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论坛62】从公主府到红楼:老北大的校园空间(下)

发布时间:2018-04-17

 

 

论坛|第62期

2018年4月17日下午,“文研论坛”第六十二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从公主府到红楼:老北大的校园空间(1898-195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鲍宁作引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主持。故宫博物院王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季剑青、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李卫伟出席并参与讨论。为与读者一同体味这份老北大校园的回忆,我们也特地摘选了鲍宁博士在论坛中对老北大校园变迁梳理发言实录,分为上下两期推送同各位读者分享。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

 

前面清末说的比较多,下面介绍一下民国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北洋时期老北大校园的发展。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民国初期北大首先对大学堂原有的各项地产进行了调整和接收,具体来讲包括沿用、沿用后独立、主动停用和被动停用几种方式。

 

学校的主体和宿舍一般沿用,各个分科多数脱离北大成为独立的高校,一些附属机构在民国时期停办。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我们说到的德外旧操场分科大学,它在这个时期是被迫停用的典型。

 

民国成立以后分科大学没有划归北大,而是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接收,1914年底北大向教育部呈请恢复德外分科大学建设,没有得到批准。1915年陆军部拱卫军占领了德外房地为练兵场,之后教育部将这里正式出售,转为军用。下面这是第二历史档案馆保留的档案情况。

 

 

老北大在城外建校的尝试又一次失败。下面是经过调整后1917年以前老北大所属的各处地产情况,得以保留的主要是清末划拨的官产,部分是租用的府邸,可以看到校园空间再次集中到以公主府为中心的内城,学校规模有一定缩减。

 

 

红楼的建设仍然是面临着巨大空间压力的结果。据记载,重新开学以后北大空间仍然非常紧张,教室和宿舍都不够使用。1914年在校学生已达千人,1915年增至1300人,所以1916年校方决定在汉花园操场上建筑新的宿舍,据云可造房屋300余间,约容1300人。建筑项目包括宿舍楼一栋、房屋两处、分科讲堂一处,工程从1916年10月开工,主体建筑于次年八月初完成,全部工程于1918年八月交付完工。开工后因为在汉花园发现古池塘两处,又另向松公府租用土地八亩建筑分科讲堂。红楼建成以后影响巨大,在1918年决定改为教学楼使用。北大的校长办、图书馆和文科各系都从公主府迁入。

 

建设红楼的资金来自比利时仪器公司的借款,同时以汉花园地皮作为抵押,以每年学生住宿费偿还贷款,共计20年还清。

 

红楼建成后以它的西式风格和庞大规模成为当时北京城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据说和六国饭店并列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红楼坐北朝南,为砖木机构,整体建筑结构为“工”字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大楼通体由红砖砌成,因而得名。下面是一本研究红楼的论著,里面有一些内部空间和结构的研究,但是关于沙滩汉花园这一地区的沿革介绍的还比较少。

 

 

红楼建成后,同时成为了北大新的空间中心,1920年红楼改为北大一院即文学院,公主府改成二院即理学院,北河沿改成三院即预科。除了校园中心的调整以外,自从红楼建设以后,虽然北大再次提到划拨天坛、圆明园、西苑等给学校建设,但是这个时候利用城外地产的影响比较小,北大校园空间建设的重心不论在规划还是在实际建设层面都从城外转向了城内。下面是一、二、三院在《乾隆京师全图》中的大概位置。

 

 

除了红楼以外,校园空间要素在这个时期也有所发展:

 

首先是建成了新的操场。因为红楼以汉花园操场为基础建设,所以新操场利用租用的松公府内八亩空地和原有的植物园进行改建。其次调整了宿舍格局,红楼建成以后,原来北河沿法科学生集中到红楼上课。三院内部教学楼被改为宿舍,北侧八旗先贤祠的老三对应成为新三斋,又称为第三宿舍。于松公府后新建四斋宿舍,于松公府夹道建五斋女生宿舍。还有附属机构的发展,1922年以西老胡同18号建设音乐传习所,1926年在二院外东南部添建煤气厂。北洋政府时期老北大三院五斋的空间格局虽然尚未定形,但是校园格局已经初具规模。

 

再来看一下北洋时期北大和周边区域的互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筹划大学区域,一个是整理学生宿舍。

 

红楼建成以后,北大于1918年召开会议,提出划定并建设大学区域,并且在《北京大学日刊》中登载了相关提议。关于建设大学区域的理由,北大列举出打造模范区、便利学生活动、使教员和学生居住于同一区域以促进感情和举办地方公益事业等。同时特别提出,在区域内凡有房屋出者应先尽大学承。所以可以看出其实这个大学区域的规划,一方面是要建设完整的校园,另一方面还是要解决空间上的压力。整理学生自宿舍的意思也差不多。当时北大校内宿舍不够住,很多学生在校外租赁民房,带来了各类问题,所以北大向当局呈请由北大对这些宿舍和旅店进行干涉和统一的管理。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大校园和周边民房的关系与清末相比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们开始处于一种动态的竞争和合作的变化当中。联想起我们以前听过的民国时期沙滩上的各种店铺、饭馆的一些趣闻,可以感觉到大学不再孤立地存在于这个区域当中。1952年北大迁出以后,北大工农速成中学在红楼办学到1958年。之后中宣部、文化部和红旗杂志社先后迁入,红楼也成为了国家文物局的办公处。2002年红楼一层建起新文化运动纪念馆,1961年红楼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30年代老北大三院五斋空间格局的奠定。

 

首先说一下建设背景,为什么我们从1928年跳到了30年代呢?首先要提一下1927年兴起的合并国内高校的风潮。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围绕北京高校设置问题展开广泛讨论,认为高校院系设置重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派系纷争,应该对国立高校进行合并和调整。1927年7月将北京的国立九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将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北平大学。除了直接停办以外,老北大一二三院都被并入合组后的北平大学里面作为她的一些院系,虽然校址没有变化,但是空间建设陷入了停滞,这种情况从当时的报纸还有学生的请愿中都有所反映。

 

1929年6月经过国立高校的不断抗争,停止了大学区大学院的实验,北大于同年八月独立。1930年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在蒋校长的带领下,北大再次进入了空间扩展时期。下面是北大纪念册里面记载的高校合并对北大空间建设的影响,主要是取消了第四以及音乐传习所,三院五斋变成了三院四斋。三院四斋的大概情况:第一院在操场大院,第二院在景山东街,第三院在北河沿。“三院相距之最远距离约一里许”。

 

 

上面是20年代末的情况,下面看一下30年代的建设情况。

 

松公府地产的获取和建设是30年代老北大空间发展的关键。公府亦作“嵩公府”,它的前身是乾隆年间一等忠勇公傅恒的府第。傅恒死后,由其后代子孙承袭房产。到光绪17年果齐逊死后无子,改由亲属松椿继承,府第亦改称松公府。府前的马路改称松公府夹道。由于松公府的规模和位置特点,从清末开始就和大学堂的建设产生了关联,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植物园建设,红楼时期分科大楼以及后来的操场,都是租用松公府的土地来建设的。

 

1931年北大终于买下了松公府全部地产,并预备以此作为扩展一院的空间基础。对于松公府的改造同样是包括改造和新建两个部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个重要的建筑。

 

首先看图书馆。老北大的图书馆最初设立在公主府的梳妆楼,后来迁到红楼一层。民国年间伴随学生人数的增加,红楼内图书馆空间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比如说据肖东发老师书里记载,在一次题为“北大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的调查里面,学生中回答没有大规模图书馆的人数高居首位。1931年底蒋梦麟争取到美国教育文化基金资助并获得部分庚子赔款,在北大设立了为期五年的合作款。1932年正月北大宣布自春季开始建筑图书馆新馆,并且聘请了建筑专家沈理源设计,图书馆样式于二月敲定,预计花费22万元,除了合作款以外,并在北大教授在2-5月的工资中认捐。图书馆工程从4月动工,于11月基本完工,1933年元旦完成全部设备,1935年10月和地质馆一起举行了开馆典礼。图书馆新馆建筑样式为“山”字形,可容448人阅读,研究室24间专供各院系教授研究使用。

 

再来看一下地质馆,这是松公府里面另一处重要建筑。原来的地质馆也是设在松公府里面,同样因为空间不足,另建新址,新的地质馆和图书馆建设时间相仿,位置在图书馆北侧,同样归二院所属。地质馆由梁思成设计,于1934年5月到1935年7月建设,建筑经费除了前面提到的合作款以外,主要由丁文江、李四光两位教授捐薪资助。1935年七月地质馆建成,二院的原址改为生物楼使用。1935年8月北大地质系由二院移到地质馆,成为了北大第一个拥有独立教学实验楼的科系。地质馆在1990年被设立为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是北大档案馆里面关于地质馆情况的记载,建筑样式为L形等等,相关情况我们在前面也介绍过了。

 

下面是今天地质馆的照片,位于沙滩北街1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院内。地质馆建筑保存较好,只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在外墙增加了抗震框架,室内进行了局部改造。1952年院系调整后,地质馆连同老北大工学院成为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的校舍,即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

 

今天的地质馆实景图

 

另一项重要建筑是灰楼。灰楼是新建宿舍的代表,宿舍一直是老北大空间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在30年代初达到了顶峰。1933年底北京一院浴室发生倒塌,致学生一死两伤,影响严重。之后校方请人对建筑进行了查勘,认为原先租用的八旗先贤祠的老三宿舍过于老旧,希望进行退租。同时把第三院里面的几间教学楼改称宿舍,但是住在老三斋的学生实际去看了新宿舍,认为第三院的新宿舍空间过于狭小,私密性不足,然后派学生代表和校方协商,拒绝迁移。

 

1934年校方再次会见学生代表进行商讨,劝学生们先迁往新宿舍,找到合适房屋后再进行迁移,仍然没有被接受。最后蒋梦麟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表示不愿意迁移的话,可以暂时住在老三宿舍,之后利用东西学生毕业腾出空房的机会通知老三学生迁往东西斋,少数没有办理手续的迁往新三院宿舍。老三最终得以腾空。另一个事件是来自于自学生的请愿。由于老三学生迁到了东西斋,所以租赁校外宿舍的学生表示不满,他们希望也要搬到校内的宿舍,组织了请愿,据说出席者达到200余人,选出学生代表五名向蒋校长进行请愿,认为如果不拨新宿舍的话也可以由校方代为交付房租,最后蒋校长对学生的请求表示谅解,并承诺尽量将他们安插到校内,事件才得以平息。最后学生百余人到二院进行登记,陆续根据住房情况进行分配。所以灰楼的建设就是基于当时这样一种宿舍短缺、风潮不断的背景,才迫使校方决定花费五个月时间建设了一栋新的宿舍。

 

这是当时报纸里面关于各种宿舍和请愿风潮的一些记载。据记载,灰楼宿舍由校方筹款10余万元,聘请梁思成、林徽因共同设计,因为大楼通体灰色所以称为灰楼,并且增加了抗震的框架。下面是《北平晨报》里面对灰楼建筑形态和内部结构的一个记载。

 

 

灰楼落成以后成为新的四斋宿舍,加上老三斋退租,北大最终完成了三院五斋空间格局的建设。下面是对各处情况的一个汇总。

 

 

再看一下30年代老北大和周边区域的关系。30年代伴随校园格局的发展,北大继续对周边区域进行整理,其中尤其以北大路的筹建最有著名。北大首次整修周边道路是在1932年,主要拓宽了景山东街和沙滩两条马路。1934年底北大再次提出兴筑北大路,据《京报》报道,整修范围南为操场大院,北为松公府夹道。就是这条路,计划将它加宽引直,以利交通而壮观瞻。大学路工程从1935年2月22日动工。下面《北京晨报》的这个报道具体地描述了北大路修建的意图以及构想

 

 

30年代北大道路整修工程再次说明,为了实现建设统一校区的目标,校方和民间社会围绕周边空间不断进行着协商和争夺,在持续的争夺和互动之下,民房景观最终被校园景观基本取代。下面是抗战以前老北大空间格局和道路建设的一个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第三院分布相对独立,老北大一、二院以及附属机构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区域。

 

 

最后我们再简单说一下抗战和战后。一直到1952年以前老北大校园空间发展,同样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主校区的扩建,另外一个是新院系设置。这个时期老北大空间发展和清末有一点类似,就是校园空间再次开始向城内和城外分散。

 

首先看一下主校区的增建。北平沦陷时期,文学院在松公府夹道盖了一座三层高的新教学楼,俗称北楼,复原后法学院和所属院系各办公室主要集中在北楼。北楼校址位于今天沙滩北街二号,现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全国贫困地区办理培训中心。另外一处比较重要的建筑是为纪念老校长蔡元培而建立的民纪念堂,纪念堂为两进院落,南有垂花门、正殿五间,有月台、东西配殿各五间,后院有七间后堂,东西有配殿。复原后胡适校长的办公室设在东配殿,郑天挺秘书长的办公室设在西配殿。图书馆和民纪念堂今天都在求是杂志社的院内社科院法学所的对面。

 

然后是四院和五院的增建,四院的存在是1946到1949年,建设背景是1946年西南联大复原后由于原有的第三院被占用,北大将原北平大学法学院位于宣武门内国会街的校舍作为先修班和文法学院一年级新生的校舍。1949年北平地下党在四院召开会师大会,宣布正式公开。1949年四院被新华社接收,四院内原有的国会大礼堂、民国总统更衣室的小圆楼、国会图书馆等老建筑都被保存下来。五院位于国会街50号,原为北平大学女子学院。下面是北平大学各个院系的设置情况。

 

 

40年代老北大空间的扩展我认为就是在高校合并为北平大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延续。五院主要作为教职工宿舍和出版部使用,40年代后期地下党的很多宣传品都是从五院出版部印刷的,1950年出版部调整为北京市印刷厂。还有关于工农医学院的增设。1945年9月胡适出任北大校长,1946年10月北大重新开学。复原后的北大按照胡适的计划是要在十年内办成像样的大学。所谓“像样”,就是要够得上英美普通大学的水平。于是在原有的文理法和文科研究所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工农三个学院。

 

工学院成立于1947年8月,地址是在端王府夹道。除了工学院以外,附近还有几处学生宿舍。1952年北大工学院部分并入清华大学,工学院校舍和我们前面说的地质馆一并转给了北京地质学院使用,这处地址今天是少年儿童中心。

 

农学院成立于1945年,地址是复兴门外郊四分区罗道庄甲2号,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望海楼地产。农学院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清末民初。1945年再次设立农学院,并将附近一带土地作为实验农场,除此以外还有香山、南口三叉峪两处实验林场。1949年9月北大农学院、清华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组为北京农业大学。2018年北大又成立了新的农学院。

 

医学院成立于1946年,一直是西什库西库6号。医学院的设置和变化比较复杂,这是一个大致的情况。沦陷时期开始设立北京大学医学院,1939年在西什库建立新的校址,1946年建附属医院门诊楼。下面是40年代老北大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的校园平面图,学院的空间有所扩大,分布方式以及和主校区的关系和清末有几分相似。

 

 

 

工学院(左上)、医学院(右上)与农学院平面图

 

除此以外,这个时期老北大还有很多其他地产。据北大档案馆李向群老师的研究总结,40年代末北大校舍分散在京城四十多处,包括教授宿舍、教职员宿舍、校长公舍、文科研究所等等。下面是北大档案馆保存的翠花胡同文科研究所的平面图,原图很大。

 

文科研究所平面图

 

下面是1952年以前老北大地产的分布图,大概有三十多处,红色是一些院系,绿色是一些宿舍。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今天老北大建筑遗存的使用和保存情况,我们在前面也都有提到,可能有一些不太准确的地方。

 

这是建筑遗存保护的平面示意图。

 

 

下面是今天成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五四大街,应该就是曾经的沙滩后街。还有求是杂志社的大门,图书馆和孑民堂都保存在里面。

 

 

和五四大街形成对照的另一处街道是著名的大学夹道。

 

 

关于道路和街道变迁的问题本来我计划梳理一下,但是由于时间问题不能进行。关于这些问题就留给各位老师进行讨论。我总结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