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石窟考察笔记之一——从兰州到金昌

发布时间:2021-01-12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宗教传播交融的交通之路。古代印度佛教翻越帕米尔高原,沿着河西走廊持续地传入中国,对中古时期华夏世界的生活方式、文化景观、信仰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今甘肃境内,古代的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的众多佛教石窟寺遗存,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更是佛教东传的历史见证。2020年秋,第九期邀访学者在文研院驻访期间,发起了河西石窟考察的动议。10月16日至24日,在第九期邀访学者、敦煌研究院丁得天老师的组织、筹划下,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带领文研院第九期邀访学者从兰州出发,穿越河西,最终抵达敦煌,主要考察了沿途的佛教石窟寺遗存。本次考察,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韦正教授担任学术指导。


本次考察的成果,我们将通过文研院微信公众号陆续向读者推出。首先推出的是李鸣飞老师于考察途中所记的笔记,为读者了解考察全过程提供了一份极具现场感的记录。回程后,笔记经作者整理,又经丁得天老师校订。因图文较多,我们做了一些删减,分成三篇发布,此为第一篇。李鸣飞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研院第九期邀访学者。



河西石窟考察笔记之一

从兰州到金昌




兰州:

甘肃省博和甘肃省考古所的吐谷浑大墓出土文物

10月16日


早上8:30首都机场起飞,十点半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乘坐大巴进城,机场距离城区竟有70公里之遥。盖因地形所致,兰州在峡谷中,没有足够面积在靠近城区处兴建机场,只能翻过山脉另寻平地。


12:00入住兰州大学的萃英大酒店,13:00出发去吃君乐牛肉面。果然好吃。从牛肉面馆直接乘地铁前往甘肃省博物馆,14:15抵达。二层是丝绸之路展,三层是佛教展。参观省博的时间太紧了,今天的重头戏是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匆匆看了一遍三楼的佛教展,15:00在博物馆门口合影,然后去考古所,三点半到达。考古所的邓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吐谷浑墓出土的文物和壁画。这座墓的主人是弘化公主的第三子慕容智。根据墓志记载,年代应该为663年。弘化公主及其长子和次子的墓曾经都被盗过,而慕容智的墓没有被盗,非常珍贵。不过,目前还没有发布简报或考古报告。


首先到壁画修复室,有一幅壁画是完整的,一栋两层的楼式建筑,主体是红色,屋顶,门钉是黑色,每扇门上有四排门钉,每排有五个。二层屋顶中间有一个葫芦形状的黑色装饰,葫芦上下两个肚上各有一个小圆圈。文物尚未发布,不能拍照,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吐谷浑墓墓室甬道


其他的壁画都已经成了碎片,等待修复。之后到了陶俑修复室,正在修复的是三个骑马俑,其中一个似乎是正在吹奏乐器的骑俑。这些佣内部都有金属骨架,因为生锈膨胀,导致陶制的俑破裂。棺盖上的冥巾,现在能看到五排大象,每一排有五只,相邻的两排大象头的朝向不同。大象是深蓝色,织物是土黄色,大象排成一队向前走,非常写实逼真,象牙的颜色是玉色,很漂亮。



墓中出土的织物正在修复,据称出土共多件,有的穿在墓主人身上,有的卷着放在墓主人旁边。我们看到了一件似乎是贴身衣物,比较小,上面有团花凤鸟,衣角有神兽的形象。随葬品有笔、墨、纸,一沓纸似乎是写字用纸,但目前能看到的部分没有文字,放在小漆盒中,目前还无法揭开。


出土的腰带非常漂亮,一条腰带扎在身上,蹀躞扣上有非常漂亮的回身射虎造型,狩猎造型(骑射的骑士和周围的三只动物),猎羊造型,胡旋舞造型,一只手勒住野兽的脖子,另一只手举着匕首插向野兽背部的猎人造型,奔鹿造型。周边都有花朵装饰。还有一条更宽的腰带据说放在棺床上,蹀躞扣铜鎏金材质,上有镶嵌宝石的圆形基座,宝石已经送去分析了。


吐谷浑墓出土腰带


吐谷浑墓还出土了铠甲,铁片锈蚀在一起,在铁皮的孔洞中有皮绳和丝绳的痕迹。铁甲出土时放在棺床上。棺椁为杉木,相对于墓主人的身份来说似乎有一点薄,外面裹着麻布制成的冥巾。


之后,大家看了张家川马家塬战国晚期墓出土的车。木质的车轮车轴和车身已经朽坏,只有车轮和车身上贴的青铜饰片和金属的轴套还在。饰片主要是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形状,中间有卷草纹。此外有大角羊,据说是马家塬的典型图案。随后,我们又到考古所库房看了张家川马家塬的其他文物,最棒的就是车的装饰件和墓主人身上的配饰。仓库中有刚出土时的照片。墓主人头上的帽饰、耳饰,以及腰带、臂饰有大量的青绿色、红色的宝石和大片的金饰,色彩非常鲜艳。张家川马家塬是2006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曾经在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展出过。


五点一刻,从考古所出来,大家都大呼过瘾。只可惜没有看到吐谷浑墓的墓志。丁老师看到过墓志,据他介绍,墓志主要是汉文,还有一种无法识别的文字。不知道是不是鲜卑字?或者是吐谷浑新发展出的文字?汉字记录墓主人的身世。新见的吐谷浑字不多,似乎并非双语。



临夏:

炳灵寺169窟和临夏的大拱北

10月17日



我们租了一辆车,正式开始河西之行。韦正老师昨天晚上赶来兰州,作为学术顾问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我们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前往炳灵寺。炳灵寺在兰州西南方向一百多公里处,以前去炳灵寺需要先到刘家峡水库,然后坐快艇到炳灵寺码头。今年十一期间刚刚开通了可以直接到达炳灵寺的公路。


10:50进入炳灵寺景区。炳灵寺位于刘家峡水库西侧小积石山大寺沟,小积石山是红色砂砾岩堆积而成的山体,上面有很多层层叠叠的沟渠,和麦积山的山体形态非常相似。炳灵寺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名字,如灵岩寺、龙兴寺,“炳灵”是藏文音译,翻译过来是十万佛珠的意思。炳灵寺最早开凿于西秦时期,我们看到的第一个窟就是西秦的1号窟,但是这座石窟已经在地下十米处了。北魏开凿的2号窟位于半山腰,也只能遥望窟门。3、4、5号窟都是唐代石窟,壁画为明代嘉靖年间重绘。其中,3号窟内的塔也是嘉靖时所建。4号窟是初唐造像,5号是盛唐造型,风格有所不同。6号窟是北周时期的,韦正老师说佛像后来改造过,身体和头部为后来重塑,但足下的衣纹是北周时期无疑。细看坐像最下面的衣纹,如花瓣状,果然有些特别。


炳灵寺6号窟


8号窟是隋朝窟,表现的是维摩诘经变中文殊问疾的场景,下方有两排供养人。9号窟是吐蕃时期,壁画的衣饰非常特别,穿着小短裙。


炳灵寺8号窟


10号窟的佛台出现的较晚,壁画中菩提树的形象是重要特点,这种菩提树北魏未见,北周到隋多见。据韦正老师介绍,出现佛台之后,佛身变小,窟门加高,改变了窟的结构。11号窟与之类似,但树似乎是椰子树。


      

炳灵寺10号窟、11号窟



16号窟位于下方15米处,被水库淹没。17-47号窟都是盛唐时期的摩崖浅龛。韦正老师提出,炳灵寺非常重要。因为长安没有石窟,只有造像。此外,麦积山山体坍塌过于严重,目前没有找到唐窟,而敦煌距离长安太远,洛阳造像与长安又属两个不同系统(洛阳带有南朝风格,而长安造像相对粗糙)。所以要了解长安造像,最重要的资料是炳灵寺和广元的造像。


70窟也是唐代开凿,但内部造像为明代重修,壁画也为明代重绘。74号窟造像应为北朝,唐代的小龛见缝插针地开在造像的衣襟上。125窟是南朝风格,人像清瘦,二佛并坐,有二菩萨、二力士,力士被介绍牌略略挡住。不知不觉时间飞逝,所长建议我们直接去看169窟。169窟是炳灵寺最重要最早的石窟,要爬长长的木梯才能上去。石窟在山体一个巨大的凹陷之中。很可惜,169窟不允许拍照。


炳灵寺169窟


169窟之内有大量壁画和造像,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西秦时期的,还有少量北魏、北周的晚期造像。因为此窟有确切纪年(420年),所以此窟成了石窟造像断代的标尺。根据题记,建弘元年420年重修此窟,因此初建的年代应该更早。东壁造像身上的纹饰显示出龟兹风格,背光有奏乐者,乐器既有龟兹,也有汉地的。佛像后上方有十方佛、三世佛等题材的壁画,下方和外侧有供养人像和比丘像,有一个拿着莲花的女性供养人像非常清晰。


东侧壁有一幅比较特别的双层壁画,下层菩萨线条粗犷,似乎早于420年。壁画中的大量女性供养人的形象,让人忍不住猜测古代贵族女性是否在供养佛僧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一部分自我价值。


西壁石壁上有雕刻的石胎立佛、泥胎立佛,南壁还有千佛像。石壁上有唐代的木梁,大概唐代在这里修筑了悬空寺或修行之所。距离169窟往北十几米的岩壁上还有一个较小的洞窟170窟,里面保存着明代的木质悬空房屋,内有北周造像和壁画,是僧人修行之所。侧壁的北朝造像之下还有明代的大黑天壁画和藏传佛教高僧像。169和170之间还有一些塑像,这两个窟之间原本有三层木栈道,但是似乎后来都毁于火灾,现在还能看到烧黑的木制栈道残存。


炳灵寺169窟外景


时过午后,我们匆匆看过整体迁移卧佛之后,就前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吃午餐。离开炳灵寺之后,韦正老师又在车上给我们讲解了炳灵寺169窟的地位。169窟是典型的早期石窟,云冈则是稍晚石窟形成的关键。韦正老师说,我们要站在河西望云冈!


下午五点多,到达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大拱北。大拱北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噶迪忍耶派清真寺,是以清初皈依的祁静一的陵墓为中心建立的清真寺建筑群。祁静一曾提出过以儒诠经的主张,因此该寺的建筑风格有明显儒家特色,其中也有藏族风格的壁画。祁静一的陵墓“永久亭”是一座结合了伊斯兰圆顶的八角亭建筑,建于康熙五十九年(1719)。大拱北的正门是后来重修的,不过保留了原来的造型。参观大拱北结束,前往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园中圆餐厅吃饭,丁老师告诉我们:甘肃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


大拱北永久亭




武威:

天柱山、武威市博、雷台汉墓到金昌三角城

10月18日



昨天夜里十二点四十到达天梯山脚下的民宿“大隐”。今早七点半起床,民宿老板准备了丰盛的早餐,野蘑菇非常美味。早上九点到达天梯山石窟,这是始凿于北凉的石窟。根据韦正老师介绍,当年为了修建黄羊水库,天梯山石窟在上世纪进行了整体搬迁,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保护意识有限,搬迁时把石窟的中心塔柱搬走,对石窟造成了损害。保存下来的材料主要存放在甘肃省博物馆,只展出了少部分,后来敦煌研究院出版过一本资料集。



黄羊河水库


现在的天梯山石窟景区就位于黄羊水库旁边,石窟群分布在龟山之上。因为山名吉祥,面对水流,既有合适的条件,又符合风水要求,因此沮渠蒙逊选择在此开凿石窟。现在能在原址看到的只有唐代的大佛窟。讲解员说佛像为释迦佛,石胎泥塑,中间的佛像原本通体鎏金,不过现在鎏金已经看不到了。壁画大概是明清绘制。根据清代地方志记载,佛像本来是有木质阁楼罩着的,后来木楼藏经阁等被烧毁。韦正老师告诉大家,石窟首先要从外部观察。大型造像窟也被称为大像窟,绝大部分大型佛像是唐代所建。此种大型佛像在武则天时期臻于极盛,与其看成是佛像,不如看成皇帝像。这种佛像大部分是坐相,倚坐多为佛像,菩萨多为交脚坐。弥勒上生时为菩萨交脚坐,降世后倚坐,武则天将其用作政治宣传,认为自己是弥勒的化身。


这座天梯山的大像窟是弥勒佛倚坐像,左右各有三座造像。这种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的七座造像组合多为唐代所建。这座佛像经过晚期重塑,领口处衣襟交叠,并不符合佛像右袒的造型惯例。佛像左肩挂着袈裟的兽形衣钩,力士臂上的兽面都是非常典型的唐代特征。



天梯山大像窟


昨天从临夏到武威的过程中,穿过了乌鞘岭的漫长隧道。乌鞘岭是河西与内地的分界线,海拔大约四千米,是古代从河西进入内地的天然屏障。武威天梯山到长安之间有空间上阻隔。武威是河西的前沿和中心,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由于武威位于祁连山和乌鞘岭之间,往西北为巴丹吉林沙漠,既是匈奴右臂,又深受内地影响,因此从西域而来的艺术风格最早来到武威。西域的影响在张掖的金塔寺、酒泉的文殊山、敦煌都有,但都晚于武威,盖因当时武威为政治中心的缘故。


炳灵寺、麦积山的艺术风格,照韦正老师的原话,是“从武威(漫过乌鞘岭)漫过去的!”,而内地的造像艺术风格也影响到炳灵寺,进而影响到武威及以西地区。


天梯山陈列馆中有壁画的图片。北凉时期的壁画非常独特,这种绘画风格明显受到西域影响,与克孜尔风格相似。下面这幅画眼睛的形状,上眼睑平画,神情慵懒,项圈,圆形大耳铛,印度式细腰,整体红色,高光非常明显,衣饰独特。丁老师说,像现在的新疆人。



下面这幅壁画双手合十,胡跪姿势,旁边有大朵莲花,这是受西域影响的早期壁画的特点。菩萨像下面有手持拂尘的大梵天(或是帝释天,不好判断)。到了北魏,壁画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容貌神情、衣饰姿态、飘带的形态都非常不同。


   


匆匆看过天梯山陈列馆,再度出发。11:30到达武威市文庙,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彭春凌老师正在武威文联挂职,跟我们在文庙会面。彭老师也曾在文研院驻访。文庙原本是武威市博物馆,现在武威市在新城区建了新的博物馆,把大部分文物都移了过去。在等彭老师来的过程中,韦正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文庙的建筑特点,包括怎样从柱、梁、桁、斗拱等细节分辨建筑的等级和时代特点。文庙现在还保留了高昌王世勋碑,正面和一侧为汉文,背面是回鹘文。碑非常宽大,高度并不高,碑额也特别宽大。



《高昌王世勋碑》



《高昌王世勋碑》碑额


文庙旁边有一座西夏博物馆,主要是为收藏汉文、西夏文双璧的《重修护国感应寺塔碑》而建。这座碑是番汉合十掌中珠等字典发现之前,最重要的研究西夏文的资料。离开西夏博物馆后,前往新修的武威市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三层是新布展的天梯山石窟展,其中有复原的中心柱塔。


二层是武威的基本陈列展。元代历史上,发生在武威的最重要的事件是凉州会盟,但并没有太多相关文物留下来。盖因阔端在蒙哥汗上台后就失势,元代甘肃主要安置投靠忽必烈的察合台后王,文化并不发达。社科院明史研究室的赵现海也在凉州研究院挂职,中午赶来一起吃饭,相谈甚欢。饭后前往雷台汉墓,著名的马踏飞燕出土地。铜车马是当地居民无意发现的,当时认为是不太值钱的铜器,因此随意收集起来,现在已经不能知道当时的摆放位置。



据韦正老师说,墓葬用砖,开始于东汉,此前都是挖深坑。由于深坑墓无法进入其中,因此无法绘制壁画。砖墓室出现之后,才逐渐出现了墓葬壁画。雷台汉墓最初发现被认为是东汉晚期,但后来出现的铜钱似乎又表明晚至魏晋。不过韦正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合葬墓,首次修筑后,很可能又再次打开合葬过,完全可能跨越东汉晚期到魏晋。韦正老师进一步讲解说,东汉魏晋时期河西出现了大量三室墓,因为是内地大族大量逃往河西。三室代表了中国古代院落的基本形态:前室为院,中室为堂,后室为寝。到十六国时期,三室墓越来越少。雷台汉墓的墓室呈方形,屋顶由四面挤成。据韦正老师介绍,考古发现的墓葬一般都不会做成圆顶,中国人似乎有宗教上的排拒心理。韦正老师继续发挥道:由于砖墓的发展,砖建筑与死亡相联系,地面建筑到南宋、元代才开始用砖制造,主要是为了战争防御。


16:00左右我们离开武威市,17:30到达金昌市的三角城遗址。金昌市文广局领导和当地媒体在高速路口迎接,带我们去三角城。在前往三角城的路上,丁老师介绍说,金昌市是新兴的工矿业城市,主要是镍钴金属开采加工,工业基础雄厚,而第三产业还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现在也在持续加快发展特色精致的文旅产业。金川区当地也很重视三角城遗址的保护,早在丁老师青涩的研究生时代,三角城村就愿意拿很多钱来建一座遗址展览室,后来在村内新建了金川区博物馆,丁老师也参与和见证了这项工作。到达三角城遗址,金昌市洪市长与金川区的张区长一行全程陪同我们考察了三角城遗址。



三角城航拍


我们首先看了墓葬群。根据讲解员的介绍,大约有五百多座,大部分墓葬头朝东南,脚朝西北,死者身下铺白灰、芨芨草,上面放死者尸体,其上再铺芨芨草,然后封土。绝大部分是单人葬,只有五座合葬,有的单人葬仅有一婴儿。规格较高的墓葬在中央,边缘为规格较低墓葬。有的尸体被烧过,有的尸体被涂红或者涂白,大约有十五座,是规格较高的墓葬。据称,墓葬群中共有五种葬法,为蒙古人种。死者头部附近距离地面二三十厘米处陪葬陶罐。墓葬中有大量动物尸骨,羊骨较多。陪葬品总共出土两千余件。墓葬群附近有两座房址,两个祭祀坑,其中有乳牙刚刚萌发的婴儿颌骨。


三角城遗址在墓葬群的西南方向,距离墓葬群不远。虽然已经升级为“国保单位”,但文保碑还是市级。城形状是不规则的多边形,三面环水,城门朝东南,城西北有房址。城的时代下限大约是汉代,此后没有发现遗物。离开三角城遗址,我们去了金川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