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读书01】洪子诚:《材料与注释》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03-11


“文研读书”是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起和举办的系列活动,旨在以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代表性的优秀学术著作为中心,加以研讨,希望在厘清学术传承的同时,深化议题,延伸讨论。"文研读书“首场活动,将邀请相关学者,围绕中文系资深教授洪子诚的新著加以研读和探讨。

 

 

洪子诚教授新著《材料与注释》研讨会

 

                                                                     

时间:2017年3月11日(周六)

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办: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活动简介

 

洪子诚教授,广东揭阳人,1939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新诗研究,在学界享有盛誉。其《中国当代文学史》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领域中最负盛名的著作。其《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与《文学与历史叙述》等也具有十分广泛的学术影响。在从事专业研究之外,洪子诚教授还写作了一系列学术随笔,结集为《两忆集》与《我的阅读史》等。

《材料与注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是洪子诚教授的最新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包括“材料与注释”与“当代文学史答问”两个部分。前者是洪子诚教授对于1950至1970年间的八篇重要文学文献(包括讲话、社论与检讨等)做出的注释,他自述其追求是“尝试以材料编排为主要方式的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尽可能让材料本身说话,围绕某一时间、问题,提取不同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情境下的叙述,让它们形成参照、对话的关系,以展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后者则是洪子诚教授以答问的形式完成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一学科的最新思考。

 

a041a0621fa7e7c5e4ebfcc7f7963165.jpg

 

 

日程安排

 

————  上半场  ————

10:00—12:00

 

主持人:李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洪子诚教授发言

 

嘉宾发言(一)

                      

计璧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旷新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孙民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云雷(《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何吉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下半场  ————

14:00—18:00

 

主持人:李浴洋(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嘉宾发言(二)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姜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冷霜(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子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崔柯(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宋声泉(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副教授)

李松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助理研究员)

博士生代表

 

 

洪子诚教授回应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