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王明珂:危机与再生——人类学田野方法﹑知识与伦理

发布时间:2022-12-16


文研讲座273

危机与再生——人类学田野方法﹑知识与伦理


时 间:2022年12月15日(星期四)19:00

主讲人:王明珂 中研院史语所通信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邀访学者

主持人:田耕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副教授


内容提要

人类学产生于近代殖民帝国全球扩张的时代﹐早期人类学家经常是殖民地官员﹑军人与神职人员。他们透过亲身参与及实地调查﹐来了解各殖民地之人的体质﹑语言﹑文化与风土人情﹐将他们与“自身”(殖民帝国与文明先进社会之人)作比较﹐以说明自身的文明优越性﹐同时也合理化自身的征服殖民者﹑教化者与精神救赎者角色与作为。虽然19世纪以来人类学有许多进展﹐然而其有些原初特质不变﹐那便是前述十分基本的﹕(1)亲身参与及实地调查的田野方法﹐(2)“他者”与“我们”相互映照的知识体系﹐与(3)以上两者涉及的伦理问题。在此演讲中﹐讲者将说明这些田野方法与知识产生哪些问题﹐可能造成的人道与伦理危机﹐以及人类学家对此的反思﹑检讨与新作为(或实无作为)


拓展阅读




王明珂《从中原到边疆:对典范中国史的反思》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文章改写自王明珂先生《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的结语。《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一书是对既往研究的一种具有方法论色彩的理论反思,他指出“我们生活在表相化的世界而难以认识身边事物之本相”,因而希望通过反思性的史学研究为人们提供对历史与社会现实的新知。




王明珂《民族与国民在边疆》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文章探讨历史、神话这两种社会记忆与叙事模式的本质,两者的异同,以及它们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介绍一篇诠释学文章与一部符号学著作对此主题的论证与分析逻辑之后,文章以一些实例说明,如何用由多点田野调查发展出的文本与情境比较法,解读文献与口述中的历史、神话与神话性历史。


主讲人简介




王明珂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7-2020年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2014年当选为“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2010-2013年曾任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毒药猫理论:恐惧与暴力的社会根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l/LTUWXzK5REej


二维码: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