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访学者论坛
2018年9月17日,文研院第五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三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访问教授、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静贞作主题报告,题目为“世故!?人情?!——宋人墓志书写的社会文化思考”。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院长助理韩笑,文研院邀访学者王炳华、邢义田、赖建诚、陈映芳、罗丰、鲁西奇、贺照田、黄纯艳、薛龙春、刘成国、郭永秉、伊萨贝尔·蒂罗(Isabelle Thireau)、弗雷德里克·布拉哈米(Frédéric Brahami)、周颖出席并参与讨论。
论坛伊始,刘静贞教授即指出,墓志的书写连贯了生死。作为一种书写活动的展示场域,其文字间不只是含有个人思想感情的抒发,更带有浓厚的社会意义。如何藉由这种书写特质,透视其背后相关书写活动中蕴含的人际关系组合、运作动态,以考察社会价值理念在其中具体实践的情状,并由此掌握社会变迁过程中脉动的方向,是其多年来持续关注的课题。
不过,在刘静贞教授初接触墓志史料时,却曾被其中几乎是制式表现的虚拟女性形象所震惊。面对着在士大夫笔下被刻画成几乎一式、“无外事”的女性们,刘静贞教授虽然从士大夫安排社会秩序理念的角度写成《女无外事?——墓志碑铭中所见之北宋士大夫社会秩序理念》(1993)一文,却引发她自身研究上相当大的焦虑:墓志作为社会史的资料,究竟存留了多少真实?又有几分可信?如果墓志所映现的只是人们愿意让他人知见的表面,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得悉背后真实的人生与社会呢?
端石长方砚,福建武夷山市狮子崖贾披墓,绍兴廿一年
之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刘静贞教授几乎放弃了墓志史料,并将研究转向其他课题。但是,那样的震惊始终牵动着她的思考:该如何面对并厘清资料提供者及其书写作品所呈现的浮面表象,如何论证其与真实底层间互为表里又虚实掩映的纠葛关系,成为了她在不同研究项目中都被牵引关心并着力的重点之一。
再次将研究的视线投注于墓志史料,是因为“宋代典籍史料研读会”以拓片墓志史料作为点校释读的对象。在逐字逐篇的细密阅读中,各书写者因不同身分背景、不同书写目的、不同时代而在书写之中使用各种不同书写手法的现象,更为清晰。于是,刘静贞教授试着将墓志书写视为一种社会活动,从其整个制作过程来反思其背后的社会动态与动力方向。墓志不只述说死者的一生,不只隐含书写者的理念,更是各种社会关系交错迭置,各种秩序理念或折冲、或妥协的场域。也因此,可以探讨的,不只是墓志内容所直接呈现的那些社会现象,还有整个墓志书写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所展露出的历史动态。
元,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堆塑楼阁式谷仓
当我们将目光由被记写的死者转向参与书写活动的生者时,可以发现,既可以由他们记写重点的变化看到宋人在盖棺论定时所关注的人生价值如何异动,也可以因着书写活动的进行,检视其间实存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还可因着书写者的话语位置及其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思考墓志作为社会史资料的有限性与有效性——也就是从书写话语与事实的关系的角度观察社会文化价值理念与现实生活碰撞时,人们如何面对、因应新景况,又为何流连、维系旧秩序。
墓志所记所述的溢美、虚夸或护短展现了参与者“世故”的一面,映照出参与墓志书写活动的所有人等,是如何热切地因应、配合社会价值规范的要求与期待;而这样的不实,却也让我们在被坚持的理、义背后,发现人们面对现实的无奈、委曲以及与其间的“人情”纠葛。当时代的巨轮向前辗压,适逢其会的人们未见得清楚知觉,但他们的确曾有所回应。
清代监生墓志盘
论坛最后,刘静贞教授表示,除了墓志本身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笔记、类书中有关墓志起源与书写规范的讨论亦有助于把握宋人从事墓志书写活动的社会文化理念。透过书写与现实间的落差,我们看到了宋人在时代变迁所造成的断层间,以及在面对“古制”时曾有过的为难与努力。他们翻检出前人的说法,用过去的历史为现在说话;而在与旧传统接轨的同时,也曾试着因应自身所处时空的条件基础,重新思考并建立不只一套的操作手册。他们往往因为不了解规矩,破坏了规范,却也在继承与转折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他们既望继承,又可转折的灵活,在不断搜纳、重新叙写的各类墓志知识中,展示了一代文明的曾经。既有的仪礼虽被挑战,新思维文化则于其间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