?

 

答:时下对紫禁城名字的解释大致是这样的。称紫微垣乃天帝所居,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所居皇宫被喻为天上的紫宫,百姓未经允许不得入内,是禁地,故称紫禁城。

 

我每每看到或听到这个解释,则心生疑窦,因为这种解释显然是望文生义。统治者说紫禁城象征天上的紫微垣,就禁止老百姓进入,显得有点赤裸裸,聪明的统治者应该是不会这样做的。当然,特殊地方禁止进入是肯定的。首先我们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充满仁爱,讲礼,具有谦让之心的民族。所以紫禁城这个名字,我们得正本清源,作一探索。



问:皇宫最初称什么呢?


答:关于皇宫何时称紫禁城?原故宫研究员姜舜源做过研究,我在他的基础上再梳理一下。我们依据文献,从下往上追溯,最早称紫禁城是在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代。如南朝宋人谢庄《宋孝武贤贵妃诔》曰:“掩彩瑶光,收华紫禁。”初唐人骆宾王《畴昔篇》诗曰“紫禁终难叫,朱门不易排”,晚唐人白居易《初出城留别》诗中亦有“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但我们发现南北朝和唐代亦把皇宫称为禁城,如南朝颜延年《拜陵庙作诗》诗云:“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 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云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我们再往上追溯,南北朝之前的汉代称皇宫为紫宫,《汉书杨雄传》记汉成帝大兴土木,“乃上比于帝室紫宫”。《后汉书》记大臣霍谞“呼嗟紫宫之门,泣血两观之下”。在西汉及西汉之前的秦朝,皇宫则称禁中, 西汉人司马迁《史记》记:“二世常居禁中。”《史记》又记黥布造反时,高祖刘邦生病,躺在禁中,梦见恶人来索他的命。还有燕王刚到皇宫时于禁门朝见天子,与天子饮于省中,汉昭帝的姐姐鄂邑公主封为长公主养在省中的记载。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紫禁城名由来的线索是:

禁中——紫宫——禁城——紫禁

显然紫禁城是由禁中演变而来的,它是将禁中和紫宫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问:如果我们进一步溯源,紫宫这个名称是怎么产生的呢?“紫”是否与天上的紫微垣有关呢?

 

答:首先,这肯定跟天文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春秋战国时,有一本天文学书《甘石星经》出现了,标志着先民长期测天所获得的巨大成果。天空分布着紫徽垣、太徽垣、天市垣和二十八星宿,紫微垣居中,是天帝的居所。秦朝之前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秦始皇时,第一次把正殿信宫比喻为北极,“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有了将宫室象征天宫之意了,所以汉代时出现了“比于帝室紫宫”的想法和理念,称宫室为紫宫即紫微垣。

 

“紫”,从糸,此声。按《索隐》的解释,的意思,的意思,言天神运动,阴阳开闭,皆在此中即天中北极之内,所以叫紫宫,紫宫即天中,也称此中。天中北极是怎样测出来的呢?从糸,就给了我们答案,它是由一根绳子测出来的( 即引绳测)。根据余健《堪舆考源》的考证:卜辞有“大玄冥”一词,而“绳”字的形态为“糸﹢黾”,“糸”即“玄”, “黾”读音为“冥”,与“冥”通,绳为“玄黾”也即“玄冥”的合文,故“大玄冥”即“大绳”,而“大绳”之义即“大神”。 贾公颜疏《考工记》记立杆测影时“置槷以县(悬)”,引绳谓“神即引也,向下引而县(悬)之,故云神也”,以为绳之所引即神。所以紫就是先民引绳测天术中用绳子测得天中北极之义。 


北极点的发现改变了城市及人们的思想方式

 

问:秦汉时所说的禁中是什么意思呢?


答:禁中在汉代时已经说不清楚了。东汉时,有学者出来解释“禁中”之义,蔡邕说:“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内,故曰禁中。”他说所称禁中者,是指门户守备森严,只有侍御者入内的地方。看来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保密之地,侍御是皇帝身边的人,故这个地方指的应是皇帝的居所。伏俨对此解释说:“蔡邕云本为禁中,门阁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行道豹尾中亦为禁中。”他认为蔡邕云禁中,是指门阁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的地方。我所说的是天子车驾行于道上,于道路两侧插豹尾豹尾之内也叫禁中孝元皇后的父亲名禁,为了避讳,又改称省中。

 

 

问:如此看来,今人已难以知晓禁中在汉代的具体含义,那么我们是否还有探索紫禁城起源的其它可能性,我们的探索难道仅能止步于此吗?

 

答: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当然要探索下去。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文字,象形文字,因为形象文字一定沉淀当时的场景和人的行为与追求。

 

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称禁:“凶吉之忌也,从示,林声。”禁从示,表吉凶。甲骨文没有“禁”字,有“示”字,示在甲骨文中与“工”同,工象人执规矩。据专家考证,示从二或一,是上帝的象征;其所从“︱”,正象祭天杆,杆旁之“八”,示象所挂的彩帛,所以示字的本义,是祭天杆,故示指木表即木柱,就是测影的圭表,巫假此工具以通天。

 

我们就想到了古代的明堂,最早的明堂是祭天的,中心有坛,坛上立有木柱即示,巫假此木柱与上天通话,故明堂是神秘之地,也是禁忌之地,未经允许是不能入内的。明堂又源于先民的测天之台,《诗经》有鹿台,甲骨文有“单台”,单就是“杆子”的意思即测量太阳影子和引绳测天的木柱表。又测天的地方肯定是中心,甲骨文“中”字就是以杆上系有旗作为标志的。先民测天的地方不仅是“示地”即“禁地”,也是中心地,因为测天的目的除了预测天气、吉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天的中心即此中,进而确定“示地”为大地的中心即成为“此地”。所以禁中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的中心,二是天下的中心。这个地方由于重要,故为禁忌之地,非侍御者不得入内。所以禁源于示,示即工,示转义为禁。我想“大一统”思想可能就发轫于此。

禁本为巫测天之地,后因为王权战胜了神权,或者巫转变为王,禁地成为王的居所,继续扮演着神秘的作用,故最初的皇宫用了“禁中”之名。

 

北京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