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北大文研论坛80】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融合

发布时间:2018-11-11

 

文研论坛|第80期

2018年11月11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八十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融合”。《读书》杂志编辑饶淑荣主持,文研院访问教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伊莎白·蒂罗(Isabelle Thireau),文研院访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映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陈宇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赵益民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由文研院与《读书》杂志社共同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陈映芳

 

首先,陈映芳从全球城市社会空间复杂性维度切入,关注空间隔离问题。她指出,空间并非容器,而是被生产的。社会空间形成之后亦会产生独立力量,带来社会身份固化与社会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等级区隔力量的持续性存在。例如在日本,聚居的阶层与空间性力量导致日本在高度国民化、国民平等的整体环境下,依然存在着“部落民”,等级身份与区隔仍有遗存。以此思路思考城市空间治理,陈映芳教授将其归纳为对城市空间的操作问题,并举出日本大阪釜崎贫民窟与“釜崎式空间”的案例。她认为,诸如“贫民窟”之类的社会空间产生缘由较为复杂,每个城市都具有空间性、时间性的独特性,因而在空间治理层面上不能简单操作,而要考虑其复杂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与阶层结构。

 

东京大学张榜日庆祝中榜的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赵益民

 

赵益民老师就城市社会中的空间能动性议题进行分享。他认为,城市空间观念与权力机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特定城市观念合法化特定的城市政策,并服务于政治、经济等机制。这一脉络落于中国土地呈现出两个过程:一是改革开放前主流城市观念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资源为工业化所用;二是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以“构建国际一流宜居之都”为目标的新空间模板重构城市空间,造成高端、低端的二分,将排斥行为合法化。而面向城市作为容器、被单向度模板取代、社会排斥加剧的危机忧虑,赵益民老师同样提点出重新构建城市图景的可能方式:列斐伏尔对于城市的定义,观照形式的逻辑与内容的辩证,成为反思城市生活的起点;而通过理解“非正规性”空间的能动性,以及城市密度的张力这两个概念,同样可以构建出新的可能的城市图景。

 

芝加哥城市空间鸟瞰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严飞

 

观照城市空间改造,严飞副教授就其背后的基本逻辑与结果做出梳理。他指出,现有的空间改造凸显出对于“秩序之美”的期待的逻辑,但也应看到,诸如唐人街招牌的混杂呈现同样具有象征意义与独特的美感,并唤醒群体的集体记忆。在对1953年北京城市改造与19世纪中期巴黎奥斯曼城市大改造两个案例进行梳理时,严飞副教授认为,城市空间改造既会产生期然后果,也会带来非期然性后果。前者包括达成统治者、设计者目标等,后者包括社会分层、人际关系信任改变、城市情感表达与身份态度认识转变等等……这些改变进而影响到身处其中的人的社会身份认同。而诸如“清河实验”中协商式民主的基层实验、自发打造的社区达人、邻里守望相助模式则彰显出人的活力的重新爆发,可以为重新构建城市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关注人的角色,自下而上寻找兴趣点,集聚日常生活的力量。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 伊莎白

 

伊莎白教授从公民视角出发,以概念定义与统计数据两个维度理解法国城市空间构造的辩论。在概念观念上,聚集(aggregation)相比隔离(segregation)被更多运用于对城市空间的讨论,照应社会多元化与社会混合。而在统计数据方面,伊莎白教授也指出,法国在统计上会回避与种族、居住地相关的信息,界定空间的单位大小会对隔离量化数值结果的生成产生影响,而居于期间的人们也会对空间与隔离产生自己的评价与考量。

 

Camille Pissarro, Boulevard Montmartre, 189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陈宇琳

 

陈宇琳副教授以望京菜市场拆迁的案例为着眼点,关注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命运,及其伴随空间改造而进行的转移。服务性空间布局发挥着公益性功能,并具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未能被纳入政府保护范围,而菜市场拆迁反映出流动人口就业空间被压缩,在层层拆迁的改造中不断向外流动,在高收益与稳定性中取舍,在城市夹缝中求生存。陈宇琳副教授同样考量“非正式空间”的张力,在现存需求下,关注如何为流动人口提供稳定的就业与居住,并结合美国通过可支付住房、地下室合法化路径包容移民的探索,讨论非正规与正规之间的标准界定的议题。

 

望京三里源菜市场

 

讨论环节,各位学者与在场听众围绕城市空间的未来发展可能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其中既有对居于其中的人的境遇、权力诉求与身份认同的关注,也有围绕规范与非规范化(“被人为规定的非正规性”)、传统与现代、私人空间与公共领域等多组对应的范畴进行的探索。此外,学者们还表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逻辑,在相互区别中亦互为借鉴;通过国别、理论与实践逻辑的结合,可为思考中国当下城市治理中出现的不同程度、性质的隔离问题与社会融合探索打开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