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研论坛(32)
天可汗及其时代
——初盛唐的经籍、文学与历史
时间:2017年 5月3日(周三)19:00
地点:北京大学文研院二楼会议室
主持人: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召集人:
童岭(南京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北京大学文研院 访问学者)
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 讲师)
议程:
1、孙少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贞观政要》与初唐文本书写问题刍议
2、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 讲师)
从“定本”到“正义”:帝国文本与文本帝国
3、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北京大学文研院 访问学者)
怀柔远人:出土墓志所见入唐吐谷浑、吐蕃家族
4、耿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博士后)
天可汗的纪念碑:略谈昭陵六骏和十四番君长像
5、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初唐注释的二次整理问题:以《汉书注》、《文选注》为例
6、童岭(南京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北京大学文研院 访问学者)
天可汗的光与影:读谷川道雄《唐の太宗》
【内容简介】
贞观四年,唐太宗被漠北铁勒等部推为“天可汗”。意味着他从大唐的皇帝,升格为亚欧大陆东部的主人,有责任维持世界秩序。基于“人才主义”的理念,唐太宗文武并重,从外王功业到内圣修为,都是中国中古史上之一大特色。本次论坛,拟遵循北京大学文研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为主、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理念,从文献典籍、文学、思想、艺术、历史等跨学科多重角度,重新审视初盛唐之诸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