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华梵融通义自圆:近代佛教复兴与泛亚主义

发布时间:2021-10-29


文研讲座229


华梵融通义自圆

近代佛教复兴与泛亚主义



时 间: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09: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208会议室

主讲人:李天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教授

    文研院邀访学者

评议人:何建明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教授

             纪华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教授

主持人: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内容提要

中国近代思想在民国初年曾有一股倾向,是对印度文化的强烈兴趣。这个思潮以1917年章太炎等人发起“亚洲古学会”、1920年梁漱溟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1924年上海、北京学界接待泰戈尔访华为标志,达到高潮。但是,运动实际上受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尤其是国际“梵学”的推动,是国际东方学文化活动的外围运动。运动中后期有宋恕、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佛学研究的加入,但在初期与杨文会、李提摩太、南条文雄等人的“梵学”运动相关。因此从中国近代佛教复兴的角度观察这一文化思潮,对中西文化交流在二十世纪产生的各种现象或许会有一个不同的理解。


主讲人简介


李天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宗教、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著有《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2017)、《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2007)、《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1998)、《文化上海》(1998)、《人文上海》(2004)等,主编《徐光启全集》(2011)、《近代思想家丛书·马相伯卷》(2014)、《朱载堉集》(2015)等。获得2001年度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徐光启奖”、2019年度米兰大学“利玛窦奖”

评议人简介


何建明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道教与中国社会、近现代中国佛教史、基督宗教来华及其与儒佛道的相遇和对话。 出版《道家思想的历史转折》、《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澳门佛教——澳门与内地佛教文化关系史》、《隋唐道家与道教》(合著)、《近代中国佛教与基督宗教的相遇》(合著)等著作。



纪华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禅宗、中国佛教、近代佛教史等,已出版《吉藏二谛思想研究》(2001)、《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2006)、《禅宗与中国佛教》(2008)、《安上法师生平与著述》(2010)、《明清鼓山曹洞宗文献研究》(2014)、《中国近代佛教史》(2014)等专著。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与中国宗教史研究。已出版《天台智者研究》、《天台宗与佛教史研究》、《欧美佛教学术史》、《美国佛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等专著,主编《人文宗教研究》(半年刊),编著《宗教与人文价值》等十余部论著,译有《佛教征服中国》。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


线上听讲渠道

为方便不能到场的听众,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会议号:628111034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gcpWZ4vUNIYO

会议号(备用):822619346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