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静悄悄的战役——抗击新冠病毒中的科研与产业合作

发布时间:2021-04-27

“叩问生命: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视角”系列


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文化中“赛先生”的首倡者,也是中国近代生命科学的摇篮。作为北大推动学科交叉的重要平台,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于2020年秋季学期携手推出“叩问生命: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视角”系列学术活动,由一批顶尖的科学家,为我们带来有关生命的前沿探索。


该系列第六场活动,将以“文研论坛”的形式展开,主题为“静悄悄的战役——抗击新冠病毒中的科研与产业合作”。论坛将于4月27日13:30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同时将在腾讯会议平台直播,敬请关注。


【文研论坛136·“叩问生命”系列】静悄悄的战役——抗击新冠病毒中的科研与产业合作


时   间:2021年4月27日(下周二)13:3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腾讯会议线上直播

主持人:

吴 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发言人:

陆 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肖俊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伊成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杨晓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


【内容简介】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是影响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事件,其余波至今仍未平息。而从科学史的意义上,疫情在另一重意义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围绕病毒的演化规律、检测,疫苗的开发与生产,科学工作者们夜以继日投入其中,依托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产学研开发,让科学发出应有的声音。这是一场无声,然而又极为严肃的战役。病毒结构简单,自身并不具有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的能力。但如果从基因延续的角度来说,病毒确实可以在寄主细胞内复制,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延续下来。围绕病毒的这些特点,科学工作者如何捕捉病毒基因组演化的样貌?如何寻找和提取抗体?如何实现病原体的快速检测?从实验室到工厂,一支疫苗的诞生要经过哪些流程?延续“叩问生命——科学与人文的对话”系列讲座的关怀,本次我们邀请几位一流的科学家和产业界领导者,来谈谈其中的科学原理和社会逻辑。

报告题目:

陆 剑: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特征及演化动态

肖俊宇: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分子机制

伊成器:全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参与方式】


本次论坛将于4月27日(周二)13:30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办。根据防疫相关要求,本次活动仅限北京大学校本部在校师生参加,请遵守活动现场相关要求,并全程佩戴口罩。因现场座位有限,到达会议室承载上限后我们将停止观众入场,敬请理解。


同时,论坛将在腾讯会议平台上进行直播。观众可通过链接进入直播室收看。https://meeting.tencent.com/live/8622619332855537319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