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论坛135】绝域探孤城:大唐西域草原的统治中枢

发布时间:2021-06-10



“沙漠腹地与欧亚通衢”系列


2021年4月18日下午,“北大文研论坛”第135期在线举行,主题为“绝域探孤城——大唐西域草原的统治中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主讲,文研院邀访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李肖,中国社会科学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子凡,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付马出席并参与讨论。本次论坛系“沙漠腹地与欧亚通衢:人类的迁徙与生活世界”系列论坛之一。


论坛伊始,郭物老师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要讨论对象——北庭故城遗址的基本情况。北庭故城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南枕天山、北望草原。该城位于边疆军事网络中,地理位置险要,是联通奇台、吉木萨尔、吐鲁番直至南疆腹地的重要枢纽。北庭故城先后为唐代庭州和北庭都护府(伊西北庭节度)、高昌回鹘夏都、元代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驻地,是唐至宋元时期天山北麓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所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发生于此。同时,此城还是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与周边若干承担后勤功能的小城镇一同保证丝路畅通。由于地处河流冲积平原,该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生活条件相对适宜。其核心区域占地1.5平方公里,大体分为内外两重城。内外城墙均有护城河、马面、敌台与角楼,今地面部分已损毁。近年来,经考古学界前辈们的挖掘与整理,故城风貌正拨开历史迷雾,呈现于观者面前。根据考古发掘成果,郭物老师从中原王朝与草原互动的早期实践、两汉统治西域草原的初步实践、唐代统治西域草原的成功实践、考古视野中的北庭、“何以中国”五个方面介绍北庭故城遗址的相关情况。


首先,郭物老师就中原王朝与草原互动的早期实践进行简要介绍。郭物老师认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对抗的辩证统一的历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大主线。农牧二元对立矛盾关系具有世界意义。这在西方表现为西亚、小亚细亚以及希腊、罗马和北方草原地区人群的互动;在中部表现为中亚绿洲文明和北方草原的互动,在东方基本是中国文明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互动。就地理分布而言,游牧文明通常产生于欧亚草原的三大地带,而东部地带又分为萨彦-阿尔泰-天山地区、蒙古高原-长城地带、兴安岭-白山黑水、青藏高原四个地区。此三地的游牧人群先后成立多个政权,与东亚农耕文明圈产生文明冲突,主要体现在南北不同文明圈的相互对抗上:南边的农牧帝国与北边的游牧帝国经济形态相异,存在物资和文化的交流,但也存在政治军事张力。而同纬度间隔分布的国家间则通常保持和平关系。


接下来,郭物老师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欧亚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互动历史。在中国,大规模南北互动过程始于旧石器时期,其中较为明确的迁徙互动始于大气候温暖湿润的仰韶时期农业扩张时期。龙山至夏商周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北方地区畜牧化现象加剧。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农牧冲突进一步加剧。公元前800年,萨彦-阿尔泰-天山地区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游牧国家——三道海子文化(或可能称为独目人、一目国),对周边文明冲击明显,甚至间接影响到商周文明发展。


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欧亚草原东部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农牧文明继续在欧亚草原的文明交接地带进行文化交流。秦汉中原大一统的统治体制亦刺激了游牧帝国匈奴的发展。匈奴对中原帝国北部产生较大威胁:秦代为了对抗匈奴威胁而修建直道;而汉代初期为了解决匈奴的威胁而多次和亲,直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建立抵抗草原的系统化军事防线。至此,新疆正式开始被纳入中原文明的视野。其中天山恰位于农牧交界线上,而且几乎没有战略缓冲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民族必须据守此界以南的疆土,由此展开争夺农牧交接地带的数次军事冲突。该现象一直持续至唐。为抵御外敌,唐朝首先在哈密、吐鲁番和吉木萨尔建立军事据点,以此为根据地和跳板,最后新疆地区发展成为唐朝对抗草原游牧民族的根据地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一点与后来晚起的城市大同类似。大同与吉木萨尔都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均为农牧文明交界地上的城市。对于农耕文明而言,这些城市发挥了重要的镇守疆土的作用。


讲座的第二部分围绕“两汉统治西域草原的初步实践”主题,其中又分为驱匈奴、取楼兰、破车师、联乌孙、治西域五大组成部分。郭物老师重点介绍了破车师、联乌孙战略。汉朝为确保天山以南的有效管辖和丝路畅通,必须抵御匈奴侵扰,而北庭故城所在区域正是汉王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前线。在这片土地上曾设立金满城和疏勒城两城,可视为北庭故城的前世。围绕金满城的历史,郭物老师首先介绍了西汉“五争车师、分车师、立金满”的军事举措。当时,匈奴军队可取道车师古道(位于今吉木萨尔)翻越天山侵扰汉朝疆土。此道相对通畅,能容骑马通过,一天即能抵达交河故城。面对该不利局势,汉立军宿为车师王,迁其一部分国人于渠犁;匈奴另立兜莫为王,率领余下部众到达天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国。同时,汉朝将金满城(现位于吉木萨尔)设为军事重镇,从而实现车师后国国王与戊己校尉在金满城共同办公的格局。于汉而言,既可从交河故城出发沿车师古道控制天山北麓地区,亦可从金满城出发到达天山以北广大的草原地区,大大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程度。由此可见,从汉至唐,据守山口、以御戎狄,一直是中原王朝漫长军事史中的恒久主题。


紧接着,围绕疏勒城相关历史,郭物老师介绍了戊校尉耿恭死守城池的故事。公元74年,汉朝重设西域都护,分别任命耿恭为戊校尉,关宠为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先是金满城之战,汉军以少胜多,匈奴撤军。后为疏勒城之战,匈奴将其围入疏勒城中。汉兵粮尽,却拒绝招降,坚守城池。《后汉书》载:“吏士素饥困,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重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这座书写英雄传奇故事的城市由汉朝独立设计建造,如今遗址三面环绕悬崖峭壁,内部根据地势可进一步分为两重,形制整饬。考古队员从中发掘出大量汉代瓦当,并发现匈奴破坏城门的痕迹。汉与匈奴的军事斗争情况可见诸汉代画像砖,其中匈奴士兵佩戴尖帽子、使用短弓;汉朝士兵则使用更为先进的弩,并在箭头上涂毒以增强杀伤力。


随后,郭物老师将视点转向本次讲座的第三部分——唐代统治西域草原的成功实践。郭物老师指出,吉木萨尔县的戊校尉治所金满城、北庭故城是古代中国保卫国家主权、西域安定、丝路繁荣的重要见证。北庭故城在隋末唐初可汗浮图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唐王朝为管理西域,公元630年设立伊州(今哈密),公元640年后,设立了西州、庭州。庭州的治所中心就是今天的吉木萨尔县所在区域。它是唐朝在天山北麓、北疆草原设立的第一个行政权力机构,下辖金满、轮台、蒲类(西海)三县。与汉代在半山地带设城不同,唐王朝生产力更强,将城市设在山下冲积平原。公元702年,随着突骑施、吐蕃、东突厥威胁的加剧及重新出现,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改庭州为北庭都护府,置烛龙军,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疆而治。公元703年改烛龙军为瀚海军,后又增伊吾军和天山军,总兵力达2万人。北庭都护府统领翰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其中瀚海军一万二千人驻扎在北庭城。


郭物老师特别指出,唐朝军队打仗有杠杆作用,虽只驻扎两万人,却可依靠强大国力号召周围臣服于唐的国家参战,组成人数多达二十万的盟军。建中二年(781)后,北庭升级为大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一同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利。“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无力西顾,遂将大量兵力调往内地。西域与内地联系随被隔绝,后北庭都护府孤悬塞外三十五年。唐朝自公元640年设置庭州,到公元791年都护府被吐蕃人攻陷,约150年。之后,北庭被回鹘占领,北庭地区在回鹘经营下历时三百余年,曾作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陪都,宋代则属辽和西辽,元代则设北庭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


在本次讲座第四部分,郭物老师介绍了考古视野中的北庭。北庭故城现存主要为唐代至回鹘时期(公元7-13世纪)的遗存,遗产区面积约385.15公顷,主要包括北庭故城城址、城址西部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北庭西寺)两部分。经碳十四测定,西大寺的建造时间为960-1270年间。郭物老师从2018年接手北庭故城考古勘测发掘工作,采取先挖掘城门道路、后挖掘城内细节的思路,现已挖掘外城北门、内城北门、内城西门、内城南墙、5-6号佛寺遗址、内城引水渠及外城南门,目前正在进一步挖掘城门。接下来,他逐个介绍了目前的考古成果。首先,外城北门是保存最好的城门。在此处,考古学家发现了唐朝的路面以及封堵门的痕迹,这可能是高昌回鹘时期收缩城门留下的迹象。北庭故城的北门城外早期原有护城河,后填护城河建设羊马城。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家在城墙夯土中发现开元通宝,从一个侧面证实该城可能为唐代所建。


内城北门亦为完整城墙,含有城墙、马面与护城壕。在此处,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与长安城相同的高级别的莲花纹地砖。另外出土于此门附近的还有唐代的围棋棋子。内城西门也在本次考古发现之中。北庭故城主道为东西向,内城西门通向碎叶,为将军出征与凯旋归来之门。此门至少有两个门道,晚期至少有一个门道被封。在该门道前,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著名的唐代瓦当,与华清宫遗址二期(8世纪初-8世纪中叶)出土的瓦当形制类似,由此可以判断此城门应为唐朝时期所建。外城南门破坏严重,仅存瓮城突出的一部分,老师推断此地原貌应呈曲尺形或半圆形。


8号遗址是2020年发掘的重点。8号遗址位于内城北门南侧90米处,为东西向长方形结构,南部为夯土台。考古学家判断,原地面上用土坯墙围成一个空间,可能为院落。8号遗址共分为三期,在此出土了三个形制各异的柱础石。此外,考古队在子城北侧中部夯土墙上开挖探沟,于城墙外侧发现两次修补痕迹,一次为夯筑,一次为土坯砌补,并发现夯土石锤。由此证明此城墙应分为三个结构:早期夯土墙,后补夯土墙(中有骨头等杂物)及土坯砌墙。其中早期夯土墙成分较纯,无夹杂物,说明此城最初修建时没有人类生活。


北庭故城在可汗浮图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可汗浮图城的痕迹。目前残存的故城遗址可分为内外两城,其中唐朝于640年设立的庭州为今内城遗址,后于702年建立外城以巩卫内城。内城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区块为政府中枢核心机构,内有行政机构;第二与第三部分间有墙,具体功能有待考察。外城之外实为城乡结合部。由于高昌回鹘在辽、西辽与蒙古的保护之下较为和平,因此城外亦有居民居住,并有佛寺出现。外城中的第六部分可能为手工业区。北庭故城总体呈现两套四重八块格局,内外两套城墙及护城河可能为唐代不同时期建造。


讲座最后,郭物老师以“何以中国”为主题进行总结。他指出,古代中国由于边疆地理障碍较多,故而呈现相对封闭独立、地大物博又多样完整的特征。农耕区面积大、人口密;游牧区地域更广而人口稀少;二者势均力敌,相互对抗,故游牧区和农耕区为攻守之地,东北和西南地区常作为出纳之地。年降水量400毫米等降雨量线是中原王朝固守边疆的底线,气候变化导致农耕与游牧地区自然变化常推动农牧文明冲突产生。先秦以来,两种文明冲突规模逐渐加大,直到清代中期到达顶峰。



讨论阶段,刘子凡老师针对讲座补充了三点想法。首先,就庭州设立的横向意义而言,西州常以汉人为主体,有相关制度基础,但庭州曾为西突厥管辖,其意义在于加强抗击北部少数民族的力量,并作为西域线路西端以控制草原地区。其次,北庭都护府对唐朝的意义不局限于军事控制,实际上北庭地区还与相关城镇一同承担了古碎叶城(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到唐朝辖地的沿线交通与税收等功能。最后,北庭故城相关文献在正史中记载较少,未来考古工作可与传世文献互证,具有重大意义。


讨论阶段,付马老师则提出三点看法:第一,目前北庭故城尚未发现文字资料,这是否为气候潮湿所致?郭物老师肯定此说,并补充称地面残存大量高昌回鹘时期的瓦片和瓷片,龙兴寺中亦保留有石块,未来有可能再发现残留文字。另外,考古队若发现公共墓地,则在墓志中也可能发现文字。第二,讲座重点在于唐朝文物,但实际上北庭故城大部分时期都有回鹘人经营。郭物老师表示,目前发现的文物中95%确为回鹘统治时期的文物,但他更倾向于介绍未知的历史。第三,北庭故城为核心的东天山北麓地区,草场较少,对游牧民族而言意义较弱,其特殊性更在于据守北方。郭物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称北庭故城可游牧亦可耕种,且农耕条件较好,因此城内人口兴盛时应以农耕为主。


李肖老师接下来发言,他提出金满部队行军线路的问题。郭物老师认为,由于北庭城内人较少,且离中原更近,金满与瀚海部队都驻扎于此。接着,李肖老师就“北庭五城”的说法提出疑问:学术界曾一度认为该五城指五座城市,但发掘报告似乎倾向于指五个区块。对此,郭物老师解释称庭州确实内部分块,但难以恰巧构成五块,且浮图城文献较少,因此他更倾向于认为“五城”为游牧社会的五个驻点。李老师紧接着提出,由于蒙古高原军事防守较强,难以通行,因此粟特人取道丝路前往长安途中,很可能将可汗浮图城作为商业贸易据点。刘子凡老师表示赞同,并补充称城内胡商众多,甚至交纳全城三分之一的税收。而郭物老师则补充称,外城南门内的佛寺遗址附近曾发掘出景教十字架,这体现出北庭故城多元文化交织并存的景象。




“沙漠腹地与欧亚通衢:

人群的迁徙与生活世界”系列论坛


第一场:从小河墓地到北方墓地——死亡之海中的古印欧人寻踪

引言人:伊弟利斯(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主持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与谈人:段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周力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一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秦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点击跳转,阅读纪要


第二场:绝域探孤城——大唐西域草原的统治中枢

引言人: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与谈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刘子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付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第三场:发现通天洞——通向早期人类的生活世界

引言人:于建军(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与谈人:李水城(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幼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何嘉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


第四场:绿洲的进退——新疆的植物、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

引言人:李承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与谈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进业(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肖方(北京动物园科普馆原馆长)


第五场:徒步克里雅河——沙漠河段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历史启示

引言人:李肖(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