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讲座272】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拉关系——以投资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2-12-09

2022年12月9日晚,“北大文研讲座”第272期在线举行,主题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拉关系——以投资为中心”。文研院邀访学者、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Enrique Dussel Peters)主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董经胜主持。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江时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郭洁评议。



讲座伊始,杜塞尔教授为我们澄清了四个基础概念。第一个是中国的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中央、各省、直辖市和市的公共企业相互竞争,协同发展。而这个概念对于拉丁美洲国家而言是陌生的。2020年,中国公共部门创造的GDP占到了40%,而在拉丁美洲国家这一比例仅有4-5%。


第二组概念是贸易(trade)、资金支持(financing)、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基础设施项目(infrastructure projects)。要想深入研究中拉经济关系,需要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详尽的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是中拉关系的主题,除了巴西和中美洲南部国家,中国成为了许多拉美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从2007年—2008年开始,中国的资金支持越发增多,近十年来的影响比美洲开发银行还要大。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带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走向世界。本场讲座主要讨论的是2008年—2009年开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杜塞尔教授强调,虽然这四个部分有同样的关切,比如对就业的影响、附加条件等,但是如果将它们混为一谈,仅仅给出“中国和拉美需要加深合作”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中国与拉美之间的移民、语言和双边关系等领域也值得探究。


美洲开发银行


第三个概念是“中国特色全球化”(globa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建立在中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的经验基础上,目的是为了造福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人。通过“一带一路”的成千上万个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正在影响全世界。


第四个概念是新三角关系(new triangular relationship)。杜塞尔教授认为,当我们谈论中拉关系时,无法避免地要谈到美国。只要中美的紧张和对抗继续,新的三角关系就将持续对中国在拉美的投资产生影响。


关于中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分析,杜塞尔教授指出,本次讲座的主要的资料来源是Monitor网站。该网站搜集整理了中拉经济关系的数据,并有文章阐释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长期、短期特点。这些数据和文章免费向各国的学者开放,有中、西、英三语版本。


随后,杜塞尔教授从三个方面向我们强调数据的重要性。第一是基本概念的厘清。https://www.redalc-china.org/monitor/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37需要区分的是对外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产权(property)和合同(contract)。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雇主和承包方,承包方在合同规定下完成建设,所有权全部归属于雇主。第二是已实施的投资与宣称(announcement)的区别,Monitor网站只统计中国对拉美已达成的524项投资。第三是统计口径,不同的机构统计口径不同。比如中国商务部统计的是资金的第一去向,所以结果显示资金绝大部分去了离岸金融中心,但是这些投资没有留在当地,而是流向世界各地甚至回流中国。墨西哥的统计局根据资金的上一站统计来源方,比如华为从洛杉矶向墨西哥汇款,此笔投资会被记作美国的投资。而Monitor网站的统计则关注投资者(如某企业)的所属国,因此更加详细、质量更高。杜塞尔教授也由此提醒学者不能只使用一种数据来源,要多方比较。


根据Monitor网站的数据,杜塞尔教授从数额、创造就业、目的国、投资类型(新投资或并购)、目标行业、投资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属地等角度进行解读。在数额上,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451.9亿美元,创造了58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项投资创造千余个就业岗位。


在国别分布上,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不同国家的直接投资经历了明显的多元化过程:2000年—2004 年期间,仅巴西就集中吸收了 76.86%的中国在该地区的直接投资,而在2015年—2021 年间这一数值下降到35.13%,这些份额增加到智利、墨西哥、秘鲁等国。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向委内瑞拉的直接投资并不多,仅占不到1%,而资金支持却占比很高。


投资行业分布方面也产生了多元化趋势。2005年—2009 年间对原材料行业的投资占中国在该地区直接投资总额的 95.09%,而近年来对制造业活动尤其是服务业的投资显著增加。对矿产资源的投资也向非化石能源转移。


从投资企业的产权上来看,自2019 年以来,中国企业中,公共部门所有的企业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直接投资再次超过 85%,但是近年来私营企业占比也在增加。从企业属地来看,大部分属地为北京,但投资来源地也在日益多元化。


墨西哥


最后,杜塞尔教授以墨西哥为例,讲述中国在墨西哥直接投资的特点:投资的80%流向制造业,大部分投资来自私营企业而非公共企业,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配件和手机制造等。这些特点的成因与墨西哥紧邻美国这一巨大消费市场有关。



评议环节


会议现场


杜塞尔教授总结道,目前对中国向拉美直接投资的详细研究和分析很少,尤其是涉及社会经济部分的。他邀请同行们和学生们研究中国对拉美投资的异质性,因为每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与中国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都不尽相同。


江时学老师认为杜塞尔教授做了非常出色的数据汇集,值得中国学者学习借鉴。随后他向杜塞尔教授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数据来源、“一带一路”与投资的关系、拉丁美洲对中国投资影响的看法、中国如何回应来自其他国家的误解等。江老师希望杜塞尔教授有机会深入讲解去往加勒比离岸中心的资金,也希望自己能够了解中国企业在投资国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对此,杜塞尔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官方仅有指导方针而缺乏用以规范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的法律措施,这点是需要改进的


郭洁老师在评议时引用了中国对拉投资的具体案例,并希望学界开展有关拉美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对拉美的中小私人企业投资的研究。杜塞尔教授在回应中再次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即不能脱离作为框架的总体的数据来谈论个案及其性质。


针对在场同学对中美投资差别的提问,杜塞尔教授认为主要区别在于数额。2021年,中国的投资在拉美接受的总投资中仅占6%,而美国的占比则高达30—40%。


本场讲座内容详实,阐释深入浅出,讨论热烈,深化了听众对中拉经济联系的认识,也为下一步研究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