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今年春季学期,即使是在疫情以来的特殊岁月中,也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时期。国内,社会热点频出;国际,局部热战突发。时代的变动透过疫情的阴霾,拨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四月以来,北京疫情趋紧,文研院邀访学者项目一度面临中辍的艰难选择,是本期学者同仁的坚持与相互砥砺,陪伴我们一同走过了这段“困学”生涯,邀访学者项目得以圆满收官。疫情期间,校内外学者之间的热情互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近悦远来”所激发的学术活力,也让我们对变动时代人文学术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洞察。6月27日,文研院如期举办了邀访学者欢送会,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及本期学者同仁对驻访生活进行了总结。邓小南老师的发言,是对本期邀访项目的一次特殊记录。
第十二期邀访学者欢送会现场
我们文研院邀访学者第12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刚才的视频(点击此处查看),让我想到以往一位邀访学者的留言,尽管仅仅五个字:“要走了,不舍”,却让我们萦绕心中一直难忘。
从3月7日本期首批学者来二院,到今天整整16周。相信这些日子里,各位都积累了万千感受。现在正逢学校毕业季,今天的总结欢送会,群里也有朋友开玩笑称之为“毕业典礼”。各位都知道,欧美一些大学的毕业典礼被称作commencement,既是毕业,也是新的开端和出发。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的感觉。
▴在疫情特殊时期,十二期邀访学者同仁、文研院工作人员线上合影
今天主要是听大家的想法和意见。我先开个头。
记得有一次闲谈中,大家说到真诚的“真”字。我就沿着这个“真”字说点感受:先要说的是,有些事情本来真没想到:我们这一期遇到的问题,过去没有遇到过,但我们在无意中也开出一些“史无前例”的“创举”:首先,学者们是陆续到校,陆续离校,欢迎会、欢送会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其次,我们本来担心活动多了影响各位安排,没想到还有了周三晚上青年学者自行组织的“非正式沙龙”;另外,没想到本期邀访学者有的彼此没有在二院见过面(像山部老师和包伟民老师),但整体上大家对12期的认同感却很深;而且,在学校“不进不出”、围墙封闭的日子里,没想到反而打破了彼此精神上的“围墙”壁垒与隔膜,成为相互勉励、更加凝聚的集体。
▴王明珂先生与同期邀访学者交流学术
挑战面前,各位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学者。我们多次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多次线上线下交流意见,来来往往中,感受到大家的真挚与坦诚。资深学者像王明珂老师、焦南峰老师、刘文飞老师、包伟民老师,在年轻人面前,都是坦坦荡荡、虚怀若谷;山部老师经过隔离周折,来得虽然晚,融入却很快,一时没有见到叶少勇,却在二院遇见了罗鸿老师;上周一学生助理的毕业典礼上,中文系同学说到硕士论文经过赵丙祥老师指导,受益匪浅。
▴赵丙祥老师与中文系石子萱同学合影
疫情下,我们希望能够“沃土深耕”。王明珂老师组织了“历史叙事的功能”读书会,谷继明老师组织了“五行大义”读书会,陈文龙老师参加了《宋史·选举志》读书班。即便疫情紧张,我们的内部报告从来没停。首次改在线上报告的,是欧树军老师;盛珂老师则是第一个重回二院来做报告。
重重不确定的压力之下,二院的各类活动都透着真情,也出现了不少以往罕见的场景,留下难忘的点点滴滴:刘清华老师为同事义务理发,以渠老师的水墨画充当围布,正像“人在山水中”;各位有阳光下的南侧小院儿叙谈聚会,有讨论会后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有进不了学校的小谷老师和小汪老师在校外海淀桥“接头”,也有姜守诚老师线上组织的陈文龙评陈文龙……王明珂老师称封校期间是“一个月更紧张的防疫隔离加上更密集的学术交流宴聚”。陆扬老师在燕京学堂毕业典礼上总结一个学期的煎熬与体悟,他说尽管情况艰难,文研院来自各地的学者都是in high spirit,让他深受感染。
邀访项目是否要中止,我们曾经两度交换意见。距今天五周前的5月23日,也是周一,当天中午跟班长刘清华和各位沟通之后,下午开了线上线下的全体会。无论走还是留,各位首先想到的是工作需要和学术安排,我们也迅速做了应对调整。梁云老师临行前留言说“生命就是一段旅程”,旅程中一定“要有光”,回西安后,很快奔赴一线,工地瞬间“步入正轨”;杜华老师说到“学问之真谛与学术之神圣”;包慧怡老师赠给我们一首诗,其中说,“在静园,永恒并不比一日更悠久”……这种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让我们深受感动。
▴离京后的梁云老师,第一时间奔赴考古工地
▴焦南峰老师代表十二期邀访学者同仁向文研院赠送秦汉瓦当五枚,并现场讲解
大家入校时间未半,就想到赠送文研院“瓦当”。瓦当体现着悠久,象征着圆满,也是长远的留念。从赠予天传的集体签名T恤,到摆放在中厅那淡雅精美的兰花,都连带着特殊的记忆,是我们12期独有的印痕。
办文研院,北大对我们的希望,就是带给今天的学界以希望。“希望”来自纯洁干净,来自畅快交流,来自让学人得以学海徜徉、自由思考的精神家园。我们这期有来自文学、史学、考古学、哲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过去大家熟悉的是同行交流,圈子内谈心;现在我们来自人文社科的四面八方,聚在一起,不仅有知识的多元、视野的拓宽,更有思维方式的碰撞激荡和多方面的深切感触。
▴“困学”燕园时期,邀访学者在二院花园雅集,把酒言欢,畅谈学问
坐在中厅、聚在小院,畅饮欢言中,不经意的交谈,更加深了彼此的“缘分”。刘文飞老师特别提到“不同代际之间学者的交流”;山部老师用“热闹”和“友好”来概括在文研院的经历;陆一老师说,疫情更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优秀学者与学问的关系,如何在学问中漫游、在学问中生活,思想与人生如何展开……王明珂老师则是说,在看似平淡的时光中,“感触到许久未感触到的年轻学术激情与现实关怀”。
这16周,也让文研院经历考验,让我们有了不同以往的收获:我们意识到“共同体”三个字的深刻意味,相信“相聚也是力量”;我们想到和各位在一起,文研院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在非常时期,如何将学术交流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在特殊条件下,如何融校内学者与邀访学者为一体,真正做到“近者悦,远者来”。我们大家共同的坚持,不仅是为了特定的一期,也是希望能给“封闭”下的学界探一条开放之路。
▴邀访学者夜访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图书馆
各位即便离开,也是永久的“文研之友”。我们希望以后再聚:山部老师还会留在二院;焦老师、梁老师合作的《秦汉考古与文明八讲》还没讲完;陈文龙对包老师的采访尚未结束;包伟民老师筹备的研讨会还要再开;刘文飞老师已经计划再来,主持我们期待许久的多语言诗歌朗诵会。
迎新会上我们曾经说,12应该是个圆满的数字;天干地支、春秋四时,12是一个阶段的流转,是万象更新的开始。本期邀访,遗憾的是,没能为各位提供圆满理想的研究环境,也没能去西南、西北实地考察;但我们12期真正体现出新的可能、新的开端。《周易》64卦中,“既济”和“未济”本是结束的一对,也是互补的一对——天道循环,大道至简,有理想与期待就有希望。
▴邓老师代表文研团队赠送十二期邀访学者纪念品
最后,我代表文研团队,感谢班长、副班长和本期各位老师的积极支持,也希望听到各位的意见和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