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研论坛174
道宣与6-7世纪的佛教
时 间:2023年6月10-11日(周末)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 208会议室
内容提要
道宣是隋唐之际的佛教高僧,一生经历起伏跌宕,著述极为宏富。作为渊博的佛教史家,他的《续高僧传》、《广弘明集》成为考察6-7世纪中国佛教史的主要来源;作为严正的戒律学家,他开创了《四分律》与大乘经典调和的律学阐释,对诸多聚讼纷纭的实践问题有深入的洞察和思考;作为旅行者,他的足迹遍布关中、华北、巴蜀、江南,广泛搜集了地方的异闻灵验和先贤事迹;作为教团领袖,他深度参与了朝堂的礼仪论争,与僧俗两界的重要人物存在复杂的纠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道宣的百余卷作品,是中古寺院知识的百科全书;道宣的思想是中古精神史的枢轴。研究道宣的著作和思想,就是研究南北朝至唐初的佛教史。以道宣为个案,也可以窥见中古思想的某些共通性的问题,并与欧洲中世纪史的某些侧面互为借鉴。
道宣一生的经历和撰述,可以戒律、史传、护教、感通四条线索贯穿,此次召集的工作坊是文研经典阅读“《集古今佛道论衡》研读会”(点击此处,查看详情)的延伸和展开,国内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围绕这四个主题,分享最前沿的研究,也希望通过道宣作品的研讨,探索6-7世纪这个时代佛教思想乃至一般人文精神的整体面貌。
议 程
6月10日
9:00-09:15 引言
陈志远
09:15-11:30 学术与修行实践
主持:李 猛
王 磊(中山大学哲学系)
从“四部”到“四分”——唐代佛教律抄的发展
通 然(北京大学哲学系)
中国早期习禅者论考——以慧皎《高僧传》为中心
曹 凌(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续高僧传》论义资料辑释——兼论道宣对论义的认识与态度
13:30-15:45 美术与视觉艺术
主持:曹 凌
杨剑霄(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
德盛文缛:初唐佛教御制经序研究
易丹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南北朝后期-隋代佛教中心观念的图像表达——以弗利尔美术馆收藏法界佛像为例
李 澜(McMaster University)
洛阳地区初唐时期的佛教造像及供养人——以宾阳南洞为中心
15:45-17:45 美术与视觉艺术
主持:王 磊
宛 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南来北转:隋及唐初江南僧众北移长安的行止地图
武绍卫(山东大学历史学院)
玄奘的手稿:唐初玄奘西游文献编撰新研究
张美侨(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玄奘学派的东传及其实践
6月11日
09:00-11:15 写本文献的新视野
主持:武绍卫
李 猛(复旦大学中文系)
中古佛教灵验记中的反佛人士——兼及敦煌本《唐太宗入冥记》的作意
定 源(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日本古写经《大周录》所见《贞观录》及其作者蠡测
陈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佛道论衡与通史编纂——解读石山寺藏《传法记》
11:15-12:30 综合讨论
6-7世纪佛教的时代格局
主持:汪珂欣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项目支持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中国多元传统的竞争、互动与交融研究”(22JJD7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