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邀访学者论坛63】赵妍杰:家的消失——家庭在重构社会伦理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9-03-26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Image Picka\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1 - 640?wx_fmt=jpeg.jpg

主讲人赵妍杰助理研究员

 

邀访学者论坛

2019年3月26日下午,文院第六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四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院邀访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赵妍杰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家的消失:家庭在重构社会伦理中的地位”。第六期邀访学者刘迎胜、刘志伟、藤田胜久、赵京兰、熊春文、金华、郑少雄、黄群,文院院长邓小南、院长助理韩笑出席并参与讨论。

 

赵妍杰老师首先介绍了家庭革命的意涵以及她所作博士论文处理的几对核心关系,其中包括家庭与国家、家庭与个人、家庭与社会。本次报告会集中探讨的是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追溯“建立一个无家庭的社会”这一激进思想的来龙去脉。

 

报告第一部分围绕“从世界看家庭:争做无家庭的世界民”展开。赵妍杰指出,受天下士遗风熏染的民初读书人,往往带有几分先天的世界眼光;而西强中弱的格局,又使不少人也曾向往成为无认同的“世界民”。他们注意到家庭与国家都是“私”的象征,故多言及民族主义与家族主义的共通性。在批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同时,家庭也连带附上了些许负面的色彩。换言之,家庭既受到民族主义挑战,但有时又和民族主义属同一战壕而面临世界主义的冲击,成为近代读书人最不喜欢的社会制度。

 

类似有关废家的思考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读书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一种反抗。读书人对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西方世界并不满意。他们将种族、阶级、性别都看成是人类自私自利的表现,转而设想一个与现存中西都不同的未来世界,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互助、博爱,那才是象征着光明的至善社会。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Image Picka\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 - 640?wx_fmt=jpeg.jpg

张晓刚作品《全家福》,布面油画,2002-2005年

 

报告第二部分围绕“从社会看家庭:构建一个无家庭的理想社会”展开。清末“世界民”的想象逐渐转变为五四时代新青年常说的“社会之一分子”。所谓的做社会之一分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就像直接面对上帝一样,每个人也都直接面向社会。为了这一理想,首先就是要打破家庭。这个理想社会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个人不再承担家庭责任,而要对社会整体尽责任。

 

家庭本身是一个居处的生活空间。家庭革命旨在破坏家庭的同时也在建设着各式各样新的空间。家庭革命者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放大的家庭,即整个社会来关照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公立机构,特别是用学校来取代家庭是他们分享的思路。较早些时候,康有为设想以公立疾院、公立养老院、公立恤贫院、公立养病院、公立化人院等机构将“生育、教养、老病、苦死,其事皆归于公”。家庭革命者并不是不愿意照顾父母和子女,而是提倡一种新的养老育幼的社会模式。当家庭从保护性的社会组织变成革命者眼中压制性的存在,那么,从弱者(包括妇女和孩子)的角度出发,在逻辑层面上废除家庭制度的确是对被压迫者的解放。若从家庭作为保护性存在这一角度出发,弱者、幼者实际上可因家庭革命而丧失了这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保障。而家庭的保护性面向常常为家庭革命者和后来的研究者们所忽略。公立机构取代家庭的前提是家庭责任可以转交给社会,这其实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家庭革命者主要考虑的是安顿和满足人的食欲和性欲,忽视了亲情对人的重要性。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Image Picka\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3 - 640?wx_fmt=jpeg.jpg

康有为曾提出“生育、教养、老病、苦死,其事皆归于公”的设想。

 

五四后,家庭革命的一个变化是从文学、哲学、伦理的新文化运动转向了强调经济制度的社会改造。另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青年们已经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反对自己的家庭走向了集体行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当人们将养老、育幼等原本属于家庭的基本职能交给社会,不啻于使社会变成一个家庭。问题是,原来的人群组织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而家庭是以血缘、情感为联系纽带;当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后,这个社会靠什么来凝聚起来呢?后五四时代的青年青睐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家庭革命者以“主义”而不是血缘和亲情来凝聚社会。通过家庭革命建立一个公正、完美的社会的理想影响了青年人的政治选择,并深刻塑造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的走向。

 

存研究大都是用近代中国历史的大框架(反帝反封建、现代化)进行分析,而这两个脉络中家庭革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更核心的问题是研究者较少从家庭本身出发,来探讨家庭革命所展现出的时代意义。赵妍杰指出,家庭一面联系着个人和社会,一面关联着天下和世界。以政治力量来推行家庭革命是一种统治方式的变革——究竟是直接统治个体还是通过家庭统治个体。有关社会生活所需的责任、道德、自治、自律等精神,家庭起到了重要的培育作用。家庭革命成功后的结果可能是个人的自私自利和不负责任,原本重家庭的习尚被抛弃,人们轻家庭、亦轻国家。家庭革命不仅引起了政治文化的根本性变迁,且进一步引发了社会的解体。或许今人应该反思的是:人类是否应该或是否有能力构建一个没有家庭的社会?无家庭的社会值得向往吗?

 

赵妍杰最后特别强调,本报告所呈现的或许是思想最激烈的一个群体对废家的想象。但是,也有不少言说和思想反对家庭革命,起而保卫家庭,捍卫家庭在社会与文化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恰恰是她目前正在写的一本小册子。

 

C:\Users\Administrator\Downloads\Image Picka\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4 - 640?wx_fmt=jpeg.jpg

邓小南院长为赵妍杰颁发聘书

 

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进行深入、热烈的讨论,内容涉及家庭革命与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之变迁、运用历史文本的方式、文学文本呈现历史的丰富面向、家庭革命所接受的西方思想资源以及废家在学理层面的可行性。邓小南老师建议,应该重视家庭革命所展现出的现实生活的烦闷。刘志伟老师则从个人经历出发探讨建国初期的家庭生活,并建议报告人从样板戏《白毛女》来分析家庭革命与阶级话语的融合。于溯老师以李锐和范元的人生悲欢离合为例子,探讨了革命者对待原生家庭以及夫妻关系的态度。大家一致认为,家庭革命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和拓展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