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讲座32】格雷厄姆・默多克:再会马克思

发布时间:2017-04-24

2017年4月24日晚,“北大文研讲座”第三十二期第一场在二体地下报告厅B102举行。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部文化与经济教授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作了主题为“再会马克思”的讲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赵斌老师主持讲座。

 

英国拉夫堡大学格雷厄姆・默多克教授(右)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赵斌老师(左)

 

讲座开始后,赵斌老师首先对默多克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紧接着,默多克教授以两个问题开场:“我们如今为什么读马克思?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对现代传播能有什么了解?”前一个问题将引导我们对马克思生平与思想进行梳理,并最终为第二个问题提供初步的解答。这两个问题是贯穿默多克教授系列讲座的线索,借此我们将发现马克思在当下的价值。

首先,默多克教授以思想史的方式梳理马克思的生平经历。他强调了马克思的家乡特里尔市(Trier),这是法德边境,一个在拿破仑时代曾长期处于法国治下的小城,马克思和当地人一样,对法国思想传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尤其是理性主义和法国大革命思想。马克思一生都牵挂着法国的政治形势,并写出了三本杰出的关于法国政治的小册子(pamphlet)。日后,这个法国浪漫主义式的马克思转变为经济学的马克思,其原初的道德立场是一以贯之、未曾改变的。

18岁从波恩大学转学到柏林大学,马克思遭遇了届时由黑格尔哲学主导的德国古典哲学,开始对历史哲学和辩证法产生极大的兴趣。那时,马克思还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并由此受到共和主义和无神论的影响。在18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马克思开始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他撰写了不少评论文章,包括有关私人积累的“林木盗窃问题”,还有呼吁新闻自由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伦理危机的思考,成为《共产党宣言》的先声。马克思对“林木盗窃问题”的相关评论使普鲁士政府不满,随即《莱茵报》报社被查封。马克思在失业期间遇到了恩格斯,恩格斯19岁时便写出了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文章,当他把20多岁时完成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呈给马克思后,马克思震惊于两人思想的契合,随即一拍即合,从此成为终生战友。

这一时期,撰写报刊文章的工作使马克思更关注国际时事。届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方兴未艾,政治经济形势的转变让他和恩格斯看到了从封建社会中创生新事物的可能。这种希望最终灌注成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宣言》出版后没几天,革命在整个欧洲爆发了,事态似乎在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革命却惨然收场,旧制度又恢复了往昔的力量,法兰西第二帝国更是缔造了一个令今人赞叹不已的辉煌时代。革命的坍塌对马克思等革命者的冲击是根本的,此后十多年,马克思一直退居政治行动舞台之外。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让马克思和恩格斯再度失望,工人们在琳琅满目的工业产品中流连,并没有承担起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大革命之后不久,一切恢复了常态,这让马克思开始踏上一段漫长的探索旅途,试图理解资本主义的运作机制,资本主义制度为何如此有韧性。同时,他也发现了资本主义世界蕴含的根本矛盾:“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随着工业生产的规模化,大量工人聚集起来,他们更容易意识到自己被剥削的处境,也更方便组织起来反对资本家。资本主义就像一个无法控制自己召唤力量的巫师。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另一个根本矛盾在于,虽然它确立了一种进步史观,但资本主义实际的发展历程却遍布危机。默多克教授提示我们,今天仍需要牢记这个重要的洞见。

 

默多克教授与听众交流

 

马克思不仅是《共产党宣言》和政治小册子的马克思,更是《资本论》的马克思。默多克教授指出,《资本论》一张封皮下实际上是两本书,它一方面用戏剧性的语言精彩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夸饰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是对资本主义详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作《资本论》期间,马克思在伦敦过着贫困落魄的流亡生活。伦敦作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为马克思提供了观察和理解资本主义体系的最佳窗口。这段时期,马克思每天在大英图书馆里发奋阅读和写作,从报纸和他人的讲述中汲取着信息,却几乎从未和工人阶级直接接触。流亡期间的马克思始终处于一种疏离和变动的状态,默多克教授提醒我们,这一生平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作品和思想的动态(dynamism)。在写作那几部重要的手稿时,马克思就在不断检验自己的思想,不断发展自己的思想。那么,“批判”对马克思来说意味着什么?默多克教授指出,在马克思那里,批判不只是对现实批判后提出新的方案,还是与自己的争论和批判。马克思从来不会将自己的思想确立下来、封闭起来,他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Doubt everything)。他总是不断地检验自己的思想,向新的发展可能性开放自己。马克思从来不将自己的理论视为完成的体系,他始终考虑自己的体系如何应对新的情况,如何容纳新的观点。

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下仍十分相关,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开放性。当今西方人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现实与马克思当时的现实仍是非常相似的:如今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与马克思逝世时相差无几;从马克思逝世的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之间,爆发了各种为争取权利和利益的社会抗争;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一切公共的东西,马克思构想的共享的、责任的共产主义社会被完全破坏了;保守主义支配了西方社会等等。我们的社会似乎退回到了马克思逝世的年代。这就是我们如今仍读马克思的原因。回到马克思那里不是为了寻找现成的答案,而是和他一样,努力去理解现实的复杂性。

接着,默多克教授从他的专业——传播学——角度为我们指出一条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理解当代社会传播的道路。传播系统是一个大规模的工业系统,支配西方经济的大公司往往是传播公司,例如谷歌和Facebook。在网络世界中,传播方式决定了社会如何连接,传播构造了生活,它也是日常交流的象征性场所。以手机为例,手机不但是一个国际化生产的终端产品,还是我们连接世界的工具,手机的种种功能甚至构建了我们的生活。默多克教授预告他将在下面几场讲座中,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洞见,将现代传播系统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统合在一起,为我们勾勒现代传播系统的基本形态。最后,现场师生针对讲演内容和自己的疑惑提出讨论,默多克教授一一予以回应。师生们意犹未尽,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