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 ——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纪念展

发布时间:2024-06-11




北京大学校史馆展览信息


时间

2024年6月11日-8月15日


地点

北京大学校史馆 F1



      

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

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纪念展




王瑶(字昭琛,1914-1989)是我国著名文学史家,在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均有精深的造诣。他的《中古文学史论》早已成为中古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中国新文学史稿》创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范式。王瑶长期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对北大乃至全国现代文学学科有奠基之功,其研究视野与治学方法,深刻影响了几代学人。学术贡献之外,王瑶更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独立开拓的思想探索、深刻隽永的表达方式,成为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一道风景。


陈平原、袁一丹编著《王瑶画传》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


王瑶以鲁迅为中介,在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的滋养下形成的清峻而通脱的人格,是北大宝贵的思想遗产。为纪念王瑶诞辰110周年,北大文研院推出《王瑶画传》(“文研馆·大先生”丛书),同时联合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校史馆、档案馆、北京大学中文系等机构,共同举办“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王瑶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纪念展”,以此彰显老一代学人的为学理念和品行风范,启迪和激励青年学子。


晚年的王瑶先生

(点击图片,阅读陈平原作

《镜春园的笑声——怀念王瑶先生》)


1

第一单元  挣扎向上的精神底色


1914年,王瑶出生于山西平遥。二十岁前的光景,是他初悟生命之“挣扎”的开始。平遥重商的传统塑造了乡人的诚实、谨慎与明敏。王瑶非书香世家出身,其父乃一介小民,凭借个人的摸索与挣扎带领家人走出极端贫困。从道备村到县城、省城直至外省的天津、张家口,王瑶辗转读完小学至高中课程。一方水土的养育,父亲的影响,年少求学以及参加抗日同盟军的际遇,铺陈了他一生挣扎向上的精神底色。


王瑶13岁照,1926年摄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2

第二单元  激扬文字与时代风云


1934年9月,王瑶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开启了在北京的读书生涯。清华园期间,他很快卷入救亡运动的浪潮,主编《清华周刊》、研习左翼文论,撰写政论时评,在“一二·九”运动中相当活跃。作为左翼青年,王瑶在时代风云中形成的政治敏感与现实关怀,为他日后从中古文学转向现代文学研究埋下伏笔。


《清华周刊》第45卷第1期封面


3

第三单元  南渡北归与潜心治学


1937年暑期王瑶返乡之际,卢沟桥事变爆发,接下来是四年蛰居谋取生计的困顿时光。1941年,王瑶决意踏上离乡复学之路,行经四千多里长路,历时一年方抵达昆明,入西南联合大学。正是在南渡的坎坷道途中,他立志“要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方面成为一个第一流的学者”。在朱自清、闻一多两位先生的指导下,王瑶潜心治学,终以颇显功力的魏晋文论研究证明了自身的学术潜力。


《魏晋文论的发展》手稿


4

第四单元  身心历练与学科创制


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王瑶的工作重心转向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建,并于1953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基之作《中国新文学史稿》。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王瑶坚守史家立场,同时也历经身心磨炼。

 

《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


5

第五单元  学科重建与学脉传承


借思想开放之契机,王瑶在1979年着手修订《中国新文学史稿》,开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重建工作。他晚年不甘于退守书斋,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后学与推动学科发展的学术组织工作上。他为北大中文系培养了诸多学术骨干,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注入了丰沛的现实感与历史感。


1981年“文革”后北大现代文学专业第一届研究生与导师合影前排左起:乐黛云、唐沅、王瑶、严家炎、孙玉石;后排左起:赵园、钱理群、吴福辉、凌宇、温儒敏、张玫珊、陈山。中国现代文学馆藏


结语


“魏晋风度”与“五四精神”是走进王瑶和他的世界的密钥。本次展览不仅回顾王瑶的治学成就,更有意呈现一个现代学人的完整形象,还原他所遭际的时代。展览中陈列的图像与实物,散存于北京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等机构,大部分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观情索性,寻流照原”,或许经由生动鲜活的音容笑貌,我们可以抵达王瑶深邃的精神世界。


主办单位

中国现代文学馆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校史馆

北京大学档案馆

北京大学中文系


学术顾问

陈平原  袁一丹


展览统筹

韩笑  尹冉旭  翁雯婧  王瑞


展览支持

付丹宁  沈凌峰


鸣谢

北京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