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来,我们习惯了在静园二院的高朋满座,人头攒动,习惯了讲座、论坛作为大家学术生活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春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特殊形势,我们虽然不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但透过微信公众号的线上平台,我们依然联通着遍布海内外的学者网络,源源不断地传递学术讯息。为此,文研院开辟“特别推送”栏目,希望以视频形式,呈现一批学者对当前世界与人心的思考。无论是为疫情背后的现代社会总体特征把脉,还是以医学视角看待人与病毒的互动,无论是古今还是中西的议题,我们都希望读者能够从中重温“人”的聚合,感受来自静园二院的思想跳动和人文关怀。
本期视频讲座的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文研院工作委员会委员高峰枫,主题为“从大西岛到《出埃及记》——火山与神话”。视频内容将于后天(本周六)推出,敬请关注。
内容简介
在西方古典传统中,大西岛(Atlantis,又译为“亚特兰蒂斯”)的神话来自柏拉图的《蒂迈欧篇》(Timaeus)和《克里提亚斯篇》(Critias)两篇对话。此后,学者就大西岛究竟是历史还是虚构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争论。有人认为这是柏拉图的政治寓言;有人则视之为有历史依据的故事,使得大西岛成为后人探秘和猜想的对象。进入20世纪,大西岛的“定位”重返古希腊文明圈。有考古学家认为,大西岛就是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也有学者提出,圣托里尼岛(Santorini,古代称Thera)的火山爆发,或许是米诺斯文明衰亡的直接原因。这两种解释相结合,就形成所谓“锡拉火山理论”(Thera Theory),在20世纪60、70年代风行。作为“大西岛热”的副产品,从锡拉火山的角度来解释圣经中《出埃及记》所记载的各种灾变和神迹,是“锡拉火山理论”向圣经学研究的延伸。讲座通过梳理地质神话学(Geomythology)领域中的相关研究,用一座火山将古希腊神话与《出埃及记》中的神迹勾连起来,使得古典神话和《圣经》阐释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生碰撞,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学者简介
高峰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系主任。1986年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从200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从2011年起担任英语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基督教、圣经与西方思想传统。代表论著有《古典的回声》(2012年)、《古典的回声二集》(2016年)。曾翻译西方文献学著作《册子本起源考》(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