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汤志波、王子奇分享“我为什么要研究明人别集”、“为什么研究古代建筑瓦件”

发布时间:2023-10-09

2023年9月14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五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二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汤志波老师作“我为什么要研究明人别集”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子奇老师作“我为什么研究古代建筑瓦件”主题报告。同期邀访学者黄克武、周雪光、欧珠次仁、何平、孙卫国、王宇洁、邱忠鸣、陈利、范广欣、毛秋瑾、孙靖国、郑小威、张达志、朱晓峰、李子捷、陈浩,文研院院长杨立华、副院长段德敏、副院长阎天、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汤志波老师分享


汤志波老师主要梳理了别集的研究历史、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并陈述了目前面临的研究困境。1983年9月,教育部成立“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之后有26所高校设立了“古籍所”或者“古文献研究中心”,展开了对“七全一海”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这些重大项目深刻影响了当下的学术格局。之后,汤老师举例介绍了“版本”和“目录”的相关知识,并指出“后出”也未必“转精”。目前有约4000位明代作者的6000种别集存世,版本则超过11000种。明人别集点校本已有1600余种,涉及作者约800人,仅仅五分之一的明代诗文的诗集得以点校。接下来,汤老师分享了在研究中发现的避讳现象、通过校勘对比考证文人年代以及辑佚、辨伪、明人别集的东亚环流等心得和成果。最后,汤老师发起了对“人工智能时代古籍整理工作的意义”问题的讨论。



王子奇老师分享


王子奇老师从一个相对精细的研究方向“古代建筑瓦件”切入,介绍了自己在考古历史研究中的心得体会。在回顾学术史和介绍自己的田野案例之后,王老师总结,中国古代瓦件的研究可以从至少四个角度展开。从“考古学的记录与基础研究”角度来说,该研究涉及对发掘现场的记录、类型学研究、区系类型、考古学文化因素等问题。第二个角度是“作为手工业制品的研究”,古代建筑瓦件与制瓦技术和制瓦工匠集团的研究密切相关。从“作为建筑构件的研究”角度出发,营建过程的遗痕、模数关系、尺度关系与建筑空间关系等问题都可以关注。“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也是一条进路,建筑瓦件所代表和体现的文化意义、等级秩序都值得进一步讨论。王老师指出,以上研究思路可以不仅适用于瓦件,木结构建筑、砌体建筑,以至于更广阔的物质史料都可以参考。




交流会现场


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学者的积极讨论,本次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也在热烈的研讨之后圆满结束。



撰稿:石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