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静园花开——文研院2017年春季学期学术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2017-03-20

未名春水,静园花开。往兹来兹,人文之光。

值此万物萌发之际,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不仅迎来了新一批驻访学人,系列学术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文研院围绕“早期中国与中华文明”、“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西学在中国”、“多文明互动与比较研究”五项重点研究议题,自3月1日起已举办文研讲座、文研论坛、未名学者讲座、交流报告会、文研读书读书会、雅集10余场学术活动,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

  

 

文研讲座

 

HE2A5110副本.jpg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荣新江教授

 

3月1日、6日晚7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荣新江教授受文研院邀请在二体报告厅进行了题欧亚大陆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写本之路’”的两场讲座近年来,由于“一带一路”的持续升温,带动了该领域历史研究的热潮。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争议不断,归根到底是何谓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重不重要的问题。荣教授认为,学术界不要求观点一致,而且最好是不一致,这样才能带来学术的进步。当然,有些争论也可能来自于对丝绸之路的误解,这种误解可能和论者的知识结构有关。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从欧亚大陆的整体历史出发,重新看待丝绸之路。邓小南院长高度评价荣新江教授在中外关系史等方面的学术成就,赞扬荣教授“真正称得上蜚声海内外的学者”。讲座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师生、学者到场聆听会场座无虚席。

 

HE2A5171_副本.jpg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文研论坛

 

3月13日下午2点,本学期首场文研论坛“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论坛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作主题发言,对“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这一主题作了解释。所谓“城乡中国”,是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转变的中间过程。他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变迁,中国社会已经从乡土中国转型为城乡中国,城乡中国将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特征,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不同于乡土中国的土地问题。另一方面,关于当下中国土地问题的争论陷入极端化,这源于长期以来的土地问题意识形态化、对乡土中国土地制度特征的长期误传和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认识不足。论坛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静教授、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应星教授、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研究所王小鲁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王健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路乾博士参与讨论。

 

HE2A5607.JPG

“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文研论坛

 

 

未名学者讲座

 

3月14日晚7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带来了本学期首场未名学者讲座,题目为“政治权力与历史书写——民族主义的一个视角”,以近代亚非历史上(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的民族主义作为个案,探讨民族主义作为一种世界历史现象的某些普遍性特征。

 

HE2A5786.JPG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昝涛

 

 

邀访学者项目

 

3月1日下午,文研院春季学期邀访学者欢迎会在静园二院111室举行。首批抵达的第二期邀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高曼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瀚墨副教授、南京大学童岭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袁一丹副教授、中山大学李霖副教授、武汉大学吕博博士参加了欢迎会,分别对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进行了介绍。大家纷纷表示,感谢文研院提供此次访问机会,并希望在文研院访问期间有所收获。首期邀访学者德国图宾根大学汉韩学系助理研究员曹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怀颖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祎楠也受邀参加,分享了在文研院访问学习的心得和经验,对文研院提供的良好学术环境进行了高度评价及感谢,并对新一批邀访学者在文研院的研究表达了祝愿。

本学期,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先生、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朗诺教授、台湾清华大学黄一农教授、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张寿安研究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末尔教授、罗曼玲副教授、荷兰莱顿大学魏希德教授、香港教育大学陈国球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孙秀林教授、复旦大学仇鹿鸣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徐晓宏助理教授等也将陆续到来。

 

 

第二期邀访学者.jpg

邀访学者欢迎会

 

 

交流报告

 

3月7日下午,文研院访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在二院111会议室进行了本学期首场交流报告,主题为“三代、青铜时代考古纵横谈”。李零教授、文研院访问教授高曼士、访问学者吕博、李霖、童岭、袁一丹、张瀚墨及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加会议并展开讨论。

 

HE2A5226.JPG

文研院访问教授许宏

 

2017年3月14日下午,由文研院访问学者、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副教授主讲,题为“贞观年间唐帝国的东亚情报、知识与佚籍——旧钞本《翰苑》注引《高丽记》研究”的交流报告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教授许宏、高曼士,文研院访问学者张瀚墨、袁一丹、李霖、吕博,及北大文史专业的史睿、程苏东等老师参与了讨论,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出席

 

微信图片_20170315142242.jpg

文研院访问学者童岭

 

 

文研读书

 

HE2A5428_副本.jpg

洪子诚教授新著《材料与注释》研讨会

 

《材料与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子诚教授的最新著作。3月11日,洪子诚教授新著《材料与注释》研讨会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联芬教授等20余位教授、博士生参与研讨。

 

 

读书会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的读书会围绕由Michael Loewe, Edward L. Shaughnessy主编的《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及近年来的相关书评开展。文、史、哲、考古各系同学踊跃参加,文研院访问教授许宏老师、访问学者张瀚墨老师、首都师范大学田天老师到场旁听并参与讨论。

 

HE2A5666.JPG

李零教授读书会

 

3月17日起,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成员徐力恒在静园二院201会议室开展“数字人文研究技能与方法”读书会,旨在推广并反思数字人文的研究视角,让更多人文学科的师生掌握数字人文的基础。

 

 

CBDB full logo.png

 

3月16日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汤元宋老师四书章句集注读书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开启《四书章句集注》的会读,重点不仅在文字的疏通,更在义理的辨析,尤其是在朱子学语境下相关范畴的所指。在会读过程中,《中庸章句》侧重讨论中和、未发、已发、诚等范畴,兼顾朱熹的中和新旧说、对胡宏《知言》的批评;《大学章句》侧重讨论格物、知行,兼顾朱子学和阳明学的格物之争;《孟子集注》选读侧重讨论心性范畴,《论语集注》选读则补充对于仁的讨论。

 

 

雅集

 

2017年3月17日下午,本学期首场“静园雅集”活动在文研院举行。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韦力带来了题为“清代版本琐谈”的讲座。韦力先生数十年致力于藏书史及目录版本学的收藏与研究工作,有“民间第一收藏家”之称,其相关著作有《古书收藏》、《古书之美》、《古书之爱》、《鲁迅藏书志(古籍部分)》、《书楼寻踪》、《书魂寻踪》、《觅宗记》等二十余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担任主持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担任评议人。文研院院长邓小南、院长助理韩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潘建国、英语系教授高峰枫、哲学系教授吴飞等出席活动。

 

微信图片_20170320102623.jpg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韦力

 

 

在本月开展的学术活动中,荣新江教授的文研讲座正呼应了“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与“多文明互动与比较研究”重要议题,刘守英教授的“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文研论坛是围绕“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这一议题展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昝涛副教授的未名学者讲座也是对“多文明互动与比较研究”议题的讨论与诠释

 

 

文研院后续学术活动将继续秉承“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宗旨,围绕“早期中国与中华文明”、“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西学在中国”、“多文明互动与比较研究”五项重点研究议题,通过讲座、研讨会、交流会、工作坊、读书会、雅集等方式,凝聚多方学术精华,探索学科之基本原理及前沿领域,促进与海内外学界的深度交流,推动跨学科交叉合作,为知识积累和思想创新提供学术支撑。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五项重点学术研究议题

、早期中国与中华文明多年来何谓中国,既是近代以来中国进入全球史时代以来的认同焦虑,也是学术界为此争论不休的核心议题。如何理解早期中国的抟成以及中华文明由此的构型,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多年来,考古学对于陶寺和二里头、良渚和石峁,夏商周三代以及相应的秦、楚等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发掘,提供了大量新材料和新视角。不过,如何将考古出土器物向历史叙述的转化,尚需对于早期中国的认识和确定,这需要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古地理学等多种研究手段的介入,也需要借助经学、哲学、史学及社会学等提供互文和义理的解读。

二、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是建构中国政治文明形态之新范式的重要议题。从中古时期以来,到近代共和,直至今日国家和社会建设,上述议题具有长时段的历史意义,需要以政治制度史为核心,兼容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语言学、社会学、中外交通史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乃至文学和思想之发育形态,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议题中,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学科充分交融,传统历史和当下现实问题充分交融,才能从开广视域出发,对于中国独有的政治文明和民族聚合形成深入的理解,生发深层的学术创见。

三、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当今,中国正处于新的社会转型期,而社会转型研究需要人文和社会科学多学科交互融通,才能认识不同转型时期物质与精神的总体形态。社会转型的推动力,所经历的制度阻滞危机及其扩散的状况,以及恢复、创新及重组的复杂形态,需要从社会总体结构及其具体运作机制出发,融合社会科学各领域加以研究。而走出困境的理想构造以及礼俗之变化,新时代所确立的新精神,需要融合人文学科多面向的视角加以解读。由此,可以检视出历史传统的连续性以及时代变迁的关键环节所在。

四、西学在中国目前,古典学刚刚起步,但对于希腊神话、政制和风俗,罗马不同时期的共和或帝国构造及其法权形态,以及中世纪经院哲学,直到文艺复兴以及近代政治、社会思想发端,学界尚未形成将思想与历史、观念与经验相联系补充的完整叙述,亦未形成从中国文明自身出发形成整体的融汇视野。需要汇合哲学、史学以及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将思想问题与历史过程文明问题与当下研究结合起来,奠定基本问题,突破重点方向。

五、多文明互动与比较研究,是要发挥古典学的优势,将埃及、亚述、希腊等文明研究汇合起来,也要发挥区域研究的优势,将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远东及太平洋,以至非洲、拉美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此种研究并非单纯关注于现实的国际情势,或是单纯的区域形态,而是力图突出文明之基本构造和发展历史,特别是文明间的交互作用地带所引发的文明转型问题。在全球史的视野中,将多文明的互动变迁作为基本关注面向,在动态演进的过程中理解多元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