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37】范晔:《堂吉诃德》中的伊拉斯谟“幽灵”

发布时间:2018-10-24

 

未名学者讲座37

《堂吉诃德》中的伊拉斯谟“幽灵”

 

时 间

2018年10月24日(周三) 19:00

地 点

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B102

主讲人

范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

赵振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主持人

张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研院工作委员)

 

【内容简介】

 

2016年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逝世四百周年,2017年是欧洲宗教改革五百周年,都堪称值得纪念的世界级文化事件。但似乎少有人将这二者联系起来:拉曼却的游侠骑士与威登堡的改教者有什么相干?宗教改革的导火索事件发生之日,即奥斯定会修士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贴上教堂大门的时候,西班牙的大文豪尚未出生,而他笔下的不朽人物堂吉诃德的问世要更迟些。不过有句著名的俗语在提醒我们:“伊拉斯谟下的蛋,马丁·路德孵出来”——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另一位灵魂人物,伊拉斯谟的“幽灵”,却时时在《堂吉诃德》中徘徊。将伊拉斯谟与堂吉诃德作为话题再次提出,并无意实现某种穷尽性的、单向的“影响”研究,而是尝试为《堂吉诃德》还原历史现场,为汉语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经典阅读展开新的面向。

 

【学者简介】

 

范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班牙黄金世纪文学、西语文学与基督宗教传统。译有《百年孤独》《万火归一》《致未来的诗人》《未知大学》等西语文学作品数种,另著有读书札记集《诗人的迟缓》。曾获《经济观察报·书评》2017年度致敬译者,单向街书店文学翻译奖。

 

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位置图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