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文研院访问教授杨建华应邀主讲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8-04-04


 

3月30日上午,文研院访问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杨建华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邀请主讲学术讲座,主题为“前丝绸之路的亚洲草原的文化交往—以金属器为视角的考古学研究”。讲座详情如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之间的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欧亚大陆的历史中。欧亚大陆可以分为北部的草原与南部的农田,也有学者叫作面向内陆的内欧亚大陆和面相海洋的外欧亚大陆。

欧亚草原西起黑海沿岸,东到外贝加尔,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欧洲草原与亚洲草原,在它的南面是希腊、两河流域、印度和流域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草原民族是整个文明史发展进程的催化剂。法国年鉴代表人物布罗代尔说,从德国到中国的草原畜牧业人群的爆发打破了旧大陆文化缓慢的发展进程。

从考古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最重要和最丰富的证据就是金属制品。金属器以其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特点,分布的时空范围要大大超过其他质地的人工制品。经过详细的梳理展现最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从公元前2千纪到公元前后长达2000年的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以金属为代表的文化交往的历史画卷。尽管这个画卷还有许多空白和布完善之处,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从宏观角度看出东西方影响的大格局。

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之间的交往很早就成为考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研究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谁影响了谁的问题,是西风东渐还是东风西进?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可以举出考古学证据,这说明研究的出发点出现了问题,即研究的时空缺乏一定的限制,而超出时空来讨论谁影响谁是没有意义的。

从公元前2千纪到公元前后这2000多年的文化交往,我们发现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联系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位于中国北方北部的蒙古高原东部与外贝加尔地区,另一个是中国北方西北方的亚洲内陆山麓地带。其中可分为东区、西区等

东区彰显的是中国北方青铜文化与蒙古和外贝加尔地区文化联系。历史遗物显示:外贝加尔和蒙古高原与中国北方地区联系密切,属于一个大的冶金区。这种南北向的通道延续了上千年。这种交往的路线为匈奴时代的外贝加尔和蒙古高原不断的吸收大量来自中国北方的文化影响奠定了基础。这种影响从实用器到装饰品,再到日常陶器,深入到这个地区的各阶层,最后兴起了东部草原第一个游牧帝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冶金区是匈奴联盟的文化底蕴。

西区彰显的是中国北方和亚洲内陆山麓通道的交往与丝绸之路的形成。亚洲内陆山麓通道主要包括米努辛斯克、图瓦、阿尔泰和中亚天山七河等地区,这些地区与中国北方地区的联系也发生的非常早,而且在中国北方青铜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BC6-5世纪,代表器物有剑与鹤嘴斧、BC5-4世纪,代表器物是立兽、中国的虎纹牌饰、联珠饰,此时的S形云牌传入米奴辛斯克盆地;在BC4-3时期,阿尔泰影响,有角神兽、翻转动物、天鹅形饰,虎纹牌饰传入阿尔泰,中原铜镜丝绸传入阿尔泰;BC3世纪以后,天山七河影响见于阿拉沟、马家塬等地,新疆陶器传入,与乌孙西迁有关;接受影响先是功能性的武器,后是文化认同的装饰。

纵观中国北方与草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几话:公元前2千纪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西部形成了丝路,东部是匈奴联盟;西部以吸收草原因素为主东部,中国北方起着主导作用。

 

HE2A7939_副本.jpg

文研院访问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杨建华

 

杨建华,女,1955年4月生,长春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197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4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社会兼职有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外国考古学史、西亚两河流域史前考古、中国先秦北方与欧亚草原考古,主要著作有《外国考古学史》、《两河流域:从那样村落到城邦国家》和《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杨建华教授自2018年3月起作为文研院第四期访问教授驻访北大。

 

文/张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