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参加文研院《我心归处是敦煌》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9-10-24

2019年10月,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回访母校。10月22日下午,樊老师受邀参加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研院)主办的“文研读书”活动,就新出版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同校内外资深学者探讨交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资深教授叶朗,文研院院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郝春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韦正,以及该书作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参加讨论。活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杭侃主持。数百名校内外师生聆听了讨论。



樊锦诗先生与邓小南教授


樊锦诗老师与文研院有着深厚的渊源。2016年9月,樊锦诗老师受邀担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后的首位邀访学者,同彭金章老师一起来院访问,在举办论坛和讲座的同时,也将“千年敦煌——敦煌壁画艺术展”带回校园。近年来,樊锦诗教授回访母校时必探访静园二院,对文研院的发展十分关心,“来这里就像回家一样”。当天下午活动开始前,樊老师还与正在文研院开展驻访研究的第七期邀访学者亲切合影。



樊锦诗先生发言


本次“文研读书”活动,围绕《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邀请考古学、历史学、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探讨樊锦诗老师在石窟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领域的杰出贡献。在引言阶段,樊锦诗教授结合自身在敦煌数十年奋斗的心路历程,重点阐述了石窟考古与文物保护两方面的内容。在石窟考古方面,她指出,要做出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不仅需要研究者具有清晰的全局规划,还需要考古、历史、艺术、理工等多学科专家的跨界合作。在文物保护方面,她呼吁社会应进一步加大文物和遗产地的保护力度,为文物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


叶朗教授


从选题策划到书的最终出版,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一直关心着这本书的写作。他高度肯定了该书的价值,并表示,该书不仅描绘了樊锦诗个人的人生图景,还描绘了敦煌莫高窟守护者这一光辉灿烂的群体及其追求永恒价值的“莫高”精神。这种精神追求为敦煌莫高窟人的人生注入了一种神圣性,也必将照亮每个读者的心灵。“在莫高窟工作的人,能待在那里就是贡献”,郝春文教授感念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甘于寂寞、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取得了一大批举世公认的原创性成果,从而掌握了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导权。此外,他们还勤奋探究,以新的技术记录,为考古报告开创了新范式。后辈学者应以他们为榜样,继续将敦煌学研究引向深入。


顾春芳教授


接下来发言的韦正教授是宿白先生的弟子,他长期奔走于石窟考古一线,对西北地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深有体会,因而极为感念樊锦诗老师的工作。他指出,石窟考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并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顾春芳教授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自己与樊锦诗教授的密切接触与交流经历。她认为,这本书记载了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更呈现了敦煌莫高窟研究的发展史。一代代莫高窟人为保护这座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甘愿献出自己的一生,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更多年轻人阅读此书,让难得的莫高精神在我们的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韦正教授


邓小南教授着重分享了樊锦诗教授与北大、与文研院的密切渊源。樊先生是文研院建立后的首位特邀访问教授,其关于莫高窟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题论坛在学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反响。正如樊锦诗本人所说,敦煌莫高窟的事业是一步步摸索、试探、总结出来的,一代代莫高窟人在守护和研究敦煌的事业中耗竭了毕生心血和精力,最终使莫高窟的考古和保护工作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樊先生与文研院第七期邀访学者亲切合影


“母校北京大学的精神和学风滋养了我的一生,使我始终不忘报效祖国,不忘所从事的敦煌石窟事业责任重大。”樊锦诗教授秉承母校精神学风,为敦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奋斗了五十余载。文研院也将持续秉承“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宗旨,发挥多学科交流互动的平台优势,与敦煌研究院开展密切合作,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作出贡献。


撰稿:周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