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研讲座(13)
明清西学与文学
时间:2016年11月17日(周四)14:00-16:00
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二楼会议室
主讲人:李奭学(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研究员)
主持人:高峰枫(北京大学英语系 教授)
【内容简介】
天主教如何进入中国?一般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被西方科学所吸引,但阅读耶稣会士的著作和译作时,其中与科学的关系很少,反而充满了文学趣味。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在欧洲,神父在证道时常常引用《伊索寓言》、中世纪神话故事甚至是笑话来作解释。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教,也把这套口头文学带了进来,在解释耶稣圣传和奇迹故事时,西方文学与中国的民间故事交相呼应。明清之际的传教活动激发了西方中古文学的引进与译介,造就了明末社会的开放性格。李奭学将从文学角度切入,试讲圣传与佛传、《圣梦歌》与欧洲辩论诗、明末耶稣会士笔下的荷马等话题,以此讨论明清之际的社会思想概况。
【作者简介】
李奭学,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为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外文系兼任教授,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兼任讲座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外文学关系、宗教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学之互涉等。著有《中外文学关系论稿》、《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明末耶稣会古典型证道故事考诠》、《译论:明末耶稣会翻译文学论》、《明清西学六论》等,合著有Jesuit Chreia in Late Ming China:Two Studies with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Alfonso Vagnone`s “Illustration of the Grand Dao”,译有《阅读理论》等,合编有《古新圣经残稿》《晚明天主教翻译文学笺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