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讲座05】夫马进:巴县档案中所见清代中国乡村社会的‘自治’——以乡村‘裁判’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6-09-22

【北大文研讲座05】夫马进:“巴县档案中所见清代中国乡村社会的‘自治’——以乡村‘裁判’为中心”将于2016922日(周四)下午14:30-16:30在北京大学理科五号楼社会学系201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夫马进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名誉教授),主持人为周飞舟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主讲人介绍:夫马进教授早年受吉川幸次郎的《汉武帝》与贝冢茂树的《中国的历史》影响,开启了他对中国研究的兴趣。1967年他考入日本京都大学,四年后毕业于文学部史学科。1971年他进入京都大学专修东洋史,两年后升入博士。19741979年他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担任助手,19791987年任富山大学人文学科东洋史课程助教授,1987年回到京都大学任教,直到2013年退休,荣膺名誉教授。他的主要作品有《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中國訴訟社會史の研究》、《增訂使琉球錄解題及び研究》、《燕行錄全集日本所藏篇》、《燕行錄·使朝鮮錄を通じてみた中朝相互認識の研究》、《中国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等等。


夫马进教授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专注于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他首次利用中国及世界各大档案馆和博物馆所藏的大量善会善堂的“征信录”等档案,详细探讨了明朝的养济院,清代诸如同善会、恤嫠会、育婴堂等联合体,乃至近代上海的同仁辅仁堂等善会善堂中的制度与具体事例,他认为中国社会在处理公共事业的时候,主要依于人与人之关系的历史,而非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等现代国家概念,基于此他指出中国公共事业的独特精神——“征信原理”。他的第二个研究领域是“中国明清时代的讼师研究”,他从讼师秘本以及讼师的具体实态出发,旨在揭示当时的人们和讼师是如何来理解诉讼及其背后的社会,以此探讨近世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沿此思路,夫马教授开始利用具体的地方诉讼档案进行研究,进而转入第三个领域:“中国明清地方档案的研究”。他主持了“中国明清地方档案的研究”项目,收集了大量的地方档案,编著了《中國明清地方檔案の研究》和《中國訴訟社會史の研究》等多部作品。除了对中国社会史本身的兴趣外,他还关注东亚交流史研究,他以朝鲜燕行使节为切入点,讨论明清时期中国、朝鲜、日本、琉球之间的东亚整体国际关系格局,发表了多篇精彩的研究报告,为理解东亚历史的整体面貌做出了卓越贡献。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