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深度|五四交流会上的面孔】邓小南——涵育学术 激活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15

【编者按】2017年5月4日,北大迎来建校119周年校庆日。在这样特殊的日子,60余位北大师生登上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在“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讲述——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通过视频呈现和现场讲述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北大故事。这是当下的北大:从学术到教育,从校园建设到北大情怀,他们将北大发展全景呈现;这也是未来的北大:他们放眼世界、展望明天,发出了北大人响亮的声音“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即日起,本网将精选在五四交流会现场和视频中出现的学者和同学们,通过他们的讲述展示北大人的风采。

 

b8e85609d4181a8141d502.jpg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邓小南邓小南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邓小南讲述:“涵育学术,激活思想”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北大面临着“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责任。多年来,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了严谨深厚的专业传统;近年来,诸多交叉学科勃然兴起,从根本上为整体发展提供了保证。在原有格局下谋求创新,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与格局,更为纯净活跃的环境与氛围,更多跨越学科界限的互动与冲击,更有深度的国内外直接对话与交流。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文研院是以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为主、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并且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学术平台。文研院依托于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院系的学术力量,是院系结构的补充,是多方面多层次对话互动的平台,也是新想法、新议题的出发点和助推器。

 

邓小南说:“学术事业中,‘人’是第一位的重要因素。我们希望‘近者悦,远者来’,凝聚多方学术精华,建设更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队伍。”作为一流大学,应该为国家、为人类贡献智力、贡献学术、贡献思想。

 

邓小南所追求的是“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文研院不取项目制的研究方式,而是在学者多次恳谈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五大凝聚议题:早期中国与中华文明;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中国视角下的西方文明;多文明互动与比较研究。邓小南希望文研院能够从更为开放综括的视野下增进认识,为知识积累和思想创新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与凝聚议题相应,文研院还设计了讲座系列与论坛系列,得到了老师们的热忱支持,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有的青年未名学者说,自己第一次觉得在北大受到隆重的对待。论坛系列是文研院主推的方式,倡导对话,倡导学者之间的辩驳问难。此外,邓小南表示希望从凿实基础做起,因此文研院也组织、推进了阅读讨论和工作坊。

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教授主持的“最中国”对话,邀请了上古时期陶寺、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队长,就“何谓中国”现场辩争,听众感觉“过瘾”。而对话者之一,社科院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许宏随即申请到文研院做邀访学者。文研论坛几乎场场爆满,学生们提前一小时到二院占座,按时来的往往没有座位。

 

在2016年9月份到2017年4月份期间,文研院一共举办了33期文研讲座、18期未名学者讲座、32期文研论坛、10期静园雅集,以及4期专题工作坊。邀访学者共计30余人。

热闹喧嚣不是学术的本意。学术事业需要基础,需要接地气,也需要养元气。学术底蕴靠积累养成,需要持续不懈的涵养化育。邓小南邀请北大的资深教授、大学堂和文研院邀访学者,组织了一系列不同内容的读书会。李零老师主持的读书课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不同学科的老师同学参加;大学堂与文研院联合邀请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施鲁赫特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韦伯全集》的主编,他在文研院主持了3次Max Weber经典文献读书会。

 

北大有深厚的基础,有内在的活力。变革的动力是基于院系深层、发自学者内心的。邓小南表示:“我们的责任是找到合适的‘引信’,点燃潜在的‘活力’;构建一个平台,让活力充分释放迸发。”

学校对于文研院的嘱托是“让学者做学者该做的事”。邓小南自己也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学术、服务学科、服务学者。”文研院针对东西方学术传统的讨论吸引了许多学生,也吸引了文化传媒的注意。对于文研院打通学术与艺术的雅集会展等活动,外来的学者也十分肯定。

 

文研院成立了短短7个月,“你们这儿真好”也成为了邓小南在静园二院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时间尚短,故事还长,邓小南和文研院的工作都在进行中……

 

b8e85609d4181a81420f03.jpg

静园二院

 

有思想的学术 有学术的思想——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邓小南教授

 

记者:您在讲话中谈到作为一流大学应该为国家、为人类贡献智力、贡献学术、贡献思想,我们追求的是“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请问您提出这个观点的契机是什么? 

 

邓小南:“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这是王元化先生晚年提出来的说法。近些年来,我在学术活动实践中观察到一些问题,确实有一些感触,因而想到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就个人感觉而言,目前我们面临着诸多重大的挑战,而社会上往往是浮泛高调的口号多而切实致力的方向不明确;学术成果数量大增,质量却没有相应提高;著述缺乏思想的力量,有专业规范,有注释标准,但内容空泛,重复应景,实质内涵乏善可陈。

 

具体到高校,现在中国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一流大学的根本性意义,在于它对于世界发展方向的引领,在于它能够有效地为人类贡献智力、贡献学术、贡献思想。我们要建设的正是这样的能力;“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所倡导的正是这样的方向。

 

记者: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的学术、思想才是“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能为我们展开来谈谈吗? 

 

邓小南:在我看来,学术与思想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讲述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肯定和学术史的脉络分不开。真正有价值的学术,必定有思想引领,有思想价值;真正有创见的思想,肯定以学理为基础,一定有深邃的学术作为支撑。

 

学术,应该是沉厚丰实的;思想,应该是敏锐高远的。就人文学科而言,所谓“学术”,应该防范单纯技术化的趋向,学术不仅包括材料辨析,包括考订实证,也要包括“问题意识”;而追问的方向、追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引领的过程,也是酿就“思想”的过程。说到“思想”,决不是由口号堆积的,创新也决非体现在提法的翻新上;关键在于其洞察力与引导力,根基在于其丰富内容与严密逻辑,学术内涵正是其真知灼见的底蕴。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马克思长期的学术钻研,怎么会有《资本论》这样博大精深的著述,怎么会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

 

记者:为了培育、发展这样的学术、思想,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能展开来谈谈吗? 

 

邓小南:我个人觉得,就整体的学术环境而言,要让学者有独立思考的充分空间、潜心研究的充分时间。就学术组织者的工作而言,“涵育学术,激活思想”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涵育学术,要从根本处做起,以持续的努力培育厚实的基础与元气;激活思想,则是要创造活跃开放的氛围,鼓励在想法的碰撞中发展思辨能力。

 

其具体途径,我粗浅的想法,至少要倡导“对话”,要强调“问题意识”。真正站得住的学术和真正站得住的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都是要不断追索的,都是在对话辩难中建立起来的,要肯下功夫精耕细作。今古之间、阅读者与材料之间、学者之间、学科之间、海内外不同研究派别理路之间,都需要敞开的、深度的对话。对话本身就是切磋琢磨,通过交流导向思辨。所谓“问题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眼光”,创新通常是对于“问题”的回应。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执着探索的研究取向;它所要求的是针对性明确而言之有物。它追寻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善于分殊重大问题,而不虚泛重复。对于“问题意识”的强调,有利于寻找学术前沿、减少浅层次的重复,有利于促进论点的提炼与研究的深入,也有利于多领域甚至跨学科的交叉合作,这样才谈得上“学术”与“思想”的酝酿形成。(15年前,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问题意识”,现在看来,可能也不算过时。)我觉得这两条或许是朝向“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方向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