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位通: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大规模文化遗产图像分析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5-04-01


未名学者讲座126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大规模

文化遗产图像分析与利用



时 间:2025年4月3日(星期四)19: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位   通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助理教授

评议人:韩炳华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 研究员

主持人:史   睿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副研究馆员


*本场讲座有线上直播,见下方“线上听讲渠道”

内容提要

在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和古典文献学等领域,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些图像资源不仅包括考古遗址的现场照片、历史事件的绘画、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影像,还涵盖了古代手稿、碑刻、青铜器等多种形式的视觉材料。这些图像信息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的视觉资料,也蕴含了大量待解读和分析的潜在价值。然而,由于这些图像资源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且其中包含的信息往往以非结构化形式呈现,如何高效、精准地对其进行标注和分析,成为了当前学术研究和应用中的一大挑战。为此,主讲人研发了格图智能数据化平台,实现数据标注、数据生产、数据分析、图谱生成的完整流程,从而对图像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本报告将以先秦时期青铜鼎的器形演化为例,结合格图智能数据化平台,讨论如何处理大规模文化遗产图像及辅助人文研究,推动基于大规模图像分析的人文研究落地。



主讲人简介


位通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2021年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资助项目技术验收专家组成员,全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TC86/SC5)。在图情/数字人文等领域权威期刊和会议已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起草1项中医古籍数字化标引团体标准,专利 1 项。担任 JIS、Heritage Science、DSH、TOTh 等期刊会议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欧盟国际数字人文资助项目1 项、横向课题3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21年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1项。主要从事数字人文、古籍数字化、知识图谱、文化遗产等交叉领域研究。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文研院视频号、b站和抖音平台,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北大文研院及演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主  办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捐赠鸣谢

兴证全球基金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