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读书31】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再发现——《丝路风云》《他乡月明》出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1-11-15

2021年11月10日下午,“北大文研读书”第三十二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再发现——《丝路风云》《他乡月明》出版座谈会”。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共同举办,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在线下会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朱玉麒担任引言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会黄纪苏、徐十周先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荣新江、王奇生、罗新三位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孟彦弘研究员,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秦素银研究馆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陈正洪高工作为特约与谈人受邀参加会议,出版单位的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助理李霞女士和两位责任编辑陈洁、田媛等出席了座谈会。两部著作的作者刘衍淮、巴丁娜夫妇的女儿刘美丽、刘安妮、刘艾林女士均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上线参与了座谈,两部著作的整理、翻译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的吴华峰教授、蒋小莉博士等也都在线上参与了讨论。线上参与座谈会的听众达到150多人。



本次出版座谈会围绕两部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相关的作品——《丝路风云——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1927—1930)》、《他乡月明——走在中国十五年(1935-1949)》展开。



引言环节


活动伊始,朱玉麒老师首先介绍了两本书内容丰富而多元的特点,故邀请了跨专业的专家团队齐聚于文研院进行交流,其后对此次座谈会在文研院举办的缘起进行了交代。在1927年5月9日,北京大学的一批师生参与到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队伍中,他们从北大红楼三院出发,走向了丝绸之路的万里征程。2017年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立90周年,文研院在同年12月23日举办了“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九十周年”高峰论坛和同题展览,科考团的后人纷纷前来参与。刘衍淮先生的女儿刘安妮女士从澳大利亚前来参与此次展览,在展出的资料中看到了父亲刘衍淮的身影。



北京大学与丝绸之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90周年纪念展

2017年12月25日-2018年3月16日

北京大学文研院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出发前在北大三院合影

左3刘衍淮


文研院成功的论坛和展览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使得两个月后,安妮女士代表家人致信朱玉麒老师,希望将父亲刘衍淮全部的西北科学考察日记和相关文献从海外捐赠回国。2018年4月18日,刘美丽、刘安妮女士专程从海外来到北京,在华侨大厦捐赠了刘衍淮生前的文物、文献给中国唯一的西北科考团研究机构——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接受这批捐赠后,于同年举办“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进疆九十周年暨刘衍淮先生捐赠文物特展”,许多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的后人前来参与,并表示愿意捐赠相关文献供学界整理与利用。


刘衍淮收集的民歌


  

树林中的赫定博士                                                                       作观测的崔大

刘衍淮的速写


朱玉麒老师指出,在刘衍淮的11册记录西北考察历程的日记被公开前,只有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长徐炳昶的《徐旭生西游日记》在民国时期出版,以及改革开放后黄文弼的后人黄烈先生整理出版《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现在加上刘衍淮的日记,学界拥有了三份科考团中方成员的直接记录。刘衍淮的记录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此次科考团考察项目中最重要的气象测试的唯一全面记载,科学价值自不待言,同时,它也展现了近代中国和世界丰富多元的面貌,比如其中有他按顾颉刚的要求,为北京大学收集的各民族民歌。日记之外,刘衍淮的文献中还有他将沿途人事画成的速写,以及与外方成员如斯文·赫定(Sven Hedin)等互动的摄影照片、贺年卡等等。刘衍淮日记记录之详细,对于学界研究西北科考的学术史大有裨益。


斯文·赫定

(Sven Hedin,1865-1952)


斯文·赫定写给刘衍淮的贺年卡


此外,刘衍淮在德国留学时,认识了同在柏林留学的西班牙博士列美·巴丁娜(Remedios Bardina),两人相爱并结婚,成就了一段跨国婚姻。1935年,巴丁娜携子来到中国与刘衍淮团聚,后在1949年迁居中国台湾,1982年刘衍淮去世,她随子女迁居美国。在那一年,她75岁时,开始撰写自己在中国大陆15年经历的回忆录,成为一部视角新颖的中国大时代的实录,这部英文版的My Fifteen Years in China在刘衍淮的捐赠文献中,成为西北科考团文献整理的意外收获,这便是现在由蒋小莉翻译为中文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乡月明》。


捐赠文献


刘衍淮的著述


朱玉麒老师说,这次文研读书会议的特别之处,是这两部书都与文研院的牵线搭桥直接相关。它们的出版,是“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丛刊”的成果,也是社科重大项目“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对此前在文研院举办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九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回应。刘衍淮夫妇的日记、回忆录的出版,也让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足迹走出了沙漠,成为近代史和学术史中永恒的记忆。


《他乡月明——走在中国十五年(1935-1949)》

[西] 列美·巴丁娜著 著

蒋小莉译,朱玉麒校

商务印书馆,2021年


《丝路风云——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1927—1930)》

刘衍淮 著

徐玉娟等整理,朱玉麒审校

商务印书馆,2021年



与谈环节


读书会现场


在发言环节,首先是刘衍淮的女儿刘安妮女士分享了对父亲的日记得以出版的感受。她表示自己和姐妹一直希望父亲刘衍淮的日记能够印刷出版,在她们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述在新疆的故事。父亲去新疆的时候只有19岁,在考察期间跟随着各位年长的前辈学到了很多,这也是他觉得自己最幸运、最快乐的时候。父亲在库车等地的观测经历,是他能够进入气象研究专业领域的开始,也是他从事了一辈子的研究工作。她们作为子女,仍有许多不曾听过的父亲的故事,如今也能够通过阅读出版了的日记得以了解,也希望这些资料对学术界的研究有所帮助。


刘衍淮在观测现场


刘衍淮的女儿刘美丽女士为母亲巴丁娜的《他乡月明》一书的中文版撰写了序言,她提到母亲巴丁娜在1982年开始撰写这本回忆录,因为母亲在中国的15年时间里,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酸甜苦辣,这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环。母亲后来在台湾任教时,许多学生也都希望了解到母亲在中国大陆的生活经历,可惜在母亲去世前没能让这本回忆录出版。如今,母亲的在天之灵应会很高兴。


列美·巴丁娜


接下来,与会的各位学者专家分享了自己阅读这两本书后的感受。黄纪苏先生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黄文弼的哲孙,他讲到自己一直偏爱日记、书信、随笔之类的文字,因为日记十分真实,也能够反映历史现实、当代现实之外的内容。他此前已读过科考团成员中祖父黄文弼和前辈徐炳昶的日记,并对三位成员的日记做了简单对比。黄纪苏先生指出,自己的祖父黄文弼在1927年刚出发时也兴致勃勃,认为这对自己的学术和生活是一个全新的转机,心态犹如青年,不过黄文弼在日记中着墨最多的是和自己学术兴趣相关的话题。徐炳昶先生作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成员的组织者,他的视野十分开阔,在西行的路上会有多样而复杂的心路历程与感受。相比而言,刘衍淮当时是一个年轻人,他的记录亲切而充满好奇,虽然是学习理工科出身,但他的日记并非流水账,而是充盈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如在1928年3月16日的日记中,刘衍淮记自己听着大羊小羊不住的哀鸣,“加以多思的我,哪能睡得成呢?”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感受十分丰沛而敏锐。此外,刘衍淮面对着未知的新世界十分好奇,有着无数的问号。比如在1928年1月29日,新疆官府的人带一些考查团成员去看猎鹰捕兔,徐炳昶和刘衍淮均前去。徐炳昶先生十分兴奋,他写到那天“日暖风和,天山矗矗,旷野荒荒,飞马驰骤,已令人起一种不可名言的快感”,蕴含着十分古典的审美趣味。刘衍淮则十分详细地记录了猎者如何一步步驯鹰,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身处于现代中国时期依然十分陌生的区域时,心中有着无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刘衍淮日记的内容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俗各个方面来进行阅读和比较。在刘衍淮西行的过程中,他也在不断成长,他的日记有时用白话,有时用文言,这种错杂的使用,体现出当时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变时的波折与渐进。


海流图河发掘汉代营盘遗址图

黄文弼 1927/8/13


徐炳昶与《徐旭生西游日记》


孟彦弘研究员赞扬了刘衍淮家人捐赠海量一手资料的举动和朱玉麒老师领导的整理工作。他提到200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成立“‘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科学考察活动综合研究”项目组,于2009年出版《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两部著作,但当时可以利用的材料除黄文弼、徐炳昶的日记外,只有斯文·赫定所编《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56卷,国内也只翻译了2卷,可以说学界长期以来没有见到多少中文材料。而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承担起了收集、保存和整理发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材料的重任,使得两本书得以出版。商务印书馆也使用了更好的纸张和先进的彩图印刷技术,这都对学术史、科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


《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

德文版


吴华峰教授在线上分享了自己参与整理刘衍淮《丝路风云》一书的感受,并利用线上传输的便利,向出席座谈会的老师们介绍并展示了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图书馆展厅的陈设,包括黄文弼捐赠文物展厅、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员展厅(其中收藏有刘衍淮所使用的物品)、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外方团员展厅、黄文弼旧藏拓片展厅等。吴华峰老师提到黄文弼中心接下来的文献整理工作还包括《黄文弼早年文录》、《刘衍淮西北考察与学术史研究论集》等,这都给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罗新教授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介绍了其他西方来华学者对1920—1930年代的中国的记录与看法。罗新老师提到自己最近在读匈牙利的蒙古学家路易斯·李盖提(Louis Ligeti)的日记,李盖提曾于1928年前后来到北京,而当时外国人来到中国时,可能与初到中国的巴丁娜有着类似的感受,比如会对黄包车(人力车)感到十分诧异和震惊。罗新老师此前还读到过在1920年代任职于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的探险家、博物学家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的回忆录,安德鲁斯曾率领中亚探险队来到中国发掘恐龙化石,期间曾对中国当时的许多学术机构有所批评,包括1925年开始由刘半农主持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在1925年后来到中国的外国探险家和学者,他们的考察或发掘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限制,唯一取得成功的就是斯文·赫定与中方合作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因此,当下的我们对1930年代的中国的了解其实并不够多,如果将此前以民族主义和学术成长的角度所撰写的历史,和外来的西方人的记录进行比较,可以说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叙述。通过研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十分有助于理解当时中国学术史的国内和国外大背景。


1927年5月从包头出发前

左起:丁道衡、黄文弼、詹蕃勋、袁复礼、徐炳昶、白万玉、崔鹤峰、庄永成


额济纳草图


王奇生教授对学界继续整理刘衍淮参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三年之外其它时期的日记表达了殷切的期待。目前整理出版的刘衍淮日记始于1927年5月9日,而就在不久前的4月28日,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李大钊被送上了绞刑架。1927—1930年是国共战争、新军阀混战的乱世,在4·12事变后,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国民党对共产党成员进行了清洗,许多无辜的青年学生被捕。而刘衍淮先生在乱世中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参与到了中国西北科学考察的特殊的历程中。那个时期中国各地差异极大,东南、西北、南方、北方像是多个不同的世界,刘衍淮所前往的西北地区可能还停留在几百年前的状况。即便民国时期的日记数量众多,但民国时期对于西北的记录依然十分稀少,刘衍淮作为一位五四青年,受到新文化运动的教育,他在大西北的日记同样保留了很多对基层情形的一手记录,十分详细。从刘衍淮1927—1930年的日记来看,他应是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中国第一位气象学博士竺可桢的日记现在已经全部整理出版,刘衍淮其后去德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二个气象学博士,再后来他经历抗战、国共内战,最后前往台湾,如果他的所有日记都能够出版,这不仅对气象学史、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都会有很大价值。而在《他乡月明》中,巴丁娜女士则拥有十分敏锐的女性视角,她记录下了各种复杂的、感性交织的文化冲突。巴丁娜在中国15年的经历,也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时期,所以她会在1982年的时候重新书写自己的回忆录。王奇生教授的建议得到了刘氏姐妹的回应,刘美丽女士说刘衍淮先生在西北科考团之后保持了五十多年的日记习惯,她表示,这些珍贵的记录,将来一定会捐赠给中国。


刘衍淮的日记


荣新江教授认为:刘衍淮19岁就前去新疆,并且进行气象观测,需要长时间独自驻留,与他同行的同学马叶谦即因精神抑郁而殉职,因此刘衍淮有着了不起的意志和毅力。刘衍淮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学习了英文、德文,阅读了许多西文书籍,并且掌握了优秀的绘画技能。可以说刘衍淮的日记对于现在北京大学的学生可以作为一部励志读物。荣新江老师指出,相比于数量众多的西方学者撰写、出版的西北报告,中国学者中,只有黄文弼的考古报告得以及时出版,但内容仍过于简单。近代中国灾难深重,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许多调查成果都没有写、没有整理、没有发表,很多文献和成果就流失了。2007年,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立80周年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瑞典驻华大使馆曾在北京大学校史馆举办了“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纪念展”,当时展出了许多北京大学收藏的珍贵资料,但现在尚未整理公开。站在北京大学的立场上,我们应当充分整理本校馆藏中关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珍贵档案。而这些前辈学者们的档案、通讯和“科学报告”,都尤其值得被整理和集结,作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的“中方队员编”,以资学林。


左起:马学尔、刘衍淮、齐白满


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严瑞芳老师和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的陈诗闻老师在退休后都一直积极关注和支持对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研究,陈诗闻是刘衍淮的同学、著名气象学家李宪之先生的学生,但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前来会场,故委托严瑞芳老师代为发言。陈诗闻老师此前曾撰写《西北科考团和北大的三位学生》一文,刊登在2016年6月5日的《北京大学校报》上,此文后来被北京大学校友通讯录转载,但去掉了关于刘衍淮先生的内容。对此,两位老师都主张应该以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人物和事迹。她还表示:此前对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久,但一直是家属在努力,如今在朱玉麒老师的帮助下,相关研究获得了极大的飞跃。两位退休老师在收到《丝路风云》后,都十分感慨、感动,也提议考查团的中方团员所保留的珍贵地质资料等文献,都应值得尽快整理和发表。


珍贵地质资料



喀拉古尔的气象站


徐十周先生是徐炳昶先生的哲孙,也是1992年出版的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中译本的译者之一。在阅读刘衍淮的《丝路风云》时,他回想起自己90年代翻译斯文·赫定著作的过程。斯文·赫定书中的很多地名,在刘衍淮的日记中都能够相互对应。刘衍淮的日记不仅充满了生动的语言描写,而且所绘制的图画也让他想起在斯文·赫定书中所看到的各种插图。徐十周先生认为《他乡月明》中对北平的描述十分有趣,巴丁娜女士出生在加泰罗尼亚的中产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善良的情怀和心灵,所以她来到北京后,见到“人力车”等事物会感到十分震惊。巴丁娜的书中记录的许多现象也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她提到自己与刘衍淮在柏林相爱时,两人非常平等地挽着手,但在回到北平后,就变成了男人背着手走在前面,女人则带着孩子走在后面,这一现象即便在现在的21世纪,似乎仍有未变之迹象。此外,刘衍淮为进行气象观测,在荒无人烟而条件艰苦的地方驻留一两年,也让徐十周先生联想到了自己在青海当兵的经历,拥有这样的毅力与决心,刘衍淮先生是真正的英雄。


柏林大学时期的刘衍淮夫妇

上:巴丁娜(左3)、刘衍淮(左5)

下:巴丁娜(左3)、刘衍淮(左2)


蒋小莉博士是《他乡月明》中译本的译者,她在线上分享了自己翻译本书的过程和感受。她在2018年年底于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阅读到了此书英文版,不久便开始进行翻译工作。《他乡月明》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巴丁娜的日记,后半部分是附录,包括巴丁娜的家人们撰写的回忆文章,整个翻译过程十分愉快而享受。正如她在翻译后记中所说:“译罢此书,巴丁娜女士已宛如我心中的‘他乡明月’。”在翻译完成后,朱玉麒老师和刘衍淮的三位女儿都对译稿进行了审校,刘美丽女士校订了书后增加的英文部分,刘安妮女士比照家藏的刘衍淮在1930年后的日记对内容进行了校订,刘艾林女士则为本书提供了很多图片。蒋小莉博士感慨道,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看到的是刘衍淮、巴丁娜的充满爱的大家庭,日记中也传达了巴丁娜对家人的爱。自己身边的很多女性读者都在书中找到了共鸣,视巴丁娜为她们的精神榜样。很多非学术圈的读者,也通过这本书对中国西北科考团产生了兴趣。


台湾辅仁大学任教的巴丁娜


陈正洪先生专研大气科学与气象历史,在自己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的著作《气象科学技术通史》中,已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写入书中。陈正洪先生从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发展史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20世纪20年代后期对西北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自我觉醒的意识,而我们现在不可能回到20世纪上半叶那种纷争、割据的环境中,因此当时进行的西北科学考察的历史条件不可复制,西北科学考察的历史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更有价值。从气象学角度来讲,气象科学与观测本身具有不可复制性,仅仅相隔几年,现象和数据就会出现很大差距。20世纪20—30年代,竺可桢先生在中国东南地区设立了测量雨量的设备,而在刘衍淮的日记得以整理出版之前,同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气象科考数据是空白的。尽管在1904年,中国最初的现代大气科学数值预报计划就已提出,但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气科学获得重大发展时,中国仍只是停留在西学东渐的起步阶段。从刘衍淮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按照当时西方的科学观测流程进行布局、布站,和今日的方法基本一致,这在实践上填补了20世纪20—30年代大西北气象科学和历史的空白。除了气象科学研究,学界同样应该注意到刘衍淮对气象教育的贡献。当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有4位气象学先辈,刘衍淮和李宪之后来前往德国留学,归国后成为学者和教育家。刘衍淮培养的许多气象学专业的学生都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人最终牺牲在战场上,这些内容在将来都应成为气象学史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

黄文弼遗著,黄烈整理

文物出版社,1990年


秦素银研究馆员回顾了自己2017年在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策划“万里向西行——西北科学考查团九十周年纪念展”的心路历程。关于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此前中方公布的资料本身就很少,除了90年代出版的《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1927—1930)》,新疆档案局编《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撰写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等作品外,就是由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家属联合出版的《高尚者的墓志铭》、《“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等,可以说私人出版的书甚至比学术机构的研究要更多。目前,对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研究终于已经转向学术机构了。自己此前为了筹备展览,也阅读了徐炳昶、黄文弼和斯文·赫定的日记与报告,在阅读这些一手材料时,才能感受到当时的真实情形,并构思如何才能将这些真实的感观以展览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同时,她也希望学者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博物馆,在学者和机构的监督下,博物馆才能够尽快地整理、公开相关馆藏资料,以资学界利用。秦素银研究员谈到自己十分喜欢《他乡月明》这本书,自己作为一位女性、妻子、母亲,从巴丁娜的经历中感受到了她的很多勇气。巴丁娜克服了很多困难,最重要的是给她的丈夫和孩子带来了建康和幸福,也很坦诚的记录了自己对丈夫的失望,这让我们对回忆录的真实性更加确信。巴丁娜的日记也记录了他们在战乱中辗转的经历,我们只有知道了这些背后的故事,才可以明白刘衍淮的11本日记能够保留下来是多么的宝贵。


《丝路风云》稿件


李霞女士从出版社的角度,介绍了商务印书馆在未来出版系列图书方面的设想。她首先告诉大家的一个好消息是:《丝路风云》已经入选“2021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评选中大众类的第二部,这是商务每年从3000多种出版物中经过严格的评委遴选脱颖而出的,而短短两个月后《丝路风云》的重印,也证明了这本书所拥有的丰富的读者群。她说,《丝路风云》附录中的路线图、索引等内容,都使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刘衍淮的日记不只是一本日记,而是一本学术著作,这是朱玉麒老师所领导的整理团队的努力和成果。而“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将会是不同的学术团队以不同线索整理完成的系列作品,商务印书馆对此十分欢迎。商务印书馆近年在整理中国学术作品方面完成了很多成果,比如“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诸位学术大师的文集和全集等。商务印书馆希望通过系统化的出版工程,同时坚持与学界共同合作,使这些作品能够传世和传播。


《他乡月明》稿件


田媛博士作为《他乡月明》一书的责任编辑,向朱玉麒老师和蒋小莉博士表示了感谢。她提到自己此前并没有做过译作的责编,但在读到蒋小莉博士的译稿后,被其内容深深地感动,巴丁娜女士十分善于描写自己细腻的内心感受,这都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蒋小莉博士的译文也流畅、动人,促使她顺利地完成了此书的编辑与出版。


出版座谈会的最后,刘美丽女士也代表刘衍淮先生的后人感谢大家对两部书的肯定和尊重。朱玉麒老师以作家陶子为《他乡月明》所写的推荐语作为引言,进行了总结:


我们多么幸运,在《他乡月明》这本书里,看到一个异乡人为我们记录下一个过去世界里的中国、一个在外敌欺侮中的中国,但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中国。


巴丁娜为了她的爱情离开了她的祖国,但她在中国留下了如此重要的一份作品,我们应该感谢巴丁娜女士把她15年观感在笔下写成了“生生不息的中国”,而未来我们对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研究,也一定会从“再发现”走向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