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4-27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

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



时 间: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14: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208会议室


内容提要

从沙滩红楼,到“一塔湖图”,北大是学术圣地,也是精神家园。2018年以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先后举办了五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邀请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讲述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今年,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我们将这些讲述者的故事整理结集,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同时,我们将于4月27日举办“‘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

北大这座校园中流传着生生不息的学术风貌和代代相承的优秀学风。讨论“传承”这一主题,不同学科的学人有着不同的体会,但其中又有共通之处。“传承”对于北大的意义是什么?大学体系中“传承”对学术和教育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探讨这一主题。


未名春水,静园秋叶。往兹来兹,人文之光。北大人传承的是知识,也是学问;是态度,也是境界。“传承”系列讲述活动仍会继续下去,我们希望更多人可以从中感受到信念与希望的力量。

议  程



14:00-14:10

观看“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回顾篇”视频



14:10-14:15  开场

主持人:渠敬东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14:15-14:20  致辞

汲传波

北京⼤学出版社 总编辑



14:20-14:30  校领导讲话

王   博

北京大学 副校长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14:30-16:30  嘉宾发言

袁 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学术委员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学术委员


张 鸣

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


杭 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工作委员


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程乐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叶少勇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工作委员


程苏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 长聘副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工作委员


苗润博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研究员



16:30-17:00  讨论 & 现场互动



《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



《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以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先后举办了五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邀请来自人文社科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分享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本书即是这些讲述文稿的合集。这些学者,有的是建国前后入学红楼的“老北大”,有的是世纪之交走进燕园的“新青年”。他们追忆前辈学人的风采和影响,也回顾问学之路的求索与收获。希望本书可以呈现北大几代学人的群像,展现北大学术澎湃的源流。


目录(滑动阅览)

韩启德 / 序


筚路蓝缕,润物耕心

乐黛云 / 师承与梦想

厉以宁 / 我与北大

楼宇烈 / 北大人的品格

叶 朗 / 学问:生命之所在

洪子诚 / 纪念他们的步履:致敬北京大学中文系五位先生

袁 明 / 合力托举我的老师们

韩敏中 / 师承

 

承前启后,守正创新

段 晴 /“没有新东西,就不用写”

张 鸣 / 校魂与学缘

吴志攀 / 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

赵敦华 / 我的北大学缘

韩茂莉 / 历史地理的学术传承

白谦慎 / 老师、同学、社团:我与北大的艺术因缘

戴锦华 / 我的老师:梦想和榜样

葛兆光 / 北大,1980 年代,与我们这代学人

朱良志 / 北大承传的精神

王跃生 / 文脉与底色:我所经历的北大经济学科

周飞舟 / 我的师生缘

孙庆伟 / 学统与师恩

 

漫漫修远,生生不息

程乐松 / 平静的自觉:传承就是一种坚守

昝 涛 / 指路明灯

贾 妍 / 窗外一塔湖图,门里两河春秋:一场始于北大的远行与回归

孙飞宇 / 行行重行行,碌碌未敢休

陈侃理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陆 胤 /“受业师”和“问学师”

王洪喆 / 问学之路与归家的人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博雅讲坛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