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欲望的行星家园”,行星史(planetary history)“将深入过去,直抵我们这个物种最微茫的起源,甚至深入至水、岩石与生命的起源。行星史应当囊括这个星球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应强大动力,正是它们为所有生命形式,包括我们自己,设定了条件”(唐纳德•沃斯特著:《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侯深译,贵州人民出版社/汉唐阳光:2024年)。
在行星史中,地球行星是一个巨大而充满多样性的整体,层层分剖它在人类时代的历史,需要依循演化论的路径,叩问智人物种得以从20万年前的小小种群变成布满整个行星地球,数量高达80亿的统御物种背后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力被沃斯特称为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后者所指是非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无机与有机力量,太阳与行星地球的各种运动,如洋流、地震、飓风、火山喷发,以及各种经过亿万年演化而形成的不同的物质形式;内在自然究其本质,便是生物物种的欲望,对人类时代的地球而言,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智人物种生存与繁衍的欲望——食、色,性也。
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共同演化构成的力量令制度的、宗教的、国家的、思想的演化对行星历史产生的影响相形见绌;它们构成的行星史迫使历史学者走出国族中心主义、现代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进入地球的深层时间当中,反思古老的欲望如何在历史的每一个节点上翻滚、碾压。在这个新的历史学框架中,我们将看到在浮面表达着巨大差异的文化中,涌动着人类从演化的幽深隧道中形成的共同欲望。
这并不意味着沃斯特试图抹杀文化之间、个体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也不意味着生命的核心欲望——食与色——亘古不变、寰宇皆同。事实上,地球本身的演化正是数以亿计的多样性之所以涌现、变化的原动力,从海洋到沙漠,从高山到平原,从雨林到极地,外在自然的存在如此千变万化,不同的自然系统孕育的生命形式如此五光十色,生命所蕴含的欲望,以及实现欲望的方式如何能够始终如一?欲望在演化,欲望在竞争,有些欲望被放大,有些欲望被压抑,在种种欲望的缠绕、竞驰中演绎着千差万别的人类故事。

文研讲座352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系列讲座(一)
食与色:人性之自然
时 间: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19: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美国堪萨斯大学 赫尔杰出教授
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 院士
评议人: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主持人:侯 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本场讲座有线上直播,见下方“线上听讲渠道”
内容提要
在这场讲座中,我将以中国的两位智者——孟子与告子——开场,探讨何为本质上为食色之欲的人性(人类自然)。在19世纪,人类自然构成达尔文演化论的组成部分,它并非僵化固定的完成品,而始终伴随行星而变化。但是,在20世纪,众多人文与社科学者彻底摈弃人类自然,将人类简化为文化与哲学可以于其上做任意书写的白板。我们需要找回人类自然。它,特别是食与性这两种需求,一直是变化的核心驱动力,没有这样的指明灯,我们将无以理解我们的过去。
主讲人简介

Donald Worster
美国堪萨斯大学赫尔杰出教授(荣休),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环境史学的创始人与权威学者之一,剑桥大学“环境与历史”系列丛书创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其主要著作包括《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尘暴:1930年代的美国南部大平原》《帝国之河:水、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自然的财富》《向西奔腾的河流:约翰卫斯理鲍威尔的一生》《热爱自然:约翰缪尔的一生》《萎缩的地球:美国丰裕之兴衰》、《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等。曾获1980年美国历史学班克罗夫特奖、1997年世界生物资源保护协会杰出成就奖、2004年美国环境史协会杰出成就奖、2009年苏格兰文学最高奖、2009年英语语言联盟最佳传记奖、2012年美国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等数十项国际、国内、地区奖项。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文研院视频号、b站和抖音平台,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北大文研院及演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
系列讲座预告
2
大转型与无尽增长之梦
时 间:
11月13日(周三)15:00
地 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持人:
牛 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评议人:
陆 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3
希望的空寂摇篮:女性、
生育力与下一次大转型
时 间:
11月15日(周五)15:00
地 点:
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持人:
曹 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长聘副教授
评议人:
梅学芹
清华大学历史系 教授
主 办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支 持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北京大学海外名家讲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