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李霖:《史记》如何继《春秋》

发布时间:2025-10-12


未名学者讲座134


《史记》如何继《春秋》



时 间: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19: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李   霖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评议人:陈苏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主持人:郭津嵩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助理教授



内容提要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动机不是单纯地记述历史,而是为了接续孔子所作《春秋》。因此,若想从《史记》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司马迁对孔子和《春秋》的定位。孔子何以入世家,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套用公羊家对《春秋》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的划分,《史记》的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背后分别隐涵了怎样的一家之言,均有望获得澄清。


拓展阅读




李霖《从〈五帝本纪〉取裁看太史公之述作》

(点击图片阅览更多)


《史记》是太史公“述”、“作”的结合体。探寻太史公的“作意”,可着眼于“述”,运用史源学的方法,综合考察《史记》对材料可能做出的取舍与裁断。《五帝本纪》作为《史记》首篇,尤富深意。通过对读《五帝本纪》及其史源《五帝德》《帝系》《国语》《尚书》等文献,可知《五帝本纪》凝结了太史公对王朝更迭问题的思考。《五帝本纪》的种种特异安排,或与太史公所持“易姓受命”理论有关。这一理论是理解《史记》全书的关键。





主讲人简介


李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经学史、古典文献学。著有《宋本群经义疏的编校与刊印》,发表《从〈五帝本纪〉取裁看太史公之述作》等论文。



主  办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捐赠鸣谢

兴证全球基金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