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雅集21】陈海涛:精神与图像——敦煌北魏二五四窟中的华夏美学

发布时间:2018-05-18

静园雅集 | 第21期

2018年5月18日下午,“静园雅集”第二十一期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主题为“精神与图像——敦煌北魏二五四窟中的华夏美学”。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陈海涛博士主讲,北京三联书店编辑杨乐主持。

 

主讲人陈海涛博士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敦煌曾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并留下了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百年以来,包括洞窟壁画造像艺术、敦煌藏经洞文本在内的诸多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已有印象。

 

敦煌莫高窟

 

陈海涛博士认为,就中国艺术史而言,敦煌艺术的重新发现使得人们认识到,在中古时代曾存在不同于后来文人创作的公共艺术领域。僧侣、匠人以及作为供养人的豪门大族成为敦煌艺术创作三个紧密协作的主体,这些主体在敦化壁画中多有体现。就敦煌艺术的内容而言,石窟建筑、壁画、彩塑“三位一体”是其最大特色,且这些艺术作品充分体现出华夏美学精神。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供养人形象

 

随后,陈海涛博士结合具体实例表达自己的观点。图像与精神结合,可通过营建于北魏时期的二五四窟得以呈现。北魏二五四窟位于整个洞窟的中层,是一个典型的中心塔柱式结构洞窟。该洞窟建造的年代大致相当于北魏中期,即公元465至500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艺术创造最为活跃的时期。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内景 中心塔柱窟

 

整个洞窟分前后两室,前室壁画为佛教故事画,经学者们研究,以进窟后右手边为轴,观众会经历一个礼佛的过程。这个洞窟通过空间和时间变化呈现整个过程的面貌,透过佛教的“世界”观念,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整个洞窟的顺序。以中轴线为界点,观众会经过过去千佛、现在千佛和未来千佛的变化,使信众感受到从过去到未来的浩瀚过程以及千佛就在身边的意象。

 

而洞窟也很好地体现出一种空间属性,底层的夜叉等形象和中层的佛祖释迦前世故事描绘,以及上层的天宫及未来佛形象表现出完整的佛教对空间的构建。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内景

 

二五四窟在现存的洞窟中具有非常好的观看条件:在光线的设计上,洞窟有明窗和门两个进光口,使得光线能很好地进入窟内,方便信众观看壁画。中古时期强调“禅观”,即通过信众自己观看图像而获得信仰感受的修行方式,而这种洞窟设计恰好反映了通过“观看”进行宗教实践的模式。

 

主讲人陈海涛博士讲解现场

 

陈海涛博士认认为,对于这一洞窟的理解,还应联系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北魏在北方最大的威胁就是游牧民族柔然的侵扰。公元460年之后,柔然基本上控制了西域地区,而敦煌作为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成为了北魏防御柔然的前哨。自公元470年开始,敦煌多次受到柔然的进攻。此时的敦煌同时受到西域文明、南方吐谷浑、北方游牧文明和自身华夏文化等多重文明的影响。多种文化在此交错,使之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一个多彩纷呈的时代。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这种多元文化亦体现在石窟中。

 

在这样纷繁的历史背景中,莫高窟艺术也表达出一个将敦煌各族凝结为一个共同体、以慈悲反抗绝望的意象。透过二五四窟,我们可以分析出其具备的三个具体主题,亦即“慈悲能承载”、“智慧能沟通”、“美能成就”。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南壁东侧 《降魔变》 北魏时期

 

接下来,陈海涛博士回到二五四窟的论述中。该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营造出了复杂而又精确的构图设计,并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壁画 《萨埵太子本生》 北魏时期

其中描绘了“舍身饲虎”的故事

 

以“舍身饲虎”这一主题故事为例,它讲述了古印度有王子三兄弟到山中去游玩,看到母虎产下几个虎仔,但因母虎极度虚弱无法捕食饲养幼虎,三兄弟便生施舍之心。其中最小的王子萨埵愿以自己的肉身帮助母虎,在支走两个王兄之后,他趴在母虎边等待被捕食。但母虎太过虚弱,无法爬起,萨埵便以竹枝刺破自己的颈部,使老虎舔食血迹后再去捕食萨多。最终,当两个王子察觉出异样返回寻找时,萨埵只留下一堆白骨。国王和王后在得知小儿子舍身之后,便在其舍身的地点建立一座佛塔,以此象征萨埵成正果。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壁画 《萨埵太子本生》 局部 虎食萨埵

 

这个故事是在佛陀为众弟子说法时,解释一座佛塔的来历时讲述的。以此故事,佛陀以萨埵为自己的前世,而以众弟子为小虎,表达自己不断舍身普度众生的愿景。这个故事是对慈悲精神的表达,结合临摹、还原创作过程以及联系相关学术研究,我们能对这幅画作产生更为充分的了解,形成可行的研究。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壁画 《萨埵太子本生》 局部 攻击的魔众

 

陈海涛博士表示,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在寺观公共艺术创作兴起后,匠人绘画对画作气势营造的风格特点。而在这幅画作中,更表现出类似西方几何学的绘画特色,同之前华夏的绘画传统非常不同。与当今观众欣赏画作不同的是,在中古时代,石窟画作是满足信众修行与供奉的作品。因而在画作中会体现出图像和精神观念的结合,从而形成非常复杂的绘画结构。就具体分析而言,我们也可看到诸多华夏美学因素如“化干戈为玉帛”、“相由心生”等。

 

“舍身饲虎”中回环曲折的运行之势

 

陈海涛博士最后表示,通过数字化分析解构与重新研究,我们可将静态的画作变为动态加以研究和呈现。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