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金国平:中西交汇于澳门——葡萄牙人东来与海上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2022-10-13


“西方知识形态在中国”系列活动之七·文研讲座261


中西交汇于澳门——葡萄牙人东来与海上丝绸之路



时 间: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15:00

主讲人:金国平  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研究员

主持人:欧阳哲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内容提要

1453年,奥斯曼帝国封锁了传统的丝绸与香料贸易的路线,导致葡萄牙向海洋发展。从15世纪起,葡萄牙人历史地承担了欧洲“地理大发现”的“开路人”的角色。1415年,葡萄牙国王唐若昂一世率领葡萄牙军队征服北非的休达。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出发寻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发现并绕过了“风暴角”(今称“好望角”)。瓦斯科·达·伽马于1498年首次抵达印度古里,“东印度航路”始辟。1511年,葡萄牙人挥师占领东西贸易要津马六甲。1513年,葡萄牙人扬帆初抵珠江口。之后,葡萄牙人又用了44年得以正式定居于澳门。澳门成了东西方商贸、文化、宗教与科技交流的重镇,在近五百年的中西交往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拓展阅读



金国平《“中国大帆船”与“丝银之路”——“Parián”研究》

(点击图片阅览更多)


金国平教授在澳门学领域笔耕数十年不辍,这本《“中国大帆船”与“丝银之路”──“Parián”研究》正是其最新力作。该书坚持以中外文献结合考证的治史特色,选编了八篇有关此时期的拉丁美洲、葡萄牙、西班牙、菲律宾和澳门的文章,以及以西班牙语原始图文史料为基础的论文,内容涉及澳门与美洲白银,从澳门出发的“泛太平洋丝银之路”与“中国大帆船”的关系,“化人”即“佛郎”的转音,琉球岛群、小琉球与福尔摩沙岛的指称,“Parián”的含义及当时菲律宾华侨使用的汉字写法等的一些关键问题。全书从严谨的中外史料细节考订出发,却能以小见大,呈现出丰厚的学术积累,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西交往、澳门—菲律宾关係、华人在马尼拉居留地的沿革等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主讲人简介


金国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专业毕业。葡萄牙历史科学学院院士。现任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研究员和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主要著作及译著:《中葡关系史地考证》《西力东渐——中葡早期接触追昔》《西方澳门史料选萃:15-16世纪》《澳门起源新探》《早期澳门史论》《过十字门》《东西望洋》《镜海缥缈》《粤澳公牍录存》《澳门纪略》(葡萄牙语新注释版)艾青诗选》(中文/葡萄牙文版)《澳门学:探赜与汇知》(2018年)《双屿港史料选编》(4卷,2018年)《〈全海图注〉研究》(2020年)及《“中国大帆船” 与“丝银之路”——“Parian”研究》(2022年)等。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XlUvtrhZV10i


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直接进入会议室: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