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男,1977年生,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工程系,工学学士;2003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硕士;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学术、近四百年中西文学交流、林纾研究、钱锺书研究。主要译作有《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主要著作有《中西因缘:近现代文学视野中的西方“经典”》、《异域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近期发表论文《Novella识小:钱锺书所读的文艺复兴意大利短篇小说集》、《钱锺书的佛典笔记及其修辞比较研究》等。
我在2018年3月5日至6月29日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做邀访学者。这段时间里的工作包括:
整理了几部以前待完成的书稿,包括:拙译《西方古典学术史》三卷本的修订稿(交世纪文景出版),用于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请的《文艺复兴之..
我在2018年3月5日至6月29日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做邀访学者。这段时间里的工作包括:
整理了几部以前待完成的书稿,包括:拙译《西方古典学术史》三卷本的修订稿(交世纪文景出版),用于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请的《文艺复兴之东传》样稿(交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中国近代文学十六讲》初稿(交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
完成论文四篇:《珀涅罗佩的技艺——杨绛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改造与文体重构》、《杨绛译〈堂吉诃德〉功过申辩》、《清末学案体著述考论》、《清末民初时期对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接受》。
在文研院要求的活动中,内部报告会发表的是《钱锺书与西方神秘主义诗学》,交流会讲的题目是《从〈说部丛书〉看近代翻译文学》。
在文研院场地里举办的学术活动中,我全程旁听了“【静园雅集19】刘铮:现代北大学者的西文藏书”、“【北大文研论坛67】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两次活动;参与了“【北大文研论坛67】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一次活动(发言人之一,报告《钱钟书的西学管锥编计划》);自己主办了“【北大文研论坛73】阅读史——理论、方法和实践”一次活动(引言人,代主持人)。
另外,以邀访学者身份,于2018年4月26日、5月8日于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进行两场讲座,题目分别为“杨绛/钱锺书的翻译:视野、风格与观念”、“路吉阿诺斯在中国:以周作人、罗念生与钱锺书为代表”。
此外,也因为这段时间在北京,得以受邀参与了很多丰富有益的学术文化活动,增广视野,开拓思路。和学术界、文化界、读书界、教育界的新老朋友们合作非常愉快。
我感到这四个月的紧张而充实的生活,是终生难忘的一段经历。就像十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去外地工作那样,这段文研院岁月也将是我以后内心世界长久的美好记忆和精神养分。万分感念北大文研院的每一位领导、师长、工作人员和一同受邀访问的同仁们!最后祝愿文研院永远年轻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