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石窟考察日记之二——从永昌到酒泉

发布时间:2021-01-12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宗教传播交融的交通之路。古代印度佛教翻越帕米尔高原,沿着河西走廊持续地传入中国,对中古时期华夏世界的生活方式、文化景观、信仰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今甘肃境内,古代的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的众多佛教石窟寺遗存,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更是佛教东传的历史见证。2020年秋,第九期邀访学者在文研院驻访期间,发起了河西石窟考察的动议。10月16日至24日,在第九期邀访学者、敦煌研究院丁得天老师的组织、筹划下,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带领文研院第九期邀访学者从兰州出发,穿越河西,最终抵达敦煌,主要考察了沿途的佛教石窟寺遗存。本次考察,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韦正教授担任学术指导。


本次考察的成果,我们将通过文研院微信公众号陆续向读者推出。首先推出的是李鸣飞老师于考察途中所记的笔记,为读者了解考察全过程提供了一份极具现场感的记录。回程后,笔记经作者略加整理,又经丁得天老师校订。因图文较多,我们做了一些删减,分成三篇发布,此为第二篇。李鸣飞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研院第九期邀访学者。


河西石窟考察日记之二

从永昌到酒泉



永昌:

塔龛、长城、圣容寺、西路军,童子寺才是重点

10月19日



早上8:00出发,九点前到达花大门石刻。这里是西夏、元朝的塔龛悬葬遗址。根据丁老师的介绍,这样的塔龛悬葬遗址在张掖马蹄寺最多,应该叫做摩崖佛塔。与金昌花大门石刻形制相同,在山壁上刻出塔的形状,在塔身上开龛,在龛中放置存有舍利的泥制佛塔,也叫擦擦,武威孩母寺出土了近四万件小型泥制擦擦。



花大门石刻


我们爬上山腰,进入最大的一龛看了看,里面还有现代宗教活动,放着一台录音机播放经文,自然还有现代制作的佛像和贡品。墙上刻着挺有现代感的马。塔龛悬葬遗址旁边是明长城遗址,这段长城保存的很好,还有很长一段女墙。文保碑上写着汉长城遗址,但根据当地文保工作者的介绍,这不是汉长城,也不是里面包着汉长城的明长城,就是从里到外的明长城,因为在后来调查的过程中,在北边的山岭上又发现了汉长城。



文保碑显示为汉长城,
但当地文保工作者介绍实际为明长城




10:00到达丁老师研究的圣容寺。南朝到唐代的佛教文献中记载了一位叫刘萨诃的高僧,预言在这里会出现一座佛像,并把佛像的完整性和国家的治乱相联系。或许是东汉、三国战乱和司马氏代曹摧毁了天命论的力量,因此在这座山上出现一块类似佛身的岩壁之后,多朝政府都试图给他加上一个佛头,以此论证本朝政治权力的合法来源。因此这座融合了佛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的佛像就得到了官方认可和较大范围的传播。回到车上之后,大家围绕在丁老师、韦老师、渠老师周边开起了小型讨论会。丁老师在文研院做内部报告时的主题就是“番禾瑞像”,这次各路学者亲自见到瑞像和周围的地理环境,立刻有了现场感,生发无数感受和观点,提出了刘萨诃与南朝的关系、北凉与南朝的关系、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佛教传入河西的路线、番禾瑞像信仰与政权合法性的关系等多种思路。丁老师感叹自己的研究有考古学科的局限性。我们说,并非如此,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然而也有自己的天命。现代学术研究有时候会被迫符合现实要求的天命,作为对抗出现了学术研究主动与现实关照划清界限的状态。



圣容寺航拍


11:00到达永昌县博物馆,重点在于看番禾瑞像。博物馆中的几尊佛像,中间一幅造型最有特点,很可能是其他几尊像的摹本。佛像胸部的“之”字纹,手握衣襟一角的姿态,衣襟的纹路等都有明显的印度特点,肩宽腰细,肌肉感明显。其他的像时代较晚,上述特征则没有那么明显。



永昌县博物馆藏佛像

11:40登永昌钟鼓楼。钟鼓楼是一座明代建筑,也是国保单位。钟鼓楼有三层,实际上只是鼓楼。登顶之后视野非常开阔,东望一望无际,是我们来的方向;南望是一直陪伴我们的祁连山;西望是焉支山;北望是一座很近的山,据当地文保工作者介绍说是武当山,当地人称为北武当。看地图,永昌在祁连山脉的山谷之中。


12:00到达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红西路军是在长征之后向宁夏中卫、河西永昌、新疆哈密一路西征,试图联系苏联的一支军队。西路军在永昌与二马军队鏖战,几乎全军覆没。


下午17:00到达张掖民乐县童子寺。童子寺石窟群共有八个窟,是丁老师专题研究的十六国时期石窟群,原本只是县级保护单位,在地方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去年(2019年)升级为国保。坐落在两座小山之上。



童子寺


1号窟在南侧山体上,石窟坐东朝西,有很大的中心塔柱,中心塔柱前半部分大概有三米左右塌陷了,但后半部分还很完整。这种带有中心塔柱的佛教石窟,基本都在隋之前。中心塔柱四面均开一佛龛,较早时期的中心柱佛龛不分节(如克孜尔),后来逐渐分为三节。中心塔柱和龛壁之间顶端为拱券,使石窟显得更为高大。中心塔柱原本的含义是放置舍利的佛塔,祭拜方式是转塔。石窟逐渐汉化之后去掉了中心塔柱,因为汉地佛教对于转塔的接受程度不高,更乐于叩拜佛像,因此中心柱去掉之后,佛像逐渐变大。在石窟北侧窟口处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五层壁画,最外层是清嘉庆年间的西游记壁画,粉本来自苏州,有趣之处是大部分画的主人公是孙悟空而非唐僧。北壁窟口处暴露出一块最底层的壁画,壁画是南朝化风格,有“上品…修行”,“莲华见佛合掌往(?)失时”“遇善…教今”等字样。


3-9号窟在北侧山体中,各个窟有狭小的通道相连接,最重要的是8号和9号窟。8号窟里有一个巨大的中心塔柱,根据中心塔柱的体积来看,似乎窟原本应该更大,此窟也是坐东向西,往西有一拱券顶的通道,韦正老师推测通道之前也许还有前室,但坍塌了,因此可以认真考虑进行窟前发掘,并且表示如进行窟前遗址发掘,他愿意来帮丁老师一起做工作。8号窟中有四层壁画,最表层也是西游记题材,还有藏传佛教壁画,写着“胜境”“洞天”等题记,应该是清代壁画。通道北侧还残存了一丁点底层壁画,保留了供养天人的半张面庞和颈部,能够看到印度风格的眼睑,还能看到残存的发髻。丁老师对这指头肚儿大的壁画极为宝贝,珍而重之地向我们展示和介绍。



北侧山体的3-9号窟外景


9号窟也是中心塔柱石窟,南壁窟口也有保存下来的早期壁画,面部特征非常明显。此外有度母、明王明妃双修和千手千眼观音像。从石窟中出来后,我们登上山顶去看扁都口,空气中有燃烧秸秆的气味,扁都口不是非常清晰,但顺着河道看过去,还是能够找到山口,远处是祁连山,顺着山口继续往前就是河西到青海的捷径大斗拔谷。



从山顶向西望去,可看到远处的扁都口


离开童子寺,前往民乐县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是明清时代的水陆画和民乐地区汉之前和明之后的文物。



张掖:

马蹄寺和风景最美的金塔寺

10月20日



昨晚21:30应邀去参观私人开办的金山博物馆,看了毛主席陈列馆和农耕文化陈列馆两个展馆。毛主席纪念馆里主要陈列毛主席画像和像章,门口摆满了献给博物馆的花圈。农耕文化陈列馆其实是老物件陈列馆,除了各种农具之外,还有勾起了所有人的童年回忆。


今天要去的金塔寺是一个在山上很不容易去的石窟寺,因此出发前先给金塔寺的文管人员买了新鲜的羊后腿、牛脊。9:00出发,10:00到达马蹄寺。一进马蹄寺景区的大门,就有很多类似于花大门石刻的塔龛,不过塔的形态更为清晰。丁老师认为塔龛悬葬这个名字不太合适,他称之为摩崖佛塔。


由于千佛洞的管理员现在兰州培训,千佛洞不能参观。我们只在8号窟门外看了看里面的中心塔柱。看过了天梯山、童子寺,大家对中心塔柱已经比较熟悉了,这个中心塔柱比较直,分三节或四节,与敦煌相似,时间较晚,大约是北朝。中心塔柱分节实际上是由印度式塔转变为中式塔的体现。8号窟下面有一座元代风格的塔,丁老师介绍,塔顶飘带上扬,是元代风格,飘带往下大约是更早的西夏的风格。


马蹄寺的1-4窟是比较著名的,四窟全都是坐北朝南。我们先看了第4窟,但窟旁没有编号,工作人员把第4窟称为第1窟。这个石窟比较宽,比较高,是汉化的标志。窟内有千佛壁画,但已经严重剥落。敦煌中心塔柱后面会有涅槃像,寓意人终归涅槃,内地石窟已经不常见。石窟内侧壁各有一比较扁平的塑像,或许与中心塔柱并非同一年代。中心塔柱龛内的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佛像服饰有“之”字纹,却并非右袒,把不同年代的风格放在了一起,不知道是经过晚期改建还是来自新疆风格,时代难以判断。胁侍菩萨的花冠保存的很好。马蹄寺石窟也不允许拍照,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第4窟中心塔柱一佛二菩萨塑像



接下来韦老师带我们直达第1窟。韦老师对第一窟的热爱主要是因为这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中心塔柱窟的大像。佛像的衣服表现出羊毛织物的质感,虽然已经重装过,但阶梯状的衣纹保存得很好,是典型的犍陀罗风格。然而犍陀罗风格并不凸显身体线条,秣陀罗风格衣服轻薄,体现人体曲线。此佛像是犍陀罗和秣陀罗风格在内地的结合。因为加固,此窟前室的人字披已经看不到,但韦老师认为此窟一定有人字披前室,中心塔柱旁与窟壁以券顶相连,时间应早于敦煌。


第1窟中心塔柱大像


第2窟的中心塔柱与第一窟截然不同,直上直下,分节,与窟壁直线连接,与第8窟相似。壁画表层是明代所绘,题记和画都很清晰,有立体金线修饰,非常华美,与法海寺壁画相似。但壁画也是层层相叠,韦老师和丁老师热烈地讨论到底是五层还是六层。


第3窟是一个比较小的石窟,正面和两侧各有一龛,没有造像,正面和西侧龛中有画像。西侧的画像引起了韦老师和丁老师的讨论,因为衣饰纹路很密,并不常见,到元代衣饰线条密,然而这幅壁画的衣襟挂在莲台上的衣纹,胁侍菩萨像腰细腿长,应该是北魏时期。


马蹄寺石窟有一个巨大的中心塔柱,以前我以为这是一座石窟内的三间大庙,但经过韦正老师的解释,中间的部分是中心柱!从左右两边进去可以绕着中心塔柱走一圈,窟壁和中心柱壁布满佛龛,没有壁画。韦正老师和丁老师认为这样巨大的石窟和中心塔柱应该是元代所开,并且认为到元代,佛教石窟的艺术性已经大大降低,因其思想资源已经枯竭之故。然而我想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总是要降低艺术性的,艺术性在宗教发展到较高程度的时候就不再是辅助而是阻碍。 



马蹄寺石窟外景


看过这个巨大的石窟后,我们驱车前往金塔寺。路上看到了非常美的高山草甸景观,到山脚下,大巴车上不去,我们步行大约四十多分钟,气喘吁吁。14:30来到了海拔2700多米的金塔寺石窟。金塔寺石窟位于大片针叶林之中的一座棕红色岩壁上,坐北朝南。东窟石窟内部的中心塔柱非常巨大,是早期石窟中少见的,韦老师认为可能是十六国时期开建的,因为只有当时才有如此大的力量。到北魏之后,重要的工匠都去了平城、洛阳。石窟现存的只有中心塔柱所在的石窟,窟顶为覆斗式,目前看不出之前有没有前室。中心塔柱分为三节,上面的V字型飞天,是早期的飞天表现形式。佛身衣褶是犍陀罗式的,能够看到比较厚重的织物感。中心塔柱北侧的佛像两侧胁侍者亦为佛(从袈裟判断),东侧佛像头像改为比丘,但身上仍穿着袈裟,侍者不符合佛教规则,似乎说明是比较早的造像。西侧中层佛像旁边有一个小人儿,穿着露背装,低腰丁字裤,微露半臀,光着两条腿,大家纷纷开玩笑说,这是不是工匠的小玩笑。


西窟的中心塔柱比较小,覆斗更加明显,但造像更有特点,中心柱西侧中层的造像游戏坐,非常有名。上层的伎乐天形态生动,下层佛龛上有火焰中的六角形摩尼宝珠。佛龛北侧的菩萨宝冠与云冈相似。

 


金塔寺西窟中心塔柱


东侧佛龛上的弥勒倚座,是已经下生的姿态。下层是佛龛和左右两侧的菩萨,但北侧的菩萨穿着天王盔甲。佛龛上亦有火焰中的六角摩尼宝珠。中心塔柱东侧覆斗上的壁画造型非常独特,面庞有希腊风格,手托博山炉,现在没有资料可以与之对比,很可能比造像年代更早。南侧佛龛之上已经变成了头戴尖帽的藏传佛教形象,显然是重装的。


金塔寺所在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近五点,我们离开马蹄寺,前往酒泉。

 


金塔寺石窟外景



酒泉:

酒泉博物馆、华美丁家闸、西凉大墓到文殊山

10月21日



昨晚21:00到达酒泉宾馆,韦正老师的博士生马铭悦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是一个聪明可爱、机灵勇敢的小姑娘。周伟驰老师晚上在微信群里提供了关于金塔寺东窟东侧露背丁字裤飞天的解释:露背飞天,网上有人说为提婆达多,释迦牟尼堂兄阿难的哥哥,犯五逆(欲害释迦牟尼、分裂教团等)之罪,佛预言其下地狱,或权且如此示颠倒相,但将来会改正成佛。故此像将其如此塑法,具有一定喜剧效果。


早上8:40到达酒泉博物馆。酒泉博物馆非常气派,表现出完全不缺地儿的气概。一开始我们看了两部小电影,第一部介绍酒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是以地为幕的地幕电影,首次见到;第二部是3D电影,以介绍文物遗址为主。


酒泉的早期文化以马家窑和四坝文化为主,马家窑文化影响范围很广,从青海到甘肃,从兰州到酒泉,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四坝文化更为有趣,有很多小动物形象:鹰形壶,鱼形埙、三只小狗方鼎(原件在甘肃省博物馆)、人形舞蹈罐(本馆一级文物)。


酒泉博物馆藏三狗纽盖彩陶方鼎


佛爷庙湾遗址出土文物主要是西晋和唐代的。西晋时期大量内地的世家贵族逃至此地,因此发现了大量西晋墓葬。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砖也是莲花、兽面、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了巴彦诺尔。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化的题材,如骑射、纳凉、进食、牛车,还有一些历史题材,譬如子期听琴、伯牙抚琴,还有麒麟、神鹿、神羊、鹦鹉等,画得非常生动。


敦煌佛爷庙湾遗址出土兽面图画像砖


10:00到达肃州区博物馆,这里的镇馆之宝是两座石塔。北凉和北魏的两座塔排在一起,比较起来看非常有趣。北凉的程段儿塔上为七重相轮,然后是城堞,其下为覆钵。覆钵的造像为一佛七菩萨,佛为交脚弥勒,为上生弥勒,塔身有经文,下层塔身有神王像。这座塔有明显的印度风格,但也已经一定程度汉化,因此覆钵部分已经大大缩小(印度式塔的覆钵为塔的主体,没有塔身,犍陀罗地区已经开始发展塔身),符合中国人对塔的认识。这座塔的时代与天梯山北凉石窟时期相同。


程段儿造像石塔


北魏的这座曹天护塔非常有名,已经完全是中国的楼阁式塔,与北魏时期石窟的直上直下分节石窟中心塔柱非常相似。在渠老师的追问下,韦老师解释了中心塔柱演变的最后阶段:玄奘取经归来后,设计寺庙,高宗要求把塔身移到别院,因此中心塔柱消失,大约是移到了窟外,不再是石窟寺的中心。不过塔窟分离有一个过程:第一个阶段塔在寺庙之前,塔大寺小;第二阶段塔在寺旁;第三阶段塔在寺后。


曹天护造像石塔


11:00到达丁家闸壁画墓,从砖筑的长长甬道下来之后,到了墓葬的前室。丁家闸5号墓是魏晋墓。墓内不允许拍照,但考古公众号有一篇文章中有图片,比现在我们看到的更为清晰,以下图片均来自该公众号文章。墓葬分为前后两室,前室通壁绘满壁画,后室壁画不多。前室四面墙延伸上去,形成覆斗顶,四面挤顶,在方形藻井上汇聚,藻井有莲花图案。


丁家闸五号墓示意图


墓室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藻井是天,上部是神界,中部和下部是人界。四壁最上端中间各有一龙头,是装饰的套路。现在保留下来的壁画上层最为清晰,下层磨损最为严重。东壁有东王公,西壁为西王母,北壁是天马,南壁有玉女和神鹿。东王公头戴像三根毛的顶冠,头顶有三足乌,坐在像树干的昆仑山上。东王公的形象出现较晚,细节并不丰富,主要用云纹填充画面。东王公之下是乡野劳作的场景,由于中间是前室正门,因此房屋位于门的两侧,这一面壁画很多地方已经不清楚,南端还能看到清楚的羊、野鸡等,下层已经完全看不清楚,从考古公众号上的图片上看是厨房陈列的用具和储存的肉类。


前室藻井


西侧墙壁上是西王母。西王母的形象历史更为悠久,侍从更多。有侍女、九尾狐、三足乌。西王母头顶上有蟾蜍。人界西壁为主人居住的堂屋,在西王母图下方,这似乎也说明西王母图这一面是整间墓室最重要的部分。主人面朝南跪坐在屋檐下的平几上,戴着进贤冠,手持麈尾,衣纹为汉式,身后两人立侍,女侍者举着华盖,男侍者捧着食器(?),壁画中心是摆着食器的高几,南侧有三位起舞的女子,发髻飞舞,旁边还有两个翻筋斗的杂技者,南端有四人一组弹奏乐器的乐伎。


  

西壁人界主人生活场景壁画


南壁的玉女的形象像是早期的飞天形象。其下有人在穹庐中,旁有网和鸟,是商汤捕鸟,去掉三面网的故事。又有山峦丛林和羊。韦正老师总结,这说明神界的形态是人界的翻版。南墙北墙人界均是农耕劳作图,劳作者均高鼻深目,显然西来的内地大族雇佣当地人劳作。


农耕劳作图,劳作者高鼻深目,明显为胡人形象


11:50到达李暠墓,写着西凉王陵,但其实并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这是李暠的墓。门口有一座修得很气派的建筑,但似乎因为游客不多,基本废弃了。这座墓坐西朝东,墓道大约七十米,左右各有六个耳室,非常少见。因为两次被盗,耳室中已经空无一物。墓道原本是土石,现在给墓道外侧修了砖墙进行保护,也为了美观,但在墓道末端留出一段原来的样子。到墓门前有一个方形空间,为原本的砖结构,左右有一个耳室,北侧大南侧小,耳室和墓门之间各有两块画像砖。墓门为半圆形,上面中央有一块方形的画像砖,左右各有四块长方形的,上面似乎还有一排。半圆行墓门往里还有一小段甬道,到一方形墓门,这段甬道上还有画像砖,画像砖大部分已经看不清了。但原本的位置仍然可见。


我问韦正老师的学生小马墓门前的这段空间叫什么,她说就叫甬道。我问她,那么半圆形墓门到方形墓门之间那一段呢?她说也叫甬道。我告诉小马,我翻译的蒙文考古报告中,这种拱门到里面方门的部分叫颈部,小马大惊失色摸着自己的脖子问:这个颈部吗?我说是的。


这座墓是前后二室结构,前室两侧有耳室。后室东侧有横着的棺床,韦正老师说这很少见,一般棺床都是在左右两侧,这样在最顶端是比较少见的。据说因为清理墓室时泡了水,朽坏的棺木在水中漂起来被清理了,因此现在没有棺椁,但有人骨保存在别处。


西凉王陵规格颇高,墓深20多米,甬道长达72米


15:00到达文殊山石窟。文殊山有四座比较重要的石窟,两座在后山,两座在前山。我们先到后山,看古佛洞K1。此窟因为之前失火,前室不存,保存到现在的后室已经熏黑了,能看到明清时期的堆金壁画。万佛洞K10保存更好一些,中心塔和窟壁连接的券顶布满几何图形组成的藻井图案。中心塔柱不分节,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佛龛,上面绘制着堆金佛像,应该是明清所绘。西南角的图案与克孜尔非常相似,一位手持长柄香炉的仙人,肌肉线条清晰,但因为长柄香炉,认为应该是唐代所绘。


文殊山石窟航拍


K32窟是文殊山最重要的石窟。此窟坐北朝南,表层壁画主要是明代所绘,西壁上有很清晰的明代歇山顶建筑,正脊很高,连接戧脊的部分向内凹入一块。券顶有一排头脚相连的瑞像,左手下垂接引,右手握着袈裟一角,脚踏莲台。但是这些壁画年代很晚,而瑞像信仰到西夏之后似乎不再流传,且这些瑞像身后的背光没有表现山崖,因此又与番禾瑞像有所不同。东壁是一整幅完整的弥勒下生图,但画面的布局实际上是一座寺院,最下端是寺院外侧的长廊,往上三进空间,表现地非常写实。然而浙江省社科院陆蓓容老师评价说这些画太差了,艺术性方面完全不值一提。韦老师总结:这些只是工匠的作品,甚至不是画匠,最可取的是对明代建筑的真实表现。我理解大约就是在墙上画了一幅明代寺庙楼盘效果图,添上一些人像增加一点真实感。这幅明代壁画在上世纪末曾经被一位考古实习生(出于对北魏的热爱)抠下来一块,露出下层的北魏壁画。大家对他这种行为,内心感情都非常复杂!“明清文物就不用看了”和“破坏文物就是我的仇人”激烈斗争,所有的文物都有被保护权,但某些文物是否比其他文物更有被保护权,真是一个魔鬼的提问!南壁东侧有一幅元代的坛城,东南角有畏兀字题记,在东北角和西北角下部还有很多畏兀字题记。另外还有很多汉文的清代题记。原本我以为这些应该是元代和明清的畏兀字蒙语,没想到查了一下论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回鹘语题记,而且证明畏兀字回鹘语在明清时期仍在小范围使用,最晚的一条晚至康熙五十二年,刷新了我的认知。


K32窟中明代建筑壁画


最后一个K37窟是文殊山最小,但也是最棒的一个石窟。石窟西壁有上层的千佛,下层的立佛,中间的主佛、胁侍菩萨和一个戴着进贤冠的供养人。这位供养人是男性,穿着白袍,侧着身,衣袍向后飘舞,在佛像丛中相当独特。为了画这个供养人,把原本该画成立佛的一个佛像缩小,变成了千佛之一。


K37窟供养人壁画


供养人身后就是主佛和菩萨,两位菩萨身姿优美,手持佛尘净瓶等物,很不符合佛教规矩,按照韦老师的金句:“不合规矩的,年代很可能比较早”(所谓的早,指的是十六国到北魏前期,晚指的是北魏后期及之后)。孟老师给加了半句:“不合规矩的,要么早于北魏,要么晚于1949年”。顶上是非常美的V字形飞天,美到引发“血案”。陆蓓容在此窟过于激动,心潮澎湃,气血翻涌,下山之后(鼻)血洒文殊山。丁老师关切地说:明天榆林窟,后天莫高窟,你可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