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邓小南、赵鼎新、马费成三位教授共话多学科交流与青年学者成长

发布时间:2018-11-15

2018年11月9日晚,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科教师青年学社主办的“多学科交流与青年学者成长”座谈会,在武汉大学新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座谈邀请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大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浙大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赵鼎新,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马费成作为座谈嘉宾。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会议。来自校内青年学术团队及其他高校的一百余位青年教师和众多学生参加此次活动,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http://ssroff.whu.edu.cn/__local/D/A0/72/8804F587B55C754C1D2F4514704_C6A86090_1A8F9.jpg

 

座谈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魏斌教授主持,分为嘉宾主题发言和互动交流两个环节。在主题发言环节,三位嘉宾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学术心得。

赵鼎新教授通过对自己由昆虫学研究转向社会学研究这样“由理入文”学术经历的回忆,认为“多学科”并不仅仅是一个人为提出的概念,而是学者在对自己研究逐渐深入的前提下必然导致的结果。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大师绝大多数都是西方人,而中国学者屈指可数。以往留学海外的中国学者,经常可以做到对某个西方学者理论的有效利用与理解,以做出精彩的个案研究,但是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理论体系的学者却非常的少。背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但凡是能够创造一个理论的学者,其知识结构必然是跨学科的,而中国学者在这一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赵老师就自己所研究的历史社会学为例,认为历史学强调的是时间过程的叙事,而社会学侧重的是结构性叙事。这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但是两门学科随着自己的发展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倾向。因此,在历史社会学中提倡多学科,我们首先应当找到一个历史学的时间叙事和社会学的结构叙事的整合,或者说找出时间的结构。。赵老师结合自己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指出,西方历史学有循环史观、进步史观、多元史观三种比较重要的对于时间的理解,其中循环史观是任何文明对时间认识的起源,原因很简单,古代人所能看到的大多数现象,从日落日出,四季循环到代际交替都呈现了循环性。但是赵老师进一步指出,这种循环史观是机械的循环,认为事物因何种原因兴盛,也会因何种原因衰落。第二是线性时间,或者说目的论时间。这类时间观随着犹太教在罗马帝国的发展以及基督教在世界上的扩展而扩张。十七世纪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世俗意识形态,并且西方人越来越充满自信。特别是在18和19世纪,西方学者创造了各种世俗线性史观。第三是多样时间,世俗线性时间给人类社会,包括西方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祸害。因此在二战后,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后,一种强调历史的多元性和偶然性,把历史走向看作是由各种具有很大偶然性的“分水岭”和“转折点”事件串联起来的理论,逐渐在西方成为主流。

那么中国古代哲学是如何理解历史的呢?赵老师认为道家的时间观念是非常独特的。《老子》起首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认为历史发展是循环的,但是这个循环规律并不是同质的。一旦有人发现了某种社会规律,那么这个规律的重要性就会发生重大变化。赵老师认为把道家时间观和社会学的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可能是发展中国式的历史社会学的最好途径。

赵老师提出,建立跨学科意识的第二个要义在于加强认识论层面上的反思,或者说反复询问自己的材料和叙事的可靠性。一方面学者要对文献材料熟稔,另一方面则要对自己的研究有一个高明的眼光。赵老师在这儿讨论了一个认识论准则:一个更好的叙事是一个能容纳更多的问题意识或者更多复杂性的叙事。学者就像杂技演员一样,手上能抛越多的球儿球不掉下来,该杂技演员的水平越高。大量的问题意识一定涉及到跨学科的思考,也只有在多学科的研究中才会产生多学科的交流。

 

http://ssroff.whu.edu.cn/__local/1/4D/F6/DEDDA9178186540E4D747802247_C18B1344_EF62.jpg

 

邓小南老师首先指出,多学科交流这个话题已经讲了很多年,仍有学者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但事实上,学科间已经离不开彼此滋养;随着学科分化细化,任何一类有价值的重大研究都不会只局限于纯粹单一的专业范围。在“问题”引导之下,多学科交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经过多年探索努力,这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念,而是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实践与追求。当然,这一过程仍然需要自觉推进。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研究脉络,例如社会科学通常更加注重理论对话,注重逻辑的推演,注重结构性问题;人文学科可能更注重精神的价值和心智的滋养。即使同样是研究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也还是很不一样,例如文学史、艺术史,往往针对特定的作家、作品做聚焦式的研究;而历史学的研究则像是拼图,将自己研究的案例尽可能置于整体场景之中来认识。“拉出来”、“嵌进去”,观察问题的方式会有所区别。多学科的交流不是要抹平差异,而是要强强对话,造成一种渗透性的影响。邓老师讲述她曾撰写有关书画与政治史的研究,认为两者在各自的延长线上有着交叉关系,后来有艺术学者指出不仅是延长线,书画与政治在出发点上就是融合的。

邓老师其次从文研院的工作出发,阐述了多学科学术交流的意义。她认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关键是造就、依托一流的学者,要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不仅要有若干一流学科,也要有一流的板块、一流的“学科群”“学者群”。真正引领性原创性的研究,可能就是在学科融通交互中诞生的。文研院以“涵育学术,激活思想”为宗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文明:中华与世界”的凝聚性学术主题,并在这个主题下面设有五个子命题;每一课题都事关整体格局,都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完成。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围绕着这几个核心议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讲座、论坛、学术工作坊、读书会,让学者们有更多机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术的希望在青年人,我们也希望帮助青年学者创造专注学术的条件。青年人有各类需求,但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沉潜于学术的时间、有在研究中徜徉追索的空间。我们鼓励青年学者登上北大“未名学者”讲坛,分享他们的研究,讲述他们“传承”的故事,也邀请他们参与文研院的学术策划,面向大格局,瞭解大格局,推进大格局。

 

http://ssroff.whu.edu.cn/__local/B/73/76/B192380583BBA54E7B503B7B710_3D475993_16016.jpg

 

马费成老师则从积累、问题、方法、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多学科交流的看法。首先,一个学者的成长,一定要有很好的积累,在他看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积累的基本方法就是读书。他提出读书要做到“深、广、新、热”,所谓深,就是要读学者自己专业学科经典的文本;所谓广,就是要广泛的阅读其他学科的文献,但是他强调,每个学科在边缘交叉的同时,内部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学科范式,广泛阅读不能漫无边际,要以与自己学科核心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依次排列画出一个同心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学术需要遴选经典名篇。所谓“新”,就要阅读重要期刊的学术论文,把握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所谓“热”,是学者要通过不同媒介了解当前学术环境下,学术共同体内最关心的学术问题,通过对“深、广、新、热”的把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积累。

第二个是要发现问题,文献的掌握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功,而问题的提出则体现了学者的学术眼光。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就是这个意思。当代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和影响人文社会科学,我们一方面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揭示的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很多全新的问题。如何对这些问题在本学科基础上进行跨学科的处理,也体现了学者的水平与能力。

第三是方法,对人文社会科科而言,获取材料和信息的方法在现代互联网社会变得格外重要。老一辈的学者靠不断做卡片来积累资料,从积累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做学问好不好似乎就看卡片做得多不多。但是今天再依靠这种方法就比较过时了。现代的学者要具备“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而这种素养不是传统的方法可以比拟的。所以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而言,掌握诸如搜索工具、分析工具和统计工具等信息处理工具就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了,而这本身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体现。

马费成老师最后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意义。现代学术问题的提出可能是来自某一专业的学者,但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多学科之间的互相合作。各学科之间应该抛弃成见,以包容的态度支持跨学科的研究。

 

http://ssroff.whu.edu.cn/__local/6/25/0E/BF538E060EFD9B48AC0282DE8BA_09082938_C9AE.jpg

 

在嘉宾交流环节,三位老师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提问与交流。

马费成:请问赵老师,你认为在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上,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区别在哪里?

赵鼎新:西方社会科学其实专业化发展非常严重,但是专业化给了西方学者一种片面深入,因此虽然他们的研究和观点经常会很片面,但是观点仍然给人们很深刻的启发。

第二点,所谓跨学科就是一个“胡扯”的过程,这里面有一个容忍度的问题,专业学者只要跨了学科,在其它专业的学者眼里就会有很多问题,但是不这样碰撞不出思维的火花。当然这个“胡扯”也要有一个度,虽然不够专业,但是专业的人不会认为你是完全不懂,还是过了一个基本的可以被接受的底线了,于是就还愿意和你讨论。这样才能出现很多在学科边缘上的优秀学者和优秀成果。

马费成:请问邓老师,你认为当今青年学者和老一辈学者做学问区别在哪里?

邓小南:现在青年人的焦虑感可能比我们那个年代更强。在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下,青年学者感受的标准化、体制化的压力更严重。应该说,现在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更开阔,语言素养大多很好,也没有因为政治原因耽误时间;但是面对各种学术评价机制的问题,他们很少能真正按照自己的学术追求与意愿去做研究。所以,如何处理短期工作和长期追求之间的矛盾,做到相对平衡,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当然得去适应体制,但是长远来看,仍然要有自己的学术目标和内心的追求。老一辈的学者曾经条件更差,曾经颠沛流离,但是他们对学问的追求,执着、从容、淡定。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青年所担忧的问题,但是苦中也有收获,我们应该以苦中有乐的心态面对挑战。

台下的师生也踊跃提问,三位老师作了精彩回答。三位老师的睿智思想和学者风度,给在场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培刚教授做总结致辞,他表示,这次座谈的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八个字:真诚、纯粹、兴趣、厚积。三位嘉宾对学术的追求,可以说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高度匹配,给青年学者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主持人魏斌教授也谈到自己的感受:三位嘉宾老师的谈话,让人感受到纯粹学问的魅力,启发很多。我们青年教师需要处理好长远学术目标与现实学术机制之间的平衡关系,坚持学问理想,努力承续和发扬珞珈山的优良学术传统。

据悉,武汉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学社由青年教师自发组织成立,筹备于2018年7月,历史学院魏斌教授为主任委员。学社宗旨和目的是聚集校内文科青年同仁,切磋学问,推动多学科交流。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为学社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目前已举办“学科对话”座谈、跨学科读书会等多次活动。