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06】陆胤:从“记诵”到“讲授”——近代中国的读书革命

发布时间:2016-11-09


abf6575.jpg

时间:2016年11月09日(周三)19:00-21:00

地点:北京大学二体 B102

主讲人:陆胤(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评议人: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

主持人: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

 

 

【讲者简介】

陆胤,1982年生于江苏苏州,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近代中国文学及学术思想史研究。200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该系获学士(2005)、博士(2011)学位,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2008-2009年,在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访学。曾在《中华文史论丛》、《国学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清史研究》、《史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馀篇。出版有《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专著。近期感兴趣的领域包括:近代文学与文化、清代学术思想史、晚清士大夫群体研究。

【内容简介】

西方阅读史研究中,素有“读书革命”(Lesenrevolution)之说,大致谓18世纪末叶,读书方式从集中阅读少数典籍,转变为浏览搜集大量材料。此外,更有人勾勒从古典时代“音读”到现代西方“默读”的变化屈折,引起广泛争论。返观中国传统,关于“读书法”的讨论古已有之,但多注目于读书内容及日程,对于读书行为的变化殊少关注;清末时期受教育制度变革影响而悄然进行的“读书革命”,更是被西学东渐、中西学术权势升降的表面趋势所掩盖。

从先秦时代起,以经典文本为对象的“诵读”,就是汉字文化圈记忆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形式。《周礼》谓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玄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魏晋时期,“抑扬嘈囋,或疾或徐”的读书吟咏成为士人“藻练精神,呼吸清虚”的修养法门。唐宋以降,随着科举制度确立,“记诵辞章”成为蒙学教育主体;对此不无批评的理学家,亦从德性涵养的角度,主张“书须成诵”“熟读精思”。清代古文家则提倡“因声求气”的吟诵法,以求与“古圣之精神语笑”相沟通。直到晚清,出声的“诵读”仍为学塾、书院甚至部分新式学堂生徒修习中国古典的主流方法。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和学制的导入,科举的废止与经学的式微,诵读法在清末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教室、教科书、分段教学、分级分班体制为中心的新式教授法(pedagogy),与近世以来对科举记诵之学的批评合流,使得古典诵读的声音逐渐淡出新式教育。演说式的“朗读”和个人化的“默读”,最终成为现代中国人阅读的主导姿态。这一读书“行为”的变迁,发生在清季民初短短二十年间,却彻底改变了数千年来知识传递与记忆留存的方式。在近代中国教育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从阅读行为的角度,研究这一时期“读书空间”变迁的内部机理与外来因素,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晚清以降“古今中西之变”的文化史内涵,对于当代中国面临的文化传承问题,或亦有现实的参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