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Marcel MAUSS auM.A.U.S.S (Mouvement anti-utilitariste en science sociale) et au convivialisme
时间:11月8日 (周三) 14:30-17:00
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阿兰·迦耶(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
主持人: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讲座语言:法语,配有中文翻译
主办:北京大学
承办: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赞助:光华教育基金会
【内容简介】
《莫斯评论》(Revue du MAUSS)是一本人文社科领域的国际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本刊的首要目标就是抵制广泛存在于各个社科领域中的个人主义和经济主义思想:经济学科自然无法摆脱上述思潮的影响,除此以外,社会学、政治哲学,甚至是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也无一幸免。个人主义与经济主义的盛行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世界观的出现。自此之后,学者所关注的唯一问题就是“这种事物有什么用处?”,并错误地认为通过寻找该问题的答案,就能洞察社会个体成员利益的交错与冲突,并借此解释社会整体的运行。
经此变迁,在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中,新自由主义都成为了主流思潮。我们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改变现状呢?就纯粹的理论层面来看,“社会科学中的反功利主义运动”的支持者们认为应当首先去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的《礼物》(1924)一书中寻求对症良方。马塞尔·莫斯是著名社会学家艾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eim)的精神继承人,而《礼物》一书则向我们展示了一项重要发现:社会的内核应在于莫斯所说的“三重义务”,即“赠予、接受和回礼。”我们认为,上述发现可以作为基石,引导我们建立一种更广泛的社会科学。
此外,从意识形态及政治角度来看,我们也需要一门更广泛的学科,一门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承受限度的学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门能让我们抵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欲望(希腊人称之为“hubris”,意即人类的狂妄自大)和腐败的学科,而后两者正是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的思想根源。2013年时,我们起草了《共生主义宣言》一文,在其中勾勒出了这一学科的主要构建原则。目前,该宣言已被译为十数种语言。
【学者简介】
阿兰·迦耶(Alain Caillé),1944年生于巴黎,经济学和社会学博士,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他曾在巴黎十大担任“经济、组织与社会”研究生院副院长,共同创办和领导了“社会学、哲学与政治人类学研究所”。此外,他还是法国“社会科学反功利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和相应期刊《莫斯评论》的创办人。三十年来,《莫斯评论》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法语期刊之一。此外,他还在不同出版社担任过主编,并主持出版“莫斯文丛”(已出60多种)。他本人则有《功利理性批判》、《礼物人类学》等专著、编著30多部,并曾为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莫斯的《礼物》中文版撰写过导言。近年来,他主要讨论走出高增长、高消费的资本主义的方式,以及“后增长社会”的价值问题。同时,他亦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型,目前,他正在与巴西学者FrédéricVandenbergh一起准备《迈向新古典社会学》(Towards a New ClassicalSociology)一书,参与者包括Jeffrey Alexander、RandallCollins、Jean-Pierre Dupuy、MauriceGodelier、Philip Gorski、Hans Joas、Axel Honneth 、 Bruno Latour 、EdgarMorin、Peter Wagner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