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举办第四期邀访学者欢送会

发布时间:2018-07-03

2018年6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第四期邀访学者欢送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院务会成员、行政团队及本期在院邀访学者参加了欢送会。欢送会由院长助理韩笑主持。

 

邓小南教授

 

与会学者们首先观看了文研院特别制作的回顾视频,重温了几个月来驻院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在随后的致辞中,邓小南院长表示,四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本期邀访学者,无论资深还是年轻,都珍惜机会积极开展互动、相处十分融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体制内的“特区”与跨学科的交流平台,文研院有责任发挥“凝聚学者,凝聚议题”的功能,树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典范。她欢迎各位学者常回来交流、叙旧,并以文研院作为基地,创造更为开阔的学术格局。

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指出,文研院致力于为邀访学者提供宽松自由而又热烈的治学与讨论空间,帮助他们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学术活力,并在此找到未来学术发展的同路人。学者们在文研院搭建的平台上相识、问学,形成紧密地联结——这既是学问深化的路径,也是文研院成功的保障。

 

渠敬东教授

 

接下来,诸位邀访学者畅所欲言,回顾了各自的收获与感想。厦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郑振满充分肯定了文研院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意义,并提出文研院应以引领学术潮流作为目标和定位,对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原理性问题加以深化和提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孙歌表达了对同期学者及文研院的感谢与留恋,并建议文研院应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学术条件,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一方面,邀访学者可以“反客为主”的姿态积极参与,并留下“痕迹”;另一方面,持续性产出与前瞻性课题,离不开文研院的主体性设计。

 

郑振满教授

 

孙歌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戴海斌在驻访期间,完成了以晚清历史人物为主题的系列文章的结集、编校工作,同时深化了有关历史学家孟森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严志斌获益于与同期学者的交流,并对从事近十年的巴蜀符号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考。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治不舍静园宽松而和谐的环境,在整理积许久的书稿等工作外,还独立组织筹备有关“阅读史”的学术论坛,对此,张治副教授表示,这既是新的起点,也是生命中重要的经验与回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韩潮以“温润”一词概括了自己的驻访经历:仿佛穿梭回学生时代,浸润在知识的海洋与同期学者的切磋琢磨中,汲取各方面的营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建委表示,每个学科都有自成系统的概念、逻辑、话语体系与表述方式。而文研院搭建的跨学科平台,推动多学科的学者在此谋求建立公共性的学术话语和议题,让他获益匪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芃主要从事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几个月的驻访经历使他调整了自己的研究计划,也开始思考一些过去不曾考虑的问题:如何使自己的研究同文史哲之外的专业对话?如何对其他学科产生用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正军表示,在文研院经历了高密度学术活动的“洗礼”,不仅受到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启发,也将转变自己的研究往更为跨学科的方向开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刘亦师的研究领域为近代建筑史,文研院提供的本次驻访机会,一方面使他得以补全此前人文训练匮乏的不足,还使其得以广泛借鉴其他学科发掘、研究史料的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高波感念于文研院良好愉悦的学术氛围,并表示希望能在未来,积极地参加和融入到文研院的各项学术活动中来。

 

 

最后,邓小南院长做总结发言。她表示,文研院为学者们搭建的平台,不应止步于熙攘来往的“过客”性质,还应具备凝聚力、累积力及辐射能力。在未来,文研院将继续落实建设性想法,朝着既定目标大力推进,并继续为学者们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文研院第四期邀访学者于2018年3-6月,在静园二院开展驻院研究。6月底,本期邀访学者们已陆续办理离院手续,返回所在高校或研究机构。新一批邀访学者,将于2018年9月入院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