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未名学者讲座39】宁晓萌:绘画即历史——从梅洛-庞蒂的风格概念看绘画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未名学者讲座39

2018年11月7日晚,由文研院主办、兴全基金赞助的“未名学者讲座”第三十九期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2报告厅举行,主题为“绘画即历史——从梅洛-庞蒂的风格概念看绘画史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宁晓萌主讲,文研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副编审张颖评议。

 

本次讲座中,宁晓萌副教授以现代艺术概念的困境为理论背景,以梅洛-庞蒂中期哲学文本为主要依据,说明其正是借助风格概念为绘画的这种统一性提供了解释。风格对于梅洛-庞蒂而言,意味着“活的历史性”,意味着奠基与建立。在这种建立中,风格对绘画之统一性的意义体现为它为世界添加一种观看的维度,一种等价体系。同时,风格的研究并非单纯基于对于单一风格或作品对象化的研究,而是面向风格间的联系。

 

宁晓萌副教授

 

一、什么是艺术

讲座伊始,宁晓萌副教授从现代艺术概念的困境切入。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提醒我们,所谓的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在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三个概念陷入一种复杂的循环解释中。而实际上,海德格尔和贡布里希一样,都认识到了“艺术”作为一个集合观念本身的空洞性。  

 

接下来,宁晓萌副教授援引了克里斯特勒在长文《艺术的现代体系》中的研究。在克里斯特勒看来,大写的艺术(Art)概念很可能起源于18世纪。从这个概念的历史看,现代的艺术概念其实并不是一个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稳定且为人普遍接受的。从历史形成角度看,人们把五门大艺术归置在一起构成了大写的艺术的概念,而这种归置并非依于一个在先已有的规定性的概念或原则,而是反过来,随着对这一艺术概念的接纳,人们将为艺术概念所指向的各种门类艺术寻求一个共同的统一原则也视为一项迫切的要求。这样,在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实际上嵌入了一种矛盾性:一方面,艺术这个词只是一个“集合观念”、一个名称,并没有一个现实之物与之相对应,它的形成来自于一种外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人们却为作为“集合观念”的艺术(Art)寻找内在的统一原则。面对现代艺术概念的这种困境,宁晓萌副教授认为,梅洛-庞蒂关于绘画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具可行性的绘画史研究进路。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恩斯特·贡布里希(SIr 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英国艺术史学家与艺术理论家

 

二、绘画中的统一性

在《间接的言语与沉默的声音》一文中,梅洛-庞蒂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有一种绘画或一个绘画的世界?”那些原本绘制在教堂墙壁上的宗教画、挂在宫室中的国王肖像、家族成员的画像与后来的风景画、静物画作品本应属于不同的序列。恰恰是随着美术学院的兴起和博物馆的建立,一种将“艺术作品”收集起来并以某种刻意的安排摆置在一起的诉求才浮现出来。可以说,将各种不同的图画视为“绘画”的尝试,最初以一种非常实在的、物质的方式实现在博物馆的构建中,并不是单纯发生在理论家观念的建设中。

 

在梅洛-庞蒂看来,通过博物馆,通过一种纯粹诉诸于回顾的视角,也许可以制造关于绘画史的理解。但这个意义上的绘画史却是看不到未来的——它只关注于曾经有过的东西,也因而囿于这些曾经拥有的东西的局限中止步不前,而不能通向那些将来的境况。在此意义上,梅洛-庞蒂把博物馆视作“死的历史性”。而与其对应的是一种“活的历史性”,它蕴含在画家的工作中。正是在画家孜孜不倦的、成功或失败的、完成或未完成的各种表达的努力中,绘画才向我们预示着那些即将完成的作品。梅洛-庞蒂对画家的工作寄予了极高的期望,绘画的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期待着从画家的工作中寻求并获得解释。

 

但是,梅洛-庞蒂的重点并非是对一幅作品之作者和创作经历的考证,也不是简单地将绘画的意义归因于画家个人生活和个人意向的投射。在梅洛-庞蒂看来,画家在作品中放入了“风格”(style)。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法国现象学哲学家

 

三、风格与建制

“风格”一词在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已经有过多重界定,但在梅洛-庞蒂哲学中却带有一种独特的意义。从梅洛-庞蒂对马尔罗的批评中,我们可以从两个侧面了解到梅洛-庞蒂对于风格的认识:一方面,避免仅从外面看待风格以及把风格看作为效果;另一方面则在于从风格自身的运作机制去研究风格。梅洛-庞蒂意义上的“风格”诞生于画家的工作中,却并不仅仅取决于画家有意识的制造。相反地,风格作为画家绘画活动的“另一面”与绘画活动一起生发和延续。当梅洛-庞蒂诉诸于画家的工作来寻求绘画中一致性的建立,他实际上同时指向画家活动的两面性,即画家自身的表达活动和从这种表达活动中获得并建立的绘画自身的结构和意义。

 

宁晓萌副教授引入同时期梅洛-庞蒂的另一个哲学概念——“建制”(l’institution)来进一步解释“风格”。这一概念的基本意涵包括“建立”、“奠基”和“一个维度的建立”。作为这样一种建制,风格的发生并不单纯依赖于主体有意识的构建,风格总是在画家工作的背后悄然建立。同时,对风格的理解也不单纯诉诸于一种外部的塑造,譬如一种“世界精神”式的解释。梅洛-庞蒂延续其早期工作的观点,把风格的建立视作一种“表达的连续尝试”。风格意味着一种开端和延续,而这种延续的意义不在于同一事物一成不变地存在(那将意味着永恒而不是延续),而是一种发生和发展。当梅洛-庞蒂期望从画家的工作中发现一种“活的历史性”,他所看到的是一种不囿于对象、事件、物理时空中的开端和结局之间的、仍在其发生之中的历史性。

 

宁晓萌副教授借梅洛-庞蒂对潘诺夫斯基《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的分析说明,梅洛-庞蒂正是在表达的连续尝试中,在一种表达与另一种表达间的联系中看到风格的建制。透过这种建制,画家的工作体现为为这个世界添加了一种“系统的观看”、一种“等价体系”、一种维度。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马萨乔:《圣三位一体与圣母、圣约翰以及两位捐赠人》及其透视关系图。潘诺夫斯基在《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中以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切入解释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法,将透视模式和认识论空间观的变迁结合起来,而把文艺复兴透视法解释为一种象征形式。

 

四、绘画即历史

最后一部分,宁晓萌副教授指出,梅洛-庞蒂诉诸于风格来解释绘画,实际上从一开始已经将我们带入一种历史性的视角之中。每一种绘画风格中所建立的那种带有一般性诉求的体系和维度,也恰恰体现出一种探究如何能从个人所具有的东西通向一种一般性和公共性的、连续不断的诉求。任何一种风格都带着深深的、来自于人的表达的印记。它虽然不是个人凭一己之力可塑造的,但却是在一种人的共同努力中发生和延续着的。进入绘画,便意味着进入到这种个体-公众交汇的漩涡之中,意味着进入到这种对共同存在的发问与探究之中,意味着进入到这种去理解别人的使命之中。

 

/var/folders/h8/xm1689jd43b_1b5jq_mm4h640000gn/T/com.microsoft.Word/WebArchiveCopyPasteTempFiles/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进入绘画,便意味着进入到这种个体-公众交汇的漩涡之中,意味着进入到这种对共同存在的发问与探究之中,意味着进入到这种去理解别人的使命之中。” 图为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Jules-Alexandre Grün 画作《礼拜五的法国艺术家沙龙》,其庞大的画幅、光影效果的特殊塑造以及透视的失效都突出着画内情境中观者意识活动的注意力,而得以直接将画作外的观者拽入这样一种置身其中的历史性介入的理解中。

 

评议环节,张颖老师谈到了三点:一是从《间接的言语与沉默的声音》两个版本之间的区别看梅洛-庞蒂研究思路的进展,即看到梅洛-庞蒂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关注与他这一时期研究主题、主要概念间的联系;二是对宁晓萌副教授整个讲座的论证思路进行梳理;三是补充了梅洛-庞蒂同时期艺术史领域其他学者对于“风格”概念的考察,并由此阐发了对于艺术史与哲学两个学科间关系的认识。

 

提问环节,对于风格概念的理解,宁晓萌副教授指出,风格更强调一种系统性的观看,并且必须诉诸一种联系才能被发现。对于梅洛-庞蒂与康德在主体间性问题上的异同,宁晓萌副教授则表示,康德与梅洛-庞蒂之间的确存在着康德、卡西尔、潘诺夫斯基、梅洛-庞蒂这样一条理论脉络,但另一方面,康德和梅洛-庞蒂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比如二者对主体的理解就非常不同,真正意义上的异己的“他者”在康德那里尚未出现。关于个人建制和集体建制的关系,宁晓萌副教授指出,作品建制发挥了一个从个体到公众的桥梁作用,因为风格恰恰始于个人的工作,却带着一种冲向他人、冲向共同存在的诉求,它意味着一道从个人通向公众的通路。

 

最后,宁晓萌副教授表示,绘画概念不能替代艺术概念,对于绘画的研究是对于艺术的研究的一个例子,它能向我们展示一种可能的研究进路,同时这种研究可以继续具体化到对画家和绘画作品的分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