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忆静园佳日,别风雨故人——文研院举办第十二期邀访学者欢送会

发布时间:2022-07-03

2022年春季学期,17位中外学者相聚燕园,成为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第十二期邀访学者。由于奥密克戎冠状病毒引发的北京疫情,本期邀访项目的开展,曾遭遇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部分邀访学者两次搬家,五月中又经历长时间的校园封闭管理。但面对外部形势的紧张,文研院同驻访学人一道,共同建设了一个有温度、有情义的集体。大家以极高的学术热情,坚持线上与线下并行开展学术活动,思想的碰撞更甚于常时。非常时期也给这一期驻访生活打下了特殊的烙印,有学者形容自由的讨论为“如切如磋,往往得意而忘形”,而值闲暇时的放松,则“又作长夜之饮,其潋潋而未央;曼声放歌,有恍然遗世之志。”将别之际回首,大家的共同感受是“美好得不真实”,是“恍如梦境”,也是“像桃花源”。正如王明珂老师所言,经此一番共患难的岁月,几个月前还素不相识的大家在文研院都成了“风雨故人”,相信也会是未来学术道路上的莫逆之交。



四个月转瞬即逝,大家又将复为五湖四海之客。6月27日下午,文研院举办欢送会,同第十二期邀访学者亲切话别。借由一段视频,院长邓小南老师回顾了这一期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与调整。而让人感动的是,在学校“不进不出”、围墙封闭的日子里,反而打破了彼此精神上的“围墙”壁垒与隔膜,让大家成为相互勉励、更加凝聚的集体。“在非常时期,文研院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将学术交流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在特殊条件下,又该如何融校内学者与邀访学者为一体,真正做到‘近者悦,远者来’?”答案或许就在这一期学者和我们的共同思考,共同坚持之中。大家坚持深耕沃土,研学不辍,也以彼此之间的坦率真诚、携手相助,回馈文研院以极大的精神财富,为学界在封闭之下探出一条开放之路。第十二期邀访项目刻印着文研院六年来的足迹,这一期虽然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更体现出新的可能,代表着新的开端。



第十二期邀访学者欢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著名历史人类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明珂已于五月末结束访问返台,他以线上方式,重回二院111会议室的大家庭之中。他原本申请于2020年春季学期来院驻访,因疫情爆发而搁浅。此次克服隔离的诸多不便,终于成行,给文研院的学术共同体以特别的感动与鼓舞。访问期间,他围绕酝酿已久的一项新研究计划“社群、历史与文明”,在北大发表两场公开演讲,介绍其学术观点,吸引了北大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史等多学科的师友到场聆听,报告厅内出现了久违的座无虚席的盛况。他也特别称许文研院所选拔的学科多元、地域多元乃至年龄多元的驻访学人群体,以及营造的讨论氛围,不仅让他“接触到了许久未接触到的年轻学术激情与现实关怀”,也鼓舞着这些年轻的学者以开放的眼光对待人文社会领域的其他学科与主题。日本早稻田大学山部能宜教授在佛教唯识学、新疆壁画及出土梵文写本研究方面具有国际影响,此次辗转太原、北京,经历近一个月的隔离,成为2020年以来首位到访文研院的外籍学者。驻访期间,他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学术共同体,和文研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梵巴语专业的同仁开展密集的交流。自成立以来,文研院始终致力于推动学术的中外交流。在时隔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后,两位海外学者的恢复到访,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王明珂先生为北大师生作题为“三星堆的启示:历史与文明反思”的讲座


山部能宜、罗鸿教授参加文研论坛“龟兹石窟寺研究:考古·历史·美术·文献”


文研院不同代际学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激发,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感受。在资深的考古学者、原陕西省考古所所长焦南峰老师看来,中青年一代学者展现的思想活力,以及院里浓郁的学术氛围,让他仿佛又重返年轻,“感觉这里任何时刻的交谈,都在讨论学术问题”。通过广泛地聆听报告,参与讨论,他也反思过去的研究更多的立足于传统的考古类型学、地层学的二重证据法,希望汲取多学科的滋养,未来能够更多地走向理论与方法的突破。著名历史学者、中国宋史学会会长包伟民则认为,“文研院唯一的中心就是为学术服务”,在当下的学界极为可贵。而这里汇聚的许多青年才俊,扑面而来的新知,也造成一个时时促人奋进、拒绝固步自封的环境。在后辈的心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前辈们的学问境界、道德文章,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们。武汉大学的美国史学者杜华坦陈,他是带着学术研究中的一些焦虑来到文研院的,但过了几个月后,焦虑慢慢消减。他回忆起同王明珂的聊天,“立场的左右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所追问的是否是一个真问题,必须明确你做学术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棒喝带给他极大的震撼。让人类学者赵丙祥印象深刻的,同样是这样一种前辈们虚怀若谷、坦坦荡荡的境界。在三月参加的“邓广铭藏书捐赠仪式”上,他深刻体会到北大几代师生赓续学术传统的努力,在邓小南、王明珂、焦南峰等老师身上,他也感受到这一批学人对学术精神的传承。这样一股清流,昭示的恰是“如果没有为他人做贡献的心态,就做不了有格局的学问。”


何晋老师带领邀访学者参观燕园


 

邀访学者参观“北京大学考古一百年考古专业七十年”展,焦南峰老师为大家讲解展品


欢送会前,邀访学者于二院地下空间参观“清流汇聚、沃土深耕:文研院纪念展”


在文研院,大家结识朋友,畅谈学问,在不经意间打开研究的局面,也获得北大校内外丰富学术资源的支持,得以推进新的研究计划。西北大学的梁云目前正在陕西雍城从事发掘,他在考古工作站参与视频连线,分享了他的感受:“在文研院的经历,是我从来没有过的、跟其他学科的学者朝夕相处时间这么长的经历,特别是疫情高峰期的一个月,彼此的感情比考古队的队友还要深厚。”本期学者不仅有常规的学术报告会,更自发组织了周三的非正式沙龙,交流非常深入。在此过程中,梁云和赵丙祥关于早期中国历史的讨论,在考古学、神话学与古史研究之间打通了一扇窗,至今让两人津津乐道。意犹未尽,赵丙祥正在计划下半年赴梁云的发掘工地。驻访期间,梁云所倡导的“《史记》的考古学解读”项目一经提出,便得到文研院的全力支持,召集了专题恳谈会,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经由文研院牵线,他也同北大梵巴教研室的同仁座谈,希望在中亚考古方面引入语文学的资源。文研院的滋养是多方面的。对从事佛教文献学研究的罗鸿而言,此次访问要面对众多过去不太熟悉的学术领域,最初有些不适应。但他调整自己,很快融入了大家的讨论,并从中找到了一些突破原有研究的契机。如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魏正中教授合作,借助考古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推进有关龟兹石窟的研究。会上,他用音律优美的梵语朗诵了迦梨陀娑经典史诗《鸠摩罗出世》中开篇的一段,诗中赞颂喜马拉雅“没入东方和西方的海洋,绵延如同大地的量杖”,而文研院就像喜马拉雅山横亘在这里,既是一把量度的尺子,也是沟通的桥梁,“思想的激荡,是山与海的碰撞。”


中青年学者自发组织了“周三非正式沙龙”


疫情之下的“困学”经历,最为难忘。欧树军、包慧怡、谷继明、盛珂、陈文龙等人的发言,都回顾了那段时间里在动荡中感到温暖的瞬间:那些封控期间的彻夜长谈、困境之下彼此的关切与支持,北大对“人”的尊重,等等,支撑着他们渡过难关。驻访之初,历史学者刘清华与教育学者陆一被推举为邀访学者的“班长”和“副班长”。在疫情紧张之时,他们做了许多内外的沟通工作,也坚定地表示愿意同文研院的团队一起同进退,共患难。临别之际,两人代表大家说了许多心里话,既饱含感激,又引人深思。刘清华回忆道:“疫情中,因为我代表这个集体,更多地与邓老师、渠老师带领下的行政团队沟通,我也更能感受到北大在患难时期给我们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口号或要求。邓老师、渠老师从来不下要求,都是把日常的学术教育和关怀,看上去漫不经心,却又让我们感受到处处有所作为、有所担当。在面对搬家的重大决定或者决定去留的时候,邓老师有时候跟我沟通到半夜,渠老师每天最早到院里来商量这些事情,这让我们触碰到了北大精神的核心。”他真诚地感谢北大,感谢文研院和驻访的每一位同仁。陆一的感受是相似的:“文研院非常以‘人’为中心。在这里,通过互相之间的交往,可以更深的理解学者们的为人处世,明白他/她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对什么问题开展研究,做这样的学问。大家可能有不同的年龄、专业和活跃之处,但是作为活生生的人可以互相认识,卸下很多制度性学科体制留下的套路性的东西。我做教育学的研究,对‘人’非常感兴趣,因此收获非常大。教育学中,纽曼有这样一个‘真正的大学’的理念,我本人虽然历经不同大学的学习,但是我认为文研院才是真正的大学。”


邀访学者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交流


本学期荣新江、王奇生、朱玉麒、陆扬等北大学者深入参与邀访学者交流


渠敬东老师在校园闭环管理期间,与留守在校的邀访学者共同度过,彼此相聚的时间可说是前所未有。临别之际,他感慨说,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文研院也曾讨论过中止邀访项目的方案,但是老师们的执著,使这一期完满地坚持到最后。“坚持”的意义,只有共同经历过,才能体会。患难见真情,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你有心去观察真正的一个人,有心去观察一个真正的学者对生活的应对,对学问的执着和探索,或者对一群人怎么在一种非常压抑憋屈的生活状态中寻找快乐,你有所发现,这都是真正的学问。”这短短的几个月,似乎超越了机械的日常时间,似乎让平日里引以为忙碌的那些借口失去了理由;恰恰是燕园的草木与自然,是我们身边可爱的付出着的人,也是我们所获得的闲暇与心灵的自由,让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凸显出来。这段岁月,这群人的身影,会长久地铭刻在我们的生命里,帮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舒展,饱满,有力量。


 

 

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在静园二院留影



  

邀访学者临别赠言


欢送会前后,已经有数不清的欢宴、告别、留言、合影。离别总是伤感的,大部队簇拥着送到静园二院门口,再有小部队送到校门口,目送上车。可耳畔已经响起新的约定,不论是焦南峰和梁云“欢迎大家来陕西看我们最新的发掘成果”的盛情邀约,还是“毕业旅行”的提议,我们都有理由期盼,重聚就在不远的将来。一切正如刘文飞老师在会上朗读的自己创作的《文研院谣曲》的句子:“从明天起/文研院就成了一段回忆/直到我们/再一次踏进这座山门/回忆在那时将被惊动/像二院枝头的灰喜鹊/像二院保安小弟吹奏的埙音/一起隐入燕园蓝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