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论坛177】中观哲学与虚无主义 ——对认识论虚无主义解读的质疑与辩护

发布时间:2023-06-24

2023年6月24日上午,“北大文研论坛”第177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中观哲学与虚无主义——对认识论虚无主义解读的质疑与辩护”。本次会议参会者有:香港中文大学宝僧法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范文丽,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助理研究员李光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四龙,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李学竹,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廖钦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惟善,文研院邀访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姚治华,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叶少勇,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军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涵静,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赵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贵华。



将龙树为代表的佛教中观哲学解读为某种形式的虚无主义,在古代印度和现代西方学界都有先例,而对其的批评和质疑也不绝如缕。在汉语学界,北京大学叶少勇老师近年提出对早期中观思想的“认识论虚无主义”解读,由此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本次工作坊即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和论辩。



一、主题发言


论坛伊始,姚治华老师以“空性与依托施设”为题发言,主要就其近年发表的几篇相关文章做了概述。“Yogācāra Critiques of the Two Truths”一文探讨总结了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关系,意在发掘和分析瑜伽行派对中观派的破斥理论,主要依据《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真实义品》和《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对中观派以及瑜伽行派中关于“空”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其中重点指出,《真实义品》将中观派的理论概括为“一切唯是施设,这就是真实”,并提出批评。把“施设/假”视作中观思想的核心,显示了其与空性之间的关联。


论文《空与假:以〈中论颂〉第24品第18颂为中心》围绕“依托施设”(prajñaptir upādāya)这一概念,以清辨对瑜伽行派相关批评的回应为线索,讨论《中论颂》诸家注释的相关部分,阐述依托施设在中观思想中的复杂内涵,以及它与中观根本立场是否落入虚无论的内在关系。姚老师最后指出,犊子部以“依托施设”所指的“不可说”之域或许是解读《中论》中“依托施设”的一个方向


姚治华老师发言


为了从不同角度解释“依托施设(prajñaptir upādāya)”这一概念,《依托施设与假名》一文从汉译传统出发,基于梵藏汉文本对勘,对鸠摩罗什汉译文献中的“假名”及相关概念展开讨论,以探寻汉译传统中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一概念。最终得出结论,在其所译传的《中论》《大智度论》等论著中,鸠摩罗什把说一切有部的“假有”概念引入,用以解读中观思想,其时代更早于安慧、清辨和月称相关注疏中的类似解读


最后,着眼于几位中观派重要代表人物,《中观与虚无主义》一文集中讨论了中期中观派的佛护、清辨和月称三人的思想,从“真实与假冒的虚无论者”“二谛与一谛”“伦理与形而上的虚无主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他们是如何从自身的中观立场出发回应所面对的虚无论指控。最后将佛护与月称的理论归纳为认识论与伦理的虚无主义,将清辨的胜义谛立场概括为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将龙树的“依托施设”概念总结为不可知论。


随后,李光起老师发言,题目为“龙树对虚无主义的回驳——以《中论颂》24.18颂‘依托施设’的考察为线索”。将龙树在《中论颂》第24品中的核心目标概括为回应论敌所提出的虚无主义质难,对“施设”(prajñapti)“依托”(upādāya)分别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施设”的用例,他提出,龙树不承许世间凡夫的任何施设,但明确承许佛陀施设的言教。通过考察“依托”,提出龙树事实上承许了一种“假必依实”原则。在龙树这里,“依托施设”这一短语特指佛陀依据胜义谛而施设的“空性”等言教,并且其在性质上区别于凡夫依于世俗谛所建立的一切言说。在龙树看来,佛陀所施设的“空性”言教同时具有遮诠义与表诠义,一方面对世间凡夫的执着境界进行彻底除遣,另一方面同时反显圣者智慧所证诸法实相。因此,他认为龙树所说的“空性”不能被理解为虚无主义


李光起老师发言


自由讨论阶段,与会学者针对“依托施设”一词展开了细致讨论。针对李光起老师的质疑,姚治华老师再次阐述了关于“施设”一词的三种主流学说,对龙树所用“依托施设”概念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推测总结。叶少勇老师首先解释了其将upādāyaprajñapti一词译为“假托施设”而非“依托施设”的考量,并对龙树文本中该词的用意做了具体的探讨与回应;然后阐述了认识论虚无主义、本体论虚无主义和伦理虚无主义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假必依实”一词意义的模糊性。袁军荣老师从教化结构出发,提出了自己对“施设”“缘起”“二谛”的理解,认为只有将整个经论系统放在众生流转环灭和佛教的因中垂教、因教起观的两个结构中去理解,才能看到佛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范文丽老师从“佛陀教化的大背景下,对于‘施设’一词使用的合理性”“认识论虚无主义在教化上的意义如何成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质疑。


自由讨论


袁军荣老师接下来以“对中观学‘认识论虚无主义’式解读的质疑”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从“中观学与佛陀一代时教的关系”“《中论》在佛教修证体系中的位置”“《中论》的旨趣与方法”“对‘认识论虚无主义’的质疑”四方面发表了见解与看法。首先从《中论》说法结构入手,指出中观学是对一切佛教的融摄,可依吉藏“四中说”,从修学人“因观得中”和佛菩萨“因中垂教”两个向度来理解。其次,他提出以《中论》为主的中观学相关论典,是寄位于欢喜地的龙树菩萨为引导处于加行位的修学人,令其证入中道实相的论典。《中论》的言说方式应在这个位次来理解。再次,他又引用“空花”等意象,对《中论》中的“缘起”“性空”“二谛”等概念做了阐述说明,指出若人们还试图在心中建构“性空”的相,还在义解“无生”,那便还未契合无生、性空的究竟义。最后,他提出了自身对“认识论虚无主义”的几点质疑,包括“究竟是诸法不真实还是无法认识(论证)到诸法的真实”“缘起是否意味不存在”“性空是否即是虚无主义”等。


袁军荣老师发言


叶少勇老师的发言题目为“虚无主义的多种类型——思考与回应”。他首先简要回顾了西方学界对中观学的阐释脉络,包括早期流行的虚无主义阐释,其后的绝对主义阐释,以及当前较为流行的以二谛为纲的反本质主义阐释。


接着,叶少勇老师围绕“自性”“中道”和“依托施设”三点介绍了其对于早期中观所采取的认识论虚无主义阐释立场。他指出,根据龙树的现存文献,其“无自性”的基本主张只能解读为“存在就是有自性,无自性即不存在”,由此即可确定龙树的基本立场当属于某种虚无主义。龙树多次将“断见”定义为“先有而后无”值得注意,这里的“先有”应理解为形而上学角度对存在标准的逻辑预设,亦即“存在就是有自性”。由此,在形而上学预设之下的“无”,即“先有而后无”,可称为弱意义的无,是一种本体论虚无主义,龙树所主张的“无自性”,是反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虚无主义,可称为强意义上的无,它远离了本体论虚无主义的无边、断见,就是中道。


《中论颂》24.18中可以读出“空性=缘起=假托施设=中道”这一等式,其意义应理解为,缘起、假托施设、中道都应该根据空性的道理来理解。其中的“假托施设”,如佛护所示,假托的宾语是言说而非外部对象,这样诸法的施设便与存在的层面断开了链接,即是空性所要表达的意义。


叶少勇老师发言


自由讨论阶段,与会学者围绕“虚无主义”展开讨论。袁军荣老师从教法结构入手,提出了作为历史的和作为佛陀本怀的两种真实,再次阐述了自身立场,对虚无主义一词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了质疑。姚治华老师对“虚无主义”“独断论”等概念是否成立提出了质疑。李光起老师以佛典中“梦”的譬喻为例,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圣者智慧及其所证境界是佛陀立教的认识论基础。叶少勇老师对“虚无主义”这一词汇的用意做了进一步说明,针对袁老师“如果龙树只是解构概念,便不能解构语言之外的任何东西”以及“到底是诸法不真实,还是我们无法认识到诸法的真实”这些质疑,叶老师认为,借鉴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语言学转向,我们只能谈论所认识到的法是否真实,而无法去直接讨论诸法是否真实,那么解构了语言就是解构了语言所代表的真实



二、圆桌讨论


接下来,论坛进入圆桌讨论环节。宝僧法师基于藏传佛教的背景与实践经验,围绕“我们怕不怕断见”“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害怕断见”“被定义为‘断见’和‘常见’者的自我救赎”“文献表述和它可容忍的读者注释”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断见和中观见的看法,并提出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眼光与格局去看待不同学者的思想,应用“注释家”的思维去考量与包容



范文丽老师从自身的寂护研究出发,从“寂护的因果立场”“寂护的断灭论倾向”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还提出“在历史语境中,龙树是否是佛陀言教”的疑问,利用寂护的相关文本做了具体阐释与说明。


李四龙老师发言


李四龙老师针对其他诸位老师的发言,主要指出三点。第一,各位学者的论述中包含了“形而上学虚无主义(本体论虚无主义)”“伦理虚无主义”“认识论虚无主义”三种。第二,他认为这些争辨其实是针对“真实”与“真实性”的争论见解,并从古典主义阐述了“智”的意义。第三,提出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个角度如何去把握“真实性”的问题,要从思辨角度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局限性。


李学竹老师主要阐述了对《中论颂》第24品的理解。该品前7颂可视作对龙树的虚无主义指责,后面龙树的回应可以概括为空的三相,恰是为了避免虚无论而展开。李老师对上午发言中“真正的虚无主义”“假冒的虚无主义”等提法发表了评论,认为应从中道不落二边的角度来阐述


廖钦彬老师指出,在不同语境下对“虚无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虚无主义”在西方一开始也并非是消极义的,但最终被贴上了消极义的标签。叶老师主张龙树是认识论虚无主义者,也不是从消极义来说的。然而我们应该这样理解,龙树的“虚无”或“空”是让龙树破除逻辑(或一切有)的一种真理,这里的“空”是一种积极义,虽然“虚无”或“空”在现代语境大多带有消极义。若按京都学派哲学家西谷启治主张的东方的“空”更胜于西方的“虚无”的立场来看,我们应该用开放的视角,从存在论去看待龙树提出的“虚无”或“空”。


论坛现场


惟善老师对断灭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区别提出了质疑,包括“断灭主义是否等于无”“对于中道如何理解”“断灭主义与早期佛教用语的关系”等,指出应从道德伦理层面去考量龙树的“中观”思想


张涵静老师认为,即使龙树或佛护确实选择了“认识论虚无主义”立场,避开了“本体论虚无主义”,但佛教作为一个宗教组织依然无法解决由认识论虚无主义所引发的一些生存论、道德论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中观的发展中,清辨之后以“二谛”为基础所作的重新阐释是一种容易理解的中观。但是,当我们从本文出发,如果我们可以接受从某一客观角度来解读龙树,而不是要求他必须是一位宗教理论体系完备的大师,那么认识论虚无主义的解读完全可取


赵悠老师将她所理解的认识论虚无主义,所谓“如凡夫所认识的那样的事物根本不存在”刻画为“任何一个事物或者对象,如果是凡夫所能构想的,那么它一定不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的”。对于龙树的动机,她认为或许与般若经的路径相似,即“如何通过一种概念化的方式去导向一种非概念化的认知”。


周贵华老师指出,作主题发言的四位学者的不同立场,可以理解为四种不同的认识路径,是一种方法论的选择。“虚无主义”主要是一个文化的观念,代表一种消极的文化思潮,而在哲学上仍是一种本质主义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的最后,叶老师针对现场老师和观众的质疑与提问做了回应,指出现存龙树文本中所反映的思想立场可以看作是大乘理论的一种开创,而非是一个完善的乃至包含了哲学、宗教、实践、伦理、道德的完备的系统。如此,不去有意做一些改写、折衷和调和,我们才能更容易地理解清辨、月称所做的工作和动因,也更容易理解瑜伽行派的产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