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韩琦老师
2020年9月22日下午,文研院第九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一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系教授韩琦作主题报告,题目为“莱布尼兹、康熙帝和二进制——耶稣会士白晋和宫廷的《易经》研究”。第九期邀访学者陈志平、丁得天、李丹婕、李鸣飞、陆蓓容、孟庆延、邱靖嘉、吴敏超、姚泽麟,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论坛伊始,韩琦老师对讲题的缘起作了简单回顾。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在国内的普及,二进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由此,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发明的二进制及其与《易经》卦爻的关系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极大关注。此后,在莱布尼兹、二进制和《易经》研究之间扮演重要角色的法国耶稣会士白晋也进入了学者的视野。韩琦老师回顾了攻读博士期间,注意到《圣祖实录》中康熙有关《易经》和数学关系的谈话,觉得事出蹊跷,背后一定有传教士在起作用,近三十年来也一直试图破解这段中西交往的历史之谜。本次报告中,韩琦老师分享了在罗马、巴黎访学期间发现资料和解决问题的喜悦。
白晋及其著作
报告第一部分,主要是学术史回顾。韩琦老师谈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学者对莱布尼兹和中国关系的研究,特别是意大利数学家、汉学家华嘉(Giovanni Vacca)1899年对莱布尼兹未刊手稿的研究,继而谈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汉学家Arthur Waley、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和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之子的相关研究,以及20世纪40年代著名史学家劳端纳(Donald Lach)的博士论文(17、18世纪中国对日尔曼的贡献)。最后,韩琦老师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直至目前国内外对莱布尼兹和中国关系的研究,以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学者对白晋和《易经》关系研究的热潮。
第二部分,韩琦老师简要论及莱布尼兹的学术性格和对不同文化和东西文明借鉴的渴望,特别是对中国的浓厚兴趣。随后,韩琦老师对莱布尼兹的交流网络,与来华传教士的来往,在罗马与闵明我的见面以及之后与白晋等法国耶稣会士通信作了系统的梳理。在简要介绍白晋的生平之后,韩琦老师详细分析了莱布尼兹二进制和《易经》卦爻之关系,指出莱布尼兹研究二进制的动机——从神学观点出发,一切数都可从1和0创造出来。在莱布尼兹看来,二进制对中国哲学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康熙皇帝都会对此感兴趣。莱布尼兹力劝白晋把它献给康熙帝。依据莱布尼兹中国通信集,韩琦老师对莱布尼兹和白晋的互动作了深入解读。而新发现的史料,也证明传教士确实响应莱布尼兹的要求,将二进制文章到达北京的消息面告康熙皇帝——这也是目前所知康熙帝听闻莱布尼兹之名的唯一史料。可惜因为耶稣会士内部意见相左,莱布尼兹的二进制文章并没有被正式翻译成中文献给皇帝。韩琦老师也对二进制传入失败的原因作了简短分析。
莱布尼兹中国通信集:与耶稣会传教士的通信
(1689-1714)(莱布尼兹档案馆出版物)
第三部分,通过对保存在欧洲的大量中文和拉丁文《易经》研究手稿的研读,韩琦老师分析了白晋研究易学的原因。他首先回顾了明末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即康熙所称的“利玛窦规矩”,继而讨论白晋研究《易经》的动机——即如何通过阐释《易经》来和《圣经》相附会,以达到使中国人信教的目的。报告还通过一些具体例证,回答了康熙为何让耶稣会士研究《易经》这一问题。白晋对《易经》卦爻中的数学原理和明代《算法统宗》一书的阐释,无疑迎合了热衷数学的康熙皇帝的需求。韩琦老师最后讲述将欧洲所藏档案与满文朱批奏折以及清人文集相结合,分析御制《周易折中》的编纂过程,进而揭示康熙皇帝、大学士李光地及其弟子与白晋的密切互动。通过比对欧洲所藏白晋中文手稿和《周易折中》启蒙附论,结合清人记载,韩琦老师确认白晋对《易经》象数学的研究,确实对《周易折中》的编撰产生了直接影响。报告还提及了中西交往中士人(特别是教徒)在其中扮演的“代笔者”角色,试图通过对中西文献的比对,还原康熙时代中西交流史中一些跨文化的问题。
韩琦老师最后指出,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即应通过对白晋手稿的研读,重构他的图书馆,分析他与助手陆若翰参考的西文和中文著作,对其拉丁文和中文手稿加以比较研究;并从跨文明和全球史的角度,对《易经》研究和《圣经》的关系,放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加以探讨。同时,学者们应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多种语言,从神学、宗教(教会史)、哲学(易学,宋明理学)和科学诸方面对康熙时代中西文明交往史加以深入探讨。
报告结束后,与会老师就莱布尼兹和二进制的相关问题、康熙对《易经》的兴趣、白晋研究易学的不同动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文研院院长邓小南为韩琦老师颁发邀访学者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