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研讲座137 经济学的普适性——现代经济学对古代欧洲资本主义形态的解释力
时 间 2019年10月07日(周一) 14:00 地 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 主讲人 波特伦·谢弗德 Bertram Schefold(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 主持人 周绍明 Joseph P.McDermott(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 讲座语言 英语
内容简介 人们经常认为,古希腊文化的特殊性,与社会和文化特质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公元前四世纪和五世纪的雅典。人们仍然回想起19世纪末发生在“原始论”者(卡尔·毕歇尔Karl Bücher)和“现代论”者(爱德华·迈耶 Eduard Meyer)之间的辩论。“原始论”者认为家庭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市场和货币关系只起从属作用,礼物馈赠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沟通形式;“现代论”者则强调,由商业实体、银行和长途贸易编织起来的生产形式的存在,并通过与近代早期文明的兴起相比较,来解释从中古希腊到希腊化时代和罗马的演变。今天,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必须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是二者在细节上却有很大不同。谢弗德教授通过对相关古文献的释读,为“原始论”者和“现代论”者之间的辩论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解读。尽管在古希腊或罗马,经济学并不作为一个科学门类而存在,但可以证明,存在着解释经济过程及经济成效的经济知识和方法。这些方法,作为背景知识而发挥作用,用以文学描述、哲学分析和建立特定的管理经济的制度。尽管它们在理性假设(马克思·韦伯 Max Weber),相关制度安排(诺斯North)和某些模型的适用性(例如货币流通)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足以理解和组织经济事务,并且可以与现代经济学进行比较。
学者简介
波特伦·谢弗德(Bertram Schefold),现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院高级教授(Senior Professor),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曾任欧洲经济思想史协会主席,现任荣誉主席。曾参与编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权威。早年在剑桥大学师从罗宾逊夫人、斯拉法和卡尔多等人,成为新剑桥学派的重要成员。在资本理论、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等领域出版了五十余本著作,发表了三百余篇论文,并撰写了众多的学术评论。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印度等国家,作为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温馨提示: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