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欧洲如何崛起——经济知识在制度构建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9-18

 

北大文研讲座137

欧洲如何崛起——经济知识在制度构建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时 间

2019918日(周 12:30

地 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5会议室

主讲人

波特伦·谢弗德 Bertram Schefold(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内容简介

欧洲在近代如何获得霸权地位?提到这个问题,人们总是提到如下因素: 诸如地理条件有利于海上运输,中世纪晚期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结合支持了技术和工业革命,国家间的竞争促进了学术交流以及贸易商和制造商的崛起,但除此之外,经济知识的增长这一因素却很少被提及。关于这一点,波特伦·谢弗德阐释了,在近代早期,经济活动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概念如何为制度创建服务。例如,如果谁想提高税收,就必须能够定义收入,例如工资,养老金和利润。欧洲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并非仅仅是对现有制度的诠释,更关键的是,它着眼于制度的创建和塑造。从19世纪英格兰的货币理论和银行业的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理论与政治在其制度基础上的共同演化。在近代早期,当话题涉及铸币机构,或涉及到手工业和商业公司的产业政策时,各种理论概念变得异常丰富。此类理论创新最终在关于高利贷的辩论中达到顶峰:将公平的生产性贷款从教会出售的不公平高利贷中区分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公平价格,公平报酬,资本,利润等基本概念,并进而推动了理论的发展。而这些概念在其他先进文明中是没有的。欧洲的经济增长能够在近代早期迅速超越其他文明——经济知识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这也会给我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开辟新的路径。

 

 

学者简介

波特伦·谢弗德(Bertram Schefold),现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院高级教授(Senior Professor),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曾任欧洲经济思想史协会主席,现任荣誉主席。曾参与编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权威。早年在剑桥大学师从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和卡尔多等人,成为新剑桥学派的重要成员。在资本理论、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等领域出版了五十余本著作,发表了三百余篇论文,并撰写了众多的学术评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印度等国家,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温馨提示: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