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举办第十一期邀访学者欢送会

发布时间:2022-01-03

2021年12月27日,文研院举办了邀访学者总结会和送别联欢会。从蝉声渐消的初秋到寒枝雀静的隆冬,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6位学者在静园度过了充实而又难忘的驻访生活。


第十一期邀访学者与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最忆神仙会,初逢久慕名。

静园新学侣,上舍老童生。

敷坐论经史,负暄聊世情。

登程挥袂别,笔下有风声。


岁末,在文研院第十一期邀访学者的总结会上,七十三岁的著名宋史学者、上海师范大学虞云国教授用这首小诗来总结他的驻访感受,他动情的说:

我退休已经十年,可以说已久在学术体制之外,感谢文研院在遴选上的不拘一格,接纳我来驻访,让我在北大和各位优秀的学者再做“同学”,切磋问学四个月,此之谓“静园新学侣,上舍老童生”。


在同期驻访的学者眼里,活得似乎比年轻人更有激情的虞老师,堪称后学的典范。他的笔耕不辍,反思史家责任的勇气与担当,参与讨论时的犀利与直接,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这样的榜样,也因为有“学侣”之间不分学科、不分老幼、自由探求问题的风气,四个月的时间转瞬而过,大家在离别时都流露出不舍之情。



总结会现场

十一期邀访学者赠送文研院签名册页


院长邓小南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希望将文研院养成一方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天地,能够真正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建成一种天真纯净的清新风气,让学者们畅快呼吸,感受到学术真正的希望和力量。”当下所处的特定环境提示着我们,文研院身负之责就是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开出一股风气,酿成一股潮流。长路漫漫,任重道远。如何使各人文社会学科有效地交叉互动、如何深耕有关核心议题的国际交流、如何不负学界的期待,这些都仰仗着各界学人的多方支持,尤其依靠邀访学者的合力帮助。



李天钢老师在总结会现场


随后,邀访学者畅所欲言,各自回顾驻访期间的点滴感受。在许多老师看来,文研院是涵育思想的地方,是纯粹开放的学术空间。依托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家都有丰硕的收获。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近期专注于《马相伯全集》的编订工作,驻访期间,他充分利用北大图书馆丰富的电子资源,为《马相伯年谱》补充了许多新的材料,使这项工作得以在静园划上句号。他也举办了多场讲座,主题涉及传统知识的近代转型、近代佛教学中的华梵融通等,在此过程中,他接受北大不同学科学人的回应与批评,这种思想的激发帮助他从尚不完备的思考中,逐渐理清和明晰了学术方向。此外,他还注重历史 “现场”,游历了北京的多处近代文化史迹,从中寻求灵感,“我一直觉得从事明清以来的学术研究,需要复原那种‘场景感’”。



陈少明老师在总结会现场


文研院的跨学科交流环境,让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教授感到“收获超过预想”。四个月里,文研院面向驻访学者的常规内部交流就有三十余场/次,这样密集的讨论是一般学术机构没有的。他坦言:“哲学研究中较多抽象的思考,而我本身对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次在文研院听到许多有意思的研究,而且有具体的细节,无论是清代徽州农民的排日账,元代官员的选拔,或是西方古典校勘学的源流,还有颇具想象力的虚拟‘梁武帝时代’的终结,等等,都带给我很多启发。” 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家齐老师眼中,文研院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或许是“困惑”——在跨学科的交流中,来自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新知不断地刺激着他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追寻,另外文研院还邀请许多名家举办不同主题的讲座,应接不暇,“越听不懂的讲座越想去听”。


文研院动静相宜,将思想激活与深耕扎根于北大丰厚的学术土壤上。无论是在二院举办的讲座论坛与内部研讨会,还是在北大各院系的授课、讲座平台上,多样的学术活动议题丰富、精彩纷呈,在活跃北大学术氛围的同时,也推动了基础研究的传承与发展。驻访期间,兰州大学杜斗成教授为考古文博学院带来了四场系列讲座,系统介绍了丝绸之路上各个传播中心佛教石窟艺术的特点;陈少明教授深度参与北大哲学系的学术活动,担任“严复讲座”、“虚云讲座”这两项高端讲座的主讲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三校的哲学学人还围绕陈老师倡导的“做中国哲学”举办了专题工作坊。



杜斗成、虞云国老师在总结会现场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老师长期从事回鹘文献学研究,应北大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邀请,他为外院梵巴专业师生开设了13讲的回鹘语课程,通过对回鹘文文献的介绍与选读,让同学们基本掌握识读回鹘文文字和阅读回鹘文文献的能力;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苏杰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将西方书志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文献学的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他的推动下,著名西方古典学家、英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奈杰尔·威尔逊(Nigel Wilson)教授于11—12月间,以线上方式为中国师生带来了四场精彩讲座。以该讨论为契机,北大历史学系、西方古典学中心、英语系的中青年教师,还在文研院发起了“中西写本学比较研究”工作坊。



第十一期学者午后院中畅谈


在温暖和从容中,文研院留给大家许多难忘的回忆。学者们或在此读书思考、撰作文稿,或彼此切磋、随意闲谈,或把酒聚会、引吭高歌,这些都是学术生活不可或缺的滋养方式,也激活大家重新理解为学与为人。敦煌研究院武琼芳老师对此感慨颇深,在这里不仅学到知识,也在虞云国、杜斗成等前辈学者身上看到他们令人仰慕的品格,“他们让我们年轻的学人看到了日后希望成为的样子”。而三五学人,常于午饭后围坐在文研院的后院负暄琐话,天马行空,谈天说地。日光把老树虬曲盘空的枝干投影在院墙上,仿佛激发了苏杰老师的诗思,遂有 “论学南北客,訚訚聚一堂。岁寒庭柏劲,院静架书香”这样的诗句流淌于笔端。以宋代交通史名家的曹家齐老师娴于音律,近年来醉心于古琴曲相关问题的探讨。他在北大期间,结识了北大中文系、艺术学院的众多“知音”。曹老师在文研院的报告从琴曲传承入手,探求元明之际遗民的一段心史,而报告的尾声尤其独出心裁——他邀请友人带来一曲琴箫合奏《关山月》,让一席听者感受到传统中国士人的流风余韵。在他的带动下,同期学友苏杰、赵灿鹏见贤思齐,也各买了一管箫初拾乐事。于是在静园二院的走廊里,工作的间隙常能听闻抚琴吹箫的袅袅余音。诗思、乐律与弦歌,也许这不期然的、预想之外的收获,反而让我们重新思考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想起古人从容涵泳的生活态度与雅俗兼备的艺术追求。在当下日益制度化、格式化的学术环境中,文研院这样的氛围格外引发大家的共鸣与思索。



邀访学者切磋音律

赵灿鹏、曹家齐、苏杰老师(由左及右)


当被问及用一句话形容文研院时,虞云国老师说:“文研院既是亲切的家园,又是学术的港湾。”这种认同与信任从哪里来?在最后的发言里,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老师谈了他的感受。一定程度上,做学问就是拜师,就是找到学习的表率与典范。但从师与拜师并非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怎样的学识与经历孕育了此种境界与风范。另一方面,所谓“批评即为师”,在学术交流中,只有坦诚真挚的批评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理解。文研院的理想就是要让学术回归本质,让文研院成为一个学者们可以在此尽兴尽情地表达观点的地方。在朝夕相处中,大家既找到了自己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的滋养和人格的力量,同时也不分老幼,彼此之间实际是一种相互为师的关系。对于文科研究来说,没有相互为师,就难以回到学者的真性情,也就没有真正的好学问。


 

 

文研院新年晚会现场


当晚的联欢会后,本期邀访学者将“登程挥袂别”,回到各自的工作单位。但正如社科院经济史所缪德刚老师所写的随笔,在他的心里,短短四个月留下了这样的印迹——“那年在那地走过一段路,和一群身上有光和能发光的人”。




更多相关学术活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