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讲座23】 围绕着allegoria的中西诗论之争

发布时间:2017-01-09

 

北大文研讲座(23)

围绕着allegoria的中西诗论之争

 

时间:2017年1月9日(周一)14:00

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二楼会议室

主讲人:刘皓明(美国凡赛大学中日文系与亚洲研究 终身教授 美国凡赛大学中日文系 主任)

主持人:高峰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教授)

 

【主题简介】

 Allegoria是西方传统诗学和修辞学中的一个常见术语和概念,然而其内涵和外延却比较复杂,在不同的作家和批评家手里常常有不同的含义。与此相应的是,这个术语在汉语的文学和修辞学研究中迄今还没有一个专一而又普遍接受的名称。刘皓明将从古罗马诗人贺拉修(Q. Horatius Flaccus, 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的诗歌以及古代文论家的相关批评谈起,追溯其本义以及古代文论中这一概念的使用,再述及近代英国浪漫派诗歌中关于allegory的争议,最后结束于近几十年来中西比较诗学中围绕中国古代诗歌是否有allegoria的争论。通过这一番梳理,刘皓明试图展示,allegoria不仅是西方传统诗学中的一个概念,更具有跨越中西诗歌传统的理论意义。

 

【学者简介】

 刘皓明,200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敎于美国韦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韦斯利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巴德学院(Bard College)等美国大学,现为美国凡萨大学(Vassar College)中日文系与亚洲研究终身教授,曾任中日文系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德意志浪漫派诗歌、诗人荷尔德林以及与之相关的德意志观念论;英德语言的现代诗歌:里尔克与庞德;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包括废名与周作人;目前正在从事古罗马诗人贺拉修的研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Asia Major等发表过多篇具有影响力的长篇英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哲学与比较文学;中文著作有包含作品翻译、笺注与研究的《荷尔德林后期诗歌》(上海:2009)、《里尔克<杜伊诺哀歌>述评》(上海:即出)、学术杂文集《小批评集》(南京:2011)等。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