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介绍
万海松,江苏溧阳人。1998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文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在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访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重点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赫金。出版有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主义引论》,编选《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文集》,译著《巴赫金传》(合译)、《巴赫金全集》第7卷(合译)、《斯科奇诗集》等,近期发表有《〈死屋手记〉中“不幸的人”与东正教认同感》、《〈少年〉中“宗教与人生”书写的思想史意义》、《论〈穷人〉作为文学传记的主观时间与转型空间》、《论巴赫金个性化的文学史观及其特点:以巴赫金〈俄国文学史讲座笔记〉为中心》等论文及学术译文多篇。
驻访感言
做内部报告、内部交流会,其实也就是让同行以及人文学科的其他学科的学者,对你进行一个身份定位以及在看问题的角度给你形成一个丰富的补充。然后事后你会查漏补缺,这个问题你以前没有发现的话,你会着重地去想一想,很多问题勾连起来,你会获得一个很广..
做内部报告、内部交流会,其实也就是让同行以及人文学科的其他学科的学者,对你进行一个身份定位以及在看问题的角度给你形成一个丰富的补充。然后事后你会查漏补缺,这个问题你以前没有发现的话,你会着重地去想一想,很多问题勾连起来,你会获得一个很广博的视野,看问题不再单一,特别是我们不会再只从文学的角度看文学,就文学论文学,陷入这种内部循环的死结里面。我与他者的关系,从他者的眼中看我,这种角度,我是非常需要他们给我提出来一种他们眼中的我,或者他们眼中的我的文学性的这种观点,这的确是有助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