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研论坛80
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融合
时 间
2018年11月11日(周日) 15:00
地 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
与谈人
伊沙白 Isabelle Thireau(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陈映芳(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教授)
严 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陈宇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赵益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助理教授)
徐晓宏(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
饶淑荣(《读书》杂志编辑)
内容简介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和群体间的隔离与融合已成为学界和民众共同关心的热点议题。北大文研院和《读书》杂志社特邀请6位在此领域有专精研究的学者,拟通过比较世界范围内具有典型性的城市治理方式及其产生的群体隔离问题,从权力、正义、公共决策、社会观念等等不同维度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机制和根源进行纵深分析,同时,充分讨论目前国际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的前沿性研究,以期对当下中国城市治理中出现的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隔离问题作一反思和回应。
学者简介
伊沙白(Isabelle Thireau)曾就读于巴黎第十大学,1984年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HESS)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代中国社会的规范、法治与合法性、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术史,中国国内流动性、城乡中国的社会规范的形成等。她的著作有《中国的社会学调查(1911-1949)》、《渐近:当代中国结社形式的民族志研究》、《中国乡村纠纷:法律规范与规范空间的重建》(与他人合著)、《社会科学研究:比较的艺术》(与他人合著)等。
陈映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在城市社会学研究领域著有《城市中国的逻辑》,主编主撰有城市研究系列著作和社会调查报告集《移民上海 -52人的口述实录》、《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 -上海市的调查》、《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双城记:京沪众生素描》、《寻找住处:居住贫困与人的命运》等。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清华社会学评论》执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都市文化与治理。
陈宇琳,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SPURS学者, 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与城市空间治理、结合自然与人文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5项,在《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奖。
赵益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助理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博士,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城市变迁的社会-空间过程,尤其关注城市政治经济动态,空间与权力联结机制,以及批判城市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徐晓宏,男,1978生,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2001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美国圣母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耶鲁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历史社会学,社会理论,政治,文化和组织理论。发表著作有"Belonging Before Believing: Group Ethos and Bloc Recruitment in the Making of Chinese Communism" (2013), "The Cultural of the Political: Toward a Cultural Sociology of State Formation" (2010)等。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位置图
注:校外人士入校需携带身份证,入校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保卫部通知并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