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论坛05】包乐史:比较视角下的莱茵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

发布时间:2016-10-12

【北大文研论坛05】包乐史:“比较视角下的莱茵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将于20161012日(周三)14:30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室召开。此次论坛的主持人为昝涛(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讲人为包乐史(荷兰汉学家)。

 

主讲人简介:

雷欧纳德·包乐史,1946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著名汉学家,华侨史研主究专家。早年曾到台湾和日本进修,1972年获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博士学位。198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721975年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担任研究员。19751977年任莱顿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计划主任。从1977年起在莱顿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为该系教授,主讲欧洲与亚洲关系史。19911992年获美国富布莱奖学金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包教授通晓英语、中文、日语、印尼语、荷兰语和多种欧洲语言。主要研究涉及东南亚和东亚史、海外华侨史、印尼华人史、华侨贸易和殖民地时代贸易与文化等。包教授一生从事亚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海外华侨史,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史有深入的研究,著作宏丰。其名著 Bittersbruid (英文译本 BitterBonds)曾获荷兰金质猫头鹰文学奖,此书也曾荣登荷兰和德国书籍畅销排行榜。在他的著作或论文中,有关华侨史的有《奇怪的伙伴》,《中荷交往史》,《十七世纪初西方对西爪哇华人社会的印象》,《北大年的华商》,《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巴城公馆档案研究》,《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及《东南民族研究》等。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6101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